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3)
2023(3764)
2022(3239)
2021(3058)
2020(2480)
2019(5930)
2018(6184)
2017(11106)
2016(5690)
2015(6261)
2014(6198)
2013(5704)
2012(5270)
2011(4847)
2010(5120)
2009(4804)
2008(4825)
2007(3913)
2006(3749)
2005(3620)
作者
(13944)
(11924)
(11684)
(11392)
(7636)
(5674)
(5616)
(4480)
(4415)
(4147)
(3975)
(3973)
(3953)
(3906)
(3647)
(3601)
(3477)
(3416)
(3408)
(3392)
(3076)
(2805)
(2791)
(2761)
(2653)
(2637)
(2612)
(2608)
(2344)
(2337)
学科
(21080)
经济(21050)
(17634)
贸易(17627)
(17135)
管理(10340)
(8788)
(7581)
(7449)
企业(7449)
方法(6816)
关系(6586)
(6562)
中国(6375)
(6150)
金融(6149)
(5870)
国际(5797)
(5727)
(5514)
出口(5513)
出口贸易(5513)
业经(5297)
体制(5191)
数学(5163)
(5156)
数学方法(5103)
(4921)
银行(4921)
(4827)
机构
学院(75400)
大学(74804)
(37268)
经济(36658)
研究(30697)
管理(23820)
中国(23359)
理学(19348)
理学院(19126)
管理学(18893)
管理学院(18738)
(17956)
(16198)
(15071)
科学(14660)
研究所(13257)
财经(13006)
中心(12538)
(12199)
(11803)
(11691)
经济学(11671)
(11589)
(10953)
师范(10899)
北京(10807)
经济学院(10547)
国际(10130)
财经大学(9508)
(9320)
基金
项目(42937)
研究(36204)
科学(32754)
基金(29528)
(25009)
国家(24798)
社会(22132)
社会科(21087)
社会科学(21083)
科学基金(20103)
教育(17181)
编号(15839)
(15798)
基金项目(14758)
成果(13692)
(13446)
资助(12119)
课题(11468)
自然(10695)
自然科(10395)
自然科学(10392)
(10293)
(10209)
自然科学基金(10172)
(10147)
重点(10122)
(9954)
中国(9639)
项目编号(9307)
国家社会(9251)
期刊
(45516)
经济(45516)
研究(30608)
中国(16799)
国际(14137)
(13502)
教育(12866)
(12660)
(10325)
金融(10325)
管理(9485)
经济研究(9032)
(8947)
学报(7917)
业经(7574)
问题(7414)
科学(7375)
大学(6917)
(6857)
贸易(6857)
世界(6756)
学学(6201)
财经(6187)
农业(6161)
国际贸易(5936)
技术(5701)
(5443)
经贸(5100)
商业(4727)
改革(4133)
共检索到133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国际经贸规则演变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但也是主权国家代表本国利益群体进行利益多方博弈的结果。国际经贸规则经历了从货物贸易阶段以消除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的边境措施阶段,演变为价值链贸易阶段和数字贸易阶段的以规制融合为主消除边境内政策壁垒阶段。目前,国际经贸规则正在区域层面和WTO多边层面进行重构。本文首先从资本逻辑驱动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逻辑驱动的全球化探讨国际经贸规则演变规律,其次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层面探讨当前国际经贸规则发展趋势与重构特征;再次从区域经贸规则重构分析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方向,以便更全面把握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方向,为我国对外开放及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冰  
拜登政府上台后显示出美国回归多边、重新主导国际经贸规则改革的态势,但其立场导向和政策举措却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及基本原则有所背离:实体上"去差异化",主张去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成员之间的待遇差异和不同经济模式成员之间的体制差异;程序上"去司法化",拆除上诉机制并意图削弱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属性;实施路线上"去多边化",推行"区域迂回"和"诸边纳入"等多种方式实现规则再造。基于中国"全面战略竞争者"的定位,美国在改革中集中针对、遏制中国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其改革主张还有着更为复杂关系和深层因素的多重考量。中国应当避免误入美国预设的话语陷阱,在坚持原则性立场以不变应万变的同时,准确评估并区分实体、程序和实施路线所涉及的不同问题及其指向,进而确立务实灵活、分而治之的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中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为此,美欧等发达国家希望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新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领导权,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贸新规则中的话语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金强  
在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和全球价值链展开的双重驱动下,亚太区域价值链的构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复杂特点。作为亚太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一环,TPP的高标准规则将对既有的亚太价值链的贸易、投资结构和发展机制以及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需要以深化内部经济改革和参与构建亚太价值链的实践为基础,主动调整它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运行结构和状态,实现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对接。同时,中国应积极在未来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尝试接纳和运行TPP达成的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而实现亚太价值链的机制融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建忠  姚颖蓓  薛季良  周薪吉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剧变,新冠疫情、“碳达峰”目标以及RCEP和CPTPP等新型国际经贸规则对我国的产业和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电力需求产生影响。针对2021—2040年华东地区的电力需求,在设定新冠疫情影响中长期化、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国际经贸格局变动如中国成功加入RCEP和CPTPP等情景基础上,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和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等方法,预测2021—2040年各省市的GDP及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数据和发展趋势,并采用电力强度法对该地区电力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新冠冲击情景和综合情景下,四省一市的电力需求稳定增长;“碳达峰”目标实现情景下,各省市在2025年前相较于基准情景电力需求增长率略微提升,2025年之后的增长率相对放缓,RCEP情景则与之相反;由于各省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加入CPTPP对各省市的影响也将呈现不同倾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李锋  夏友仁  高凌云  
