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1)
2023(6709)
2022(5404)
2021(5137)
2020(3719)
2019(8859)
2018(8658)
2017(16009)
2016(8428)
2015(9694)
2014(9641)
2013(9055)
2012(8522)
2011(7707)
2010(8076)
2009(7326)
2008(7265)
2007(6199)
2006(5570)
2005(5059)
作者
(22268)
(18869)
(18781)
(17872)
(12112)
(8995)
(8592)
(7395)
(6946)
(6730)
(6184)
(6168)
(6007)
(5911)
(5846)
(5708)
(5465)
(5454)
(5428)
(5375)
(4768)
(4625)
(4439)
(4395)
(4276)
(4199)
(4130)
(4103)
(3805)
(3737)
学科
(36148)
经济(36109)
管理(20900)
(18865)
(18166)
贸易(18156)
(17619)
(16398)
企业(16398)
方法(15391)
数学(11978)
数学方法(11844)
中国(9840)
理论(9517)
(9108)
业经(8717)
关系(7570)
(7529)
地方(7404)
(7342)
金融(7340)
(7013)
(6982)
(6207)
(5974)
银行(5968)
教育(5897)
(5803)
(5767)
农业(5683)
机构
学院(121596)
大学(120771)
(53321)
经济(52258)
管理(42473)
研究(41148)
理学(36462)
理学院(36057)
管理学(35471)
管理学院(35265)
中国(31070)
(24617)
(24298)
科学(21789)
(19406)
财经(19299)
中心(17774)
(17751)
(17522)
研究所(17461)
(17345)
师范(17218)
经济学(17210)
北京(15723)
经济学院(15565)
(15495)
(14881)
(14598)
财经大学(14328)
(14299)
基金
项目(76585)
研究(61918)
科学(59829)
基金(53765)
(45455)
国家(45017)
社会(39076)
科学基金(38071)
社会科(36988)
社会科学(36983)
教育(30347)
(29304)
基金项目(27242)
编号(26436)
(24535)
成果(22533)
资助(21591)
自然(21280)
自然科(20757)
自然科学(20752)
自然科学基金(20378)
课题(19184)
重点(17730)
(17658)
(17031)
(16666)
(16550)
(16480)
国家社会(16171)
项目编号(15960)
期刊
(60161)
经济(60161)
研究(39694)
中国(24074)
教育(20269)
(17533)
管理(16435)
学报(15118)
(14307)
科学(14298)
国际(13938)
(13755)
大学(12492)
学学(11519)
(11444)
金融(11444)
技术(11289)
经济研究(11224)
业经(9916)
农业(9710)
财经(9412)
问题(9328)
(8235)
世界(7575)
商业(7082)
(6968)
贸易(6968)
职业(6780)
国际贸易(5896)
(5727)
共检索到18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庆波   范欣晨   邹洋婧  
在深度融入全球市场过程中,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但同时,贸易附加值过低、出口市场不平衡、关键技术“卡脖子”、贸易摩擦加剧等经贸关系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从形成机理来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经贸关系失衡主要是由产业低端锁定、市场不平衡依赖和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导致的。我国要打破这种失衡的国际经贸关系,就要塑造动态比较优势,推动贸易市场再平衡,有效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冲击,为优化国际经贸关系奠定基础。为此,我国应该通过重塑发展内生动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制度型开放和参与全球规则治理,构建和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双双  卢锋  
2018年上半年,中美经贸摩擦迅速升级。尽管特朗普竞选之时即表示对华经贸强硬立场,并在上任初年对中国多有指责,然而2017年中美经贸关系总体而言虽有波折,但也大体平稳。中美双方在2018年春季经贸摩擦迅速升级,超出众人预期。然而这一超预期现象却是美国全面调整对华经贸政策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维炎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从1948年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开始算起,到今年,多边贸易体系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前不久,为了庆祝多边贸易体系成立50周年,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二次部长会议,回顾多边贸易体系50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剑锋  杨德才  
旅游业对乡村重构的促进作用已在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内在逻辑和机制的经济学解释有待深化。文章从经济学视角探究了旅游业助推乡村重构的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并据此分析了相应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基于乡村产业升级的综合效应是旅游业在乡村重构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定位,旅游业助推乡村重构的起点和关键分别在于高效却欠发达的乡村生产要素组合和以土地要素为切入点的要素重组,基本逻辑在于乡村人地关系的变动;在城乡双向互动的背景下,旅游业通过乡村物质、社会、文化、生态等资本的引入,对乡村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并为土地赋能,进而缓解欠发达的特殊均衡,助推乡村经济、社会、空间的多维度重构;应根据旅游业介入下的乡村要素重组思路,从拓展重组来源、区分重组方向、把握重组抓手、完善重组环境等方面探索旅游业助推乡村重构的实践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雷雷  王军锋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金砖国家合作已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双轨并进"向经济、政治、人文"三轮驱动"转变,并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关键在于解决全球发展、全球治理、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复苏、内部机制、公共产品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应从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特点、发展趋势、合作平台、发展机制、路径与对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契合点、寻求共赢数,确保金砖国家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各项建设行稳致远,并以此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同时,这也是我国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泳泽   胡鹏  
