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7)
- 2023(7879)
- 2022(6773)
- 2021(6159)
- 2020(5258)
- 2019(11833)
- 2018(11764)
- 2017(22140)
- 2016(11846)
- 2015(13710)
- 2014(13741)
- 2013(13210)
- 2012(12603)
- 2011(11426)
- 2010(11926)
- 2009(11455)
- 2008(11653)
- 2007(10638)
- 2006(9533)
- 2005(9034)
- 学科
- 济(46048)
- 经济(45951)
- 管理(38517)
- 业(34680)
- 企(30203)
- 企业(30203)
- 贸(20074)
- 贸易(20062)
- 易(19507)
- 方法(17854)
- 财(15048)
- 制(14878)
- 数学(14152)
- 数学方法(13920)
- 中国(13016)
- 农(12073)
- 业经(10954)
- 融(10629)
- 金融(10626)
- 体(10349)
- 银(9752)
- 银行(9738)
- 行(9313)
- 学(8910)
- 体制(8638)
- 关系(8631)
- 出(8611)
- 务(8577)
- 财务(8553)
- 理论(8534)
- 机构
- 大学(179014)
- 学院(175892)
- 济(77432)
- 经济(75864)
- 管理(63597)
- 研究(62209)
- 理学(53544)
- 理学院(52940)
- 管理学(52087)
- 管理学院(51764)
- 中国(47937)
- 财(39279)
- 京(37920)
- 科学(33736)
- 所(31089)
- 财经(30018)
- 中心(27699)
- 江(27569)
- 研究所(27484)
- 经(27084)
- 农(25355)
- 经济学(24611)
- 北京(24094)
- 范(22579)
- 院(22504)
- 师范(22374)
- 业大(22373)
- 财经大学(22129)
- 经济学院(22118)
- 州(21411)
- 基金
- 项目(108998)
- 科学(85870)
- 研究(82576)
- 基金(80135)
- 家(69852)
- 国家(68860)
- 科学基金(58132)
- 社会(53604)
- 社会科(50832)
- 社会科学(50820)
- 基金项目(41122)
- 省(40251)
- 教育(38272)
- 自然(35430)
- 自然科(34616)
- 自然科学(34606)
- 划(34297)
- 自然科学基金(33978)
- 资助(33274)
- 编号(33136)
- 成果(29426)
- 制(26229)
- 部(25608)
- 重点(24698)
- 课题(23328)
- 国家社会(22745)
- 发(22744)
- 教育部(22589)
- 创(22562)
- 性(22466)
共检索到28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孙嘉珣
研究国际经贸规则形成时的国家互动过程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现有文献缺乏可以直接适用于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理论和模型。通过梳理有关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研究文献和谈判资料发现,规则形成时的国家互动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则形成阶段、规则协商阶段和规则扩散阶段。在规则形成阶段,国家基于国家利益和成本收益权衡,设计或采纳规则构想,并着手召集谈判;在规则协商阶段,规则设计国和其他利益相关大国进行意见和利益的交换,通过议价和相互妥协达成一致的规则草案;在规则扩散阶段,未参与上一阶段的国家很难改变已经形成的规则草案,只能通过利益权衡决定是否接受规则。在这三个阶段,国家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在精神层面求得共识和在物质层面施加压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当今,随着国际贸易、经济资源、要素禀赋通过国际化大流通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范围的日益扩大,必须重新认识国际贸易规律,以崭新的视角重新研究和确立国际贸易基础理论,抓紧建立崭新的国际贸易评价体系。文章指出,对国际贸易规律的重新认识至少应从国际贸易与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全球化大流通快速发展,贸易生产国各种可支付红利形成的综合优势,贸易生产国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贸易生成国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密切关系等五个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在重新认识国际贸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建立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顺差理论及贸易要素构成理论等基础理论,抓紧建立崭新的国际贸易评价体系,重新评价...