本文针对"三零"国际经贸规则进行研究,阐述了"三零"已经成为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重要趋势,分析了"三零"规则的主要特征及美欧日的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实施"三零"规则的利弊及风险,并提出了以"三零"规则推动自贸区谈判进程,大幅消减服务业市场壁垒,对标高标准自贸区边境内规则优化营商环境,以减少市场扭曲为导向改革补贴方式,强化外资安全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三零"规则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越   陈陶然  
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作为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正加速转型以符合数字时代国内外人才市场的最新需求。文章从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查、理论课程设置改革、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展开分析,从需求端找出国际经贸专业现有的问题与原因,促进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雪  
逆全球化思潮对国际经贸治理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以及国际经贸治理结构日渐扁平化。当前,国际经贸治理体系陷入了制度改革共识难以达成、多边贸易治理机制逆向转变、全球经贸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从最初被动的规则适应者转变为全球经贸治理的引领者。以此为基础,应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经贸治理理念的转变,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经贸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参与的话语权,推进国际经贸治理机制变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向丽  吴桐  
正在进行中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背后实质为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争、世界经济格局之争,影响深远。既有规则的效应大幅下降、规则自身的不足以及美国的推动,是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面临着五大政策两难,包括打破既有国际经贸规则和重构新规则之间的政策两难、对外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政策协调两难、丁伯根法则两难等。后期美国将采取较为理性和务实的多领域平衡和折中政策,既延续以往某些政策,也会做出适当调整,以多方有效合作的方式重构国际经贸规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白洁   高凌云  
现有国际经贸规则业已形成以“公平竞技场规则”、利益调整规则和执行力规则为三大支点的有机统一体。规则广度和规则深度随着密集的经贸谈判快速拓展,并逐渐进入重构期。数字经济的出现为规则演进注入新议题的同时,也冲击着现有框架和内容。在对已有制度起源与演进理论修正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冲击下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实现路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未来趋势与调整方向进行预判。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国际经贸规则演进中的稳态。潜在利益的出现诱导相关利益集团提出规则诉求,并通过国内、国际两阶段博弈,最终达成政治均衡。第二,数字经贸重构规则过程中形成了美国的“渐进重塑+由内而外的推广模式”、欧盟的“重点发力+由内而外的监管模式”以及中国的“集成创新+由外而内的倒逼模式”。第三,数字贸易冲击下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主要体现在“公平竞技场规则”层面,利益调整规则和执行力规则层面会有少量调整。第四,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起步晚、进步快,但目前仍面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国际环境和国际压力的挑战,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数字经贸规则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政平  李光辉  杜国臣  
我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既源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源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转变引起的内在需求。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对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政平  李光辉  杜国臣  
我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既源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源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转变引起的内在需求。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对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琳  
当前全球经贸规则正处于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以TPP、TTIP为代表的"巨型FTA",包括服务贸易协定(TISA)、政府采购协定(GPA)、信息技术协定(ITA)在内的WTO诸边谈判和WTO巴厘协定,共同构成了当前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框架体系。以中韩FTA、中澳FTA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自贸区实践,以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为目标,加速贸易投资规则的国际接轨。在服务贸易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贸易便利化措施与政策协调,以及"横向议题"知识产权和竞争政策等方面都做出了"中国版"新规则的尝试和探索。中国正在构建切入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建的新路径,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当正确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一项重要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做了重大调整,国际经贸规则处在多元化的重构过程。文章梳理了国际经贸规则内容变化与发展趋势,通过对标福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以期寻找差距,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颖  
设置国企条款逐渐成为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议题,代表了西方主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普遍诉求。国际经贸规则中国企条款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GATT时代、WTO时代以及后WTO时代3个阶段。相关国企条款的规范性要求已初步达成共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结构化、步骤化的行动逻辑和实践策略。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国有企业在界定范围、市场准入、政府补贴、融资优势、信息披露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高度重视,内外统筹、分类应对,对内完善未来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外积极应对国际规则中有关国企条款,助推国有企业更好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