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2)
- 2023(7365)
- 2022(6492)
- 2021(6139)
- 2020(5116)
- 2019(11719)
- 2018(11620)
- 2017(22499)
- 2016(12220)
- 2015(14007)
- 2014(14036)
- 2013(13453)
- 2012(13195)
- 2011(12075)
- 2010(12837)
- 2009(12015)
- 2008(12206)
- 2007(11186)
- 2006(10344)
- 2005(9451)
- 学科
- 济(47083)
- 经济(47022)
- 管理(36881)
- 业(31277)
- 企(25604)
- 企业(25604)
- 贸(20777)
- 贸易(20767)
- 易(20174)
- 方法(18492)
- 数学(14983)
- 数学方法(14645)
- 农(14029)
- 财(12887)
- 中国(12723)
- 环境(12179)
- 学(11627)
- 策(10215)
- 制(10031)
- 地方(9990)
- 业经(9872)
- 融(9860)
- 金融(9859)
- 银(8820)
- 划(8805)
- 理论(8805)
- 银行(8799)
- 关系(8597)
- 行(8508)
- 出(8446)
- 机构
- 大学(182908)
- 学院(182696)
- 济(77004)
- 经济(75317)
- 研究(66923)
- 管理(64566)
- 理学(54342)
- 理学院(53689)
- 管理学(52596)
- 管理学院(52272)
- 中国(51561)
- 科学(39715)
- 京(39231)
- 财(37067)
- 所(34914)
- 研究所(31302)
- 农(30081)
- 中心(29802)
- 江(29324)
- 财经(28347)
- 范(25605)
- 经(25541)
- 师范(25385)
- 北京(25095)
- 业大(24758)
- 院(24372)
- 农业(23688)
- 经济学(23275)
- 州(23184)
- 经济学院(20966)
- 基金
- 项目(112294)
- 科学(87403)
- 研究(83773)
- 基金(80742)
- 家(70390)
- 国家(69806)
- 科学基金(58189)
- 社会(51983)
- 社会科(49271)
- 社会科学(49257)
- 省(42446)
- 基金项目(41036)
- 教育(38319)
- 自然(36891)
- 划(36534)
- 自然科(35977)
- 自然科学(35963)
- 自然科学基金(35287)
- 资助(34714)
- 编号(34463)
- 成果(30391)
- 重点(25774)
- 部(25461)
- 课题(24640)
- 发(24568)
- 创(22372)
- 性(22051)
- 教育部(21630)
- 科研(21359)
- 国家社会(21251)
共检索到29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谈臻
关贸总协定未能建立起有效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发达国家开始寻找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1994年马拉咯什部长级会议通过的《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立,表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系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希望凭借自身在环保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来达到保护贸易的目的。它们将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日益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椒军 张庆彩
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及其表现形式出发 ,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最后从绿色技术指标体系、绿色法律制度、加强国际磋商与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法律对策。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技术指标体系 法律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圣翠 王玉平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主要采用关税与非关税两种手段。关税,由于其透明度高,容易引起贸易方的注意,所以各国都尽量避免使用提高关税的行动来保护国内产业。而非关税措施,由于其隐蔽性强,所以被广泛采用。它几乎涉及到发达国家18%的进口额,对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影响则要大得多。它已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制约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的严重障碍。因此,研究非关税壁垒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红彬 李斌勇
随着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不断消亡,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利益的一种新型手段。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然而,绿色贸易壁垒迎合了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大行其道,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以及继续拉开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都纷纷地向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积极地发展经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绿色贸易壁垒的继续蔓延。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法律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京燕
我国加入WTO后 ,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绿色壁垒问题。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绿色壁垒 贸易 环境 影响 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勤
传统国际经贸活动及政策使国际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许多矛盾。"绿色壁垒"成为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单纯以盈利为目标的贸易政策,许多政策不支持环境问题。基于环境目标,国际贸易的新视野应该包含:盈利的、半盈利的、非盈利的各种方式达到环境目标;发展中国参与环境外交,参与制定、修订国际环境标准及标志;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环境责任采取相应的手段及补偿式投入;国际环境协调及硬约束的方式要提到实际工作日程上,以平衡贸易保护与全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国际贸易呈现出的新问题,以及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必要性,提出现行国际贸易活动与环保矛盾解决的办法及中国如何遵循绿色国际贸易的新...
关键词:
约束机制 环境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东
和大多数的非关税措拖一样,技术壁垒是打着促进贸易的旗号而实际起阻碍贸易作用的。由于历史、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各地区对同一类产品有着不同的要求,产品如果要想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流动,就必须对这种差异作出反应,作为进口国从引导产品生产和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出发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法规,实施必要的认证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践中这些规范却被大量地滥用,违背了初衷,借促进贸易之名行阻碍贸易之实,而且愈演愈烈。我国产品出口时也多次遭遇到这一情况,因而,本文试图分析技术壁垒是怎样起着反贸易作用的,之后再结合我国在冲破技术壁垒方面所做工作的不足提出应该采取的对策,以求对出口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东
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结束,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市场最主要工具的地位正逐渐被更隐蔽、更有效也更灵活的非关税措施所取代。许多国家、地区通过制订各种严格、复杂、苛刻而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来达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保护国内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授永 杨晓光
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侧面分析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多方面的影响。然后再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我国出口行业应对环境贸易壁垒的一系列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
环境贸易壁垒 中国 出口贸易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汉川,田东山
针对当今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多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手段而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动向,本文特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起因、特征、条件、内容以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标准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易法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春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剑波 任亚运 丁子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诸多国家主张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经常打着环保的幌子,在国际贸易中强制推行"碳关税"、"碳标签"、"碳减排认证"等贸易政策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并使其逐步演变为国际贸易的新壁垒——碳壁垒。基于此,本文重点剖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碳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探讨其对我国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以期我国能更好地应对碳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碳壁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彤
反垄断域外适用的力度不断增强成为国际整体趋势。基于目标和效果原则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将外国出口商在本国的合法行为置于进口国反垄断法的管辖之下,并对其实施严厉的惩罚手段,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出口企业的新形式贸易壁垒。作为应对措施,我国应当通过完善国内立法限制外国反垄断法在我国境内的实施,并通过建立明确的出口卡特尔豁免制度确立行业出口价格协调行为的合法性。在国际层面,我国应当充分的利用双边合作协议和国际礼让原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统一反垄断法规则的制定抑制国际反垄断法的过度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