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6)
- 2023(13614)
- 2022(11865)
- 2021(11132)
- 2020(9271)
- 2019(21521)
- 2018(21937)
- 2017(41188)
- 2016(22774)
- 2015(25638)
- 2014(25941)
- 2013(25353)
- 2012(23362)
- 2011(21195)
- 2010(21831)
- 2009(19756)
- 2008(19103)
- 2007(16390)
- 2006(14750)
- 2005(13213)
- 学科
- 济(103368)
- 经济(103257)
- 管理(60705)
- 业(53309)
- 企(44913)
- 企业(44913)
- 方法(39779)
- 数学(34076)
- 数学方法(33664)
- 中国(25013)
- 地方(23725)
- 农(22740)
- 业经(21315)
- 学(21108)
- 财(21085)
- 制(19453)
- 理论(18225)
- 融(15554)
- 金融(15553)
- 贸(15444)
- 贸易(15434)
- 和(15046)
- 农业(15016)
- 易(14898)
- 教育(14604)
- 地方经济(14439)
- 银(14374)
- 银行(14329)
- 体(14037)
- 环境(14017)
- 机构
- 大学(318602)
- 学院(316596)
- 济(130955)
- 经济(127904)
- 管理(120937)
- 研究(112038)
- 理学(103408)
- 理学院(102209)
- 管理学(100461)
- 管理学院(99881)
- 中国(82068)
- 京(68716)
- 科学(67156)
- 财(59604)
- 所(56737)
- 研究所(51312)
- 中心(49125)
- 农(47749)
- 江(47691)
- 财经(46534)
- 北京(44500)
- 业大(44445)
- 范(44333)
- 师范(43969)
- 经(42165)
- 院(40529)
- 经济学(39399)
- 州(38571)
- 农业(36720)
- 师范大学(35656)
- 基金
- 项目(208966)
- 科学(162405)
- 研究(157870)
- 基金(147829)
- 家(127668)
- 国家(126552)
- 科学基金(107704)
- 社会(96893)
- 社会科(91671)
- 社会科学(91643)
- 省(81980)
- 基金项目(78094)
- 教育(74460)
- 划(68827)
- 自然(68044)
- 自然科(66344)
- 自然科学(66328)
- 编号(65804)
- 自然科学基金(65095)
- 资助(61237)
- 成果(55182)
- 重点(47060)
- 课题(46894)
- 部(46235)
- 发(45181)
- 创(43140)
- 项目编号(40217)
- 创新(40145)
- 教育部(40001)
- 大学(39934)
- 期刊
- 济(153840)
- 经济(153840)
- 研究(102562)
- 中国(67959)
- 学报(47714)
- 教育(47261)
- 管理(46742)
- 财(44215)
- 科学(43786)
- 农(43249)
- 大学(36625)
- 学学(33863)
- 技术(30845)
- 农业(30035)
- 融(28497)
- 金融(28497)
- 经济研究(24516)
- 财经(23290)
- 业经(22068)
- 经(19997)
- 问题(19408)
- 图书(17512)
- 技术经济(16017)
- 理论(16004)
- 业(15582)
- 贸(15148)
- 国际(14583)
- 实践(14420)
- 践(14420)
- 科技(14214)
共检索到48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曾华群 龚宇 池漫郊
介绍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发挥学术梯队的整体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基本形成了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逐步形成了“教研交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指导和组织研究生独立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加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和推动研究生参加国际性专业赛事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观和学术交流能力;重视教材建设,形成国际经济法研究生教材和参考资料的系列化和立体化。
关键词:
培养模式 互动教学 国际交流 教材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燕红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国际经济法人才,而国际经济法专业教学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法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作为高校法学教师,要走出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困境,迫切需要探究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由韦经建与王彦志合著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一书,对国际经济法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卫 来茂德 严建华 沈满洪 陈凯旋
在阐述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四个核心理念——科研主导、导师主责、激励相容和协同创新等的基础上,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各方面的评价。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 改革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利民
作者在对以往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重点介绍了在“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的改革实验,阐述了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实验工作,及其阶段 性,效果和体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朝辉 张国栋
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念与思路,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历程、措施及成效。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钰 刘惠琴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与实践交流等环节中采用国际合作手段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笔者结合实践,阐述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需以“双方受益”为原则,推进学科发展与国际认同度提升;需以“平台搭建”为依托,推动培养环境建设与管理服务改进。
关键词:
研究生 国际化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玉龙
为了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经济师培养,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文章从课程思政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面,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举措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经济师培养中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坤华 李青海 余江明
分析了军队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路和原则。结合空军工程大学实际,设计了以科研为主导的招生机制、导师管理机制、师生一体的学业考核奖助机制、创新扶持机制和全程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东旭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研究生扩招已使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涉及面广,其中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主要环节改革进行研究,可以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林
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基础技能,即现代办公操作技能和网络信息处理技能;综合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即贸易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学校要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设场景模拟实验室,突破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瓶颈,提高教师素质,强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方面,做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践能力 学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毕九江 杨列勋
国际信息交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情报信息数据的流动。它包括一切以信息交换内容为主要目的的技术、专利、资料、文件及统计数据在两国或多国之间的交换、贸易或传递。其中,只有以贸易形式出现的商品化信息,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由于信息是无形的,因此国际经济法主要通过调整含有信息内涵的载体来达到控制调节国际信息交流的目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战略都日益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基于2011年出台的两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分析,重点揭示日本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实践取向。本文认为,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越来越体现出日本对实践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而这种实践取向反映了日本力图尽早摆脱内外各种困境的现实需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指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为"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实践目标是资助体系、导师负责制、招生制度、科研保障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体系、质量监控制度、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通过对23所试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指导理念有越俎代庖的现象,实践目标之间也没做到互促互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邵光华 魏侨
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分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内涵基础上,提出实践能力全程化培养观及通过创新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激活基地学校的协同培养热情,进而提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举措,介绍了取得的实践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