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基础环节的堵点总结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现实约束,并在剖析新基建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解析新基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第一,新基建不仅包含传统基建的基础性、公共性和通用属性,在技术特征上,新基建的前沿技术应用性更强、技术更迭更快。在功能特征上,新基建具有更强的带动功能和平台功能。在行业特征上,新基建更具协调性和包容性。第二,在畅通生产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要素支撑,而且可以促进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在畅通分配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可以全方位优化要素流动,深度弥合数字鸿沟,而且可以为创业就业提供条件,缩小收入差距。在畅通流通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可以促进劳动要素流动,打破市场分割,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为加快形成统一大市场提供要素支撑。在畅通消费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可以激活潜在需求,创造更多需求,而且可以强化公共服务,提高消费意愿。第三,新基建不仅打通了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堵点,而且可以发挥生产与分配的相互促进效用,消除要素与产品流通障碍促进生产,加强生产与消费环节精准匹配对接。新基建畅通国内大循环,应从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实践、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激发市场需求和多部门协同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惠明  黄建忠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重新审视、梳理、总结了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的维度、路径及特征,指出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沿着"自由、干预"、"合作、竞争"两个基本维度演化,不同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贸易理论类型,并剖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困境,将贸易理论演化与实现经济、社会、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德刚   蒋建华  
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实践理论认为行动者的惯习由其所处的场域形塑,场域是各种社会位置之间客观关系构成的网络,资本则是行动者社会实践的工具。从社会实践理论的视角出发,“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生成空间是其实践的场域、生成工具是其实践的资本、生成逻辑是其实践的惯习。“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生成路径是创设产教融合场域,实现教育场域与产业场域的互通;要注重各类资本的合理调配,使“双师型”教师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优化提升;“双师型”教师个体和团体都要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场域的要求,通过新的实践行为生成新的实践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江永   李凤琴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市场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对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信息传导、风险应对和条件创造等机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驱动效应在数实产业技术融合的企业、产业数字化领域的企业和OFDI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也有来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但这种协同效应会随着关联企业之间数字差距的增大而减小。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助力属地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邱懿  何正英  杨勇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把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坚持《职业教育法》引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是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基于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契机,系统建立对话机制、大赛交流机制、展会合作机制和联盟发展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才唤  周兰羽  
乡村红色文化大众化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对于全面脱贫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厘清概念内涵、简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红色文化大众化是建立"志智双扶"长效机制的理论逻辑,指出其存在推广意识不足、精神提炼不够、管理权责不清和各类人才缺乏等问题,认为要采取上下联动、联合协作、内外结合和一线下沉的实践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红"为"媒"、文化"铸魂",提炼精神、多措并举,创新方式、动静结合和讲好故事、积聚人才等四条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