关键词:
国际经贸 国际贸易 正当权益 国家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颖
设置国企条款逐渐成为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议题,代表了西方主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普遍诉求。国际经贸规则中国企条款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GATT时代、WTO时代以及后WTO时代3个阶段。相关国企条款的规范性要求已初步达成共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结构化、步骤化的行动逻辑和实践策略。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国有企业在界定范围、市场准入、政府补贴、融资优势、信息披露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高度重视,内外统筹、分类应对,对内完善未来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外积极应对国际规则中有关国企条款,助推国有企业更好走出去。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国企条款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李锋 夏友仁 高凌云
本文针对"三零"国际经贸规则进行研究,阐述了"三零"已经成为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重要趋势,分析了"三零"规则的主要特征及美欧日的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实施"三零"规则的利弊及风险,并提出了以"三零"规则推动自贸区谈判进程,大幅消减服务业市场壁垒,对标高标准自贸区边境内规则优化营商环境,以减少市场扭曲为导向改革补贴方式,强化外资安全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三零"规则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零”规则 零关税 零壁垒 零补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雷雷 王军锋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金砖国家合作已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双轨并进"向经济、政治、人文"三轮驱动"转变,并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关键在于解决全球发展、全球治理、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复苏、内部机制、公共产品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应从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特点、发展趋势、合作平台、发展机制、路径与对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契合点、寻求共赢数,确保金砖国家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各项建设行稳致远,并以此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同时,这也是我国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合作平台 国际经贸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云风
国际经济合作代替国际贸易已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涉外经济活动。因此,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国际理解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层次应更高、更广泛,既要求学生掌握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方法,又要求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观,建立起包容与理解的心态。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教育层次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段纪宪
家庭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生理作用的过程,在有意识的生育控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传统认为家庭应在婚姻的前提下建立才是合适的,而婚姻可以因离婚和丧偶而解体。1982年中国大约31%的育龄妇女因未进入婚姻而被排除在生育过程之外。再加上丧偶和离婚,只有67%的妇女是已婚的。失婚率通常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总的看来,中国妇女的失婚率还是低的,已婚妇女中只有2%的人离婚或丧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钊阳 桑百川
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谋求变革国际经贸规则,在政府决策透明度、电子商务、竞争中立、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标准等方面,建立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体系。本文在分析国际经贸规则变迁趋势的基础上,阐述其对中国吸收外资制度环境的影响,提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外商投资 营商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政平 李光辉 杜国臣
我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既源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源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转变引起的内在需求。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对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国际经贸规则 高标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政平 李光辉 杜国臣
我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既源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源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转变引起的内在需求。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对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国际经贸规则 高标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琳
当前全球经贸规则正处于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以TPP、TTIP为代表的"巨型FTA",包括服务贸易协定(TISA)、政府采购协定(GPA)、信息技术协定(ITA)在内的WTO诸边谈判和WTO巴厘协定,共同构成了当前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框架体系。以中韩FTA、中澳FTA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自贸区实践,以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为目标,加速贸易投资规则的国际接轨。在服务贸易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贸易便利化措施与政策协调,以及"横向议题"知识产权和竞争政策等方面都做出了"中国版"新规则的尝试和探索。中国正在构建切入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建的新路径,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当正确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一项重要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做了重大调整,国际经贸规则处在多元化的重构过程。文章梳理了国际经贸规则内容变化与发展趋势,通过对标福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以期寻找差距,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自由贸易区 福建自贸试验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军 佃杰
目前,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试图通过一系列贸易谈判重构国际经贸规则。新规则倡导的高标准和高门槛为我国提供一定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国际经贸规则的演变趋势,我国应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同时,应加强战略谋划,积极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全方位参与规则重塑,增强在国际经贸新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演变趋势 自贸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中 王曼莹
美欧等发达国家正在主导和推动TPP、TTIP自由贸易谈判,试图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新规则的高标准将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构成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加速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提升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能力。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TPP 自由贸易试验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杨凤鸣
国际经贸规则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经贸行为应遵守的经共同确认的规章制度。它是国际经贸关系发展的产物。作为国际经贸的上层建筑,国际经贸规则对国际经贸关系具有促进、约束、缓和调整的作用,使国际经贸关系有序发展。国际经贸规则确立的基础有四,即成员的共同意愿、国家经贸的实力、企业发展的要求和非国家行为体的赞同。国际经贸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上述四个基础的不平衡发展,国际经贸规则势必随之变化,进行完善、扩展和续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