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8)
2023(14496)
2022(12271)
2021(11009)
2020(9332)
2019(20963)
2018(20447)
2017(39111)
2016(21340)
2015(23516)
2014(23435)
2013(23242)
2012(22005)
2011(20261)
2010(20526)
2009(19389)
2008(19085)
2007(17345)
2006(15563)
2005(14449)
作者
(66106)
(55239)
(55231)
(52360)
(35417)
(26695)
(24787)
(21383)
(21022)
(19821)
(19242)
(18404)
(18385)
(17911)
(17695)
(17004)
(16356)
(16276)
(16068)
(15854)
(13986)
(13924)
(13532)
(12861)
(12577)
(12484)
(12316)
(11974)
(11234)
(10905)
学科
(104093)
经济(103957)
管理(66331)
(60338)
(50483)
企业(50483)
方法(39322)
数学(33654)
数学方法(33358)
(26646)
中国(25124)
(23383)
(22577)
(22543)
地方(21322)
业经(21134)
(18014)
贸易(18007)
(17562)
金融(17559)
(17458)
(16636)
银行(16579)
(16337)
(15869)
(15334)
财务(15304)
财务管理(15265)
农业(15119)
环境(14788)
机构
大学(326037)
学院(320186)
(141138)
经济(138425)
研究(118691)
管理(115350)
理学(98828)
理学院(97620)
管理学(95984)
管理学院(95403)
中国(88473)
科学(71766)
(68449)
(67377)
(62195)
(59637)
研究所(56305)
财经(52859)
中心(51356)
(49242)
业大(49228)
(47961)
农业(47073)
经济学(45326)
北京(43184)
(42035)
(41279)
师范(40732)
经济学院(40437)
财经大学(39259)
基金
项目(208603)
科学(164003)
基金(154513)
研究(145141)
(138099)
国家(136979)
科学基金(115247)
社会(96441)
社会科(91529)
社会科学(91501)
基金项目(80767)
(79180)
自然(74917)
自然科(73203)
自然科学(73175)
自然科学基金(71958)
(68180)
教育(66386)
资助(63290)
编号(53885)
重点(48011)
(47176)
成果(45333)
(44621)
(43052)
国家社会(41254)
(40519)
创新(40502)
教育部(40324)
科研(40209)
期刊
(162856)
经济(162856)
研究(102344)
中国(65729)
学报(59882)
(53629)
(53412)
科学(52055)
管理(45183)
大学(44693)
学学(42497)
农业(35306)
(32575)
金融(32575)
教育(30379)
财经(28935)
经济研究(27616)
(24989)
技术(24278)
业经(22741)
问题(21514)
(18774)
(18661)
国际(18176)
(16678)
技术经济(16397)
世界(16292)
业大(14858)
科技(14192)
统计(14190)
共检索到49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素秋  巴殿君  
21世纪初的中日经济关系是在不断“磨合”、不断妥协中发展的,双方是一种互补远远大于竞争的共存与双赢的结构。中日之间应发挥相互的互补性,促进中日两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从而诞生21世纪的崭新的中日关系。这就要求对目前的中日间以“存同求异”为交涉基准的旧的模式向“存异求同”的新的模式转变,实现质的超越与突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正平,沈山,马晓冬  
改革开放以来 ,徐连经济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而且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事关该经济带能否实现从低谷中崛起而成为发达的“东桥头堡地区”的远景目标。为此 ,2 1世纪初该经济带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继续贯彻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紧紧抓住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充分发挥连云港东桥头堡和徐州交通枢纽的优势 ,积极建设东陇海重工业带 ,大力发展陆桥经济 ,努力增强本带为我国陆桥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和大开放的服务功能 ,使其成为具有龙头作用的“东桥头堡地区”。以此为指导 ,文中还就该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及其对策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菲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乃新  
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处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变数增多、不平衡加剧,国际政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加强。不确定性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在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中把握可确定的方位和因素,才能“jest-time”(恰值其时)地应变和调整。这对于入世伊始的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和较快发展的态势,无疑是一项必要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乃新  
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5个新的趋势与特点,从而对我国提出了深化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迫切要求,作者提出必须与时俱进,以战略与策略的重点调整为中心深化经济国际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略重点和首选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伊金  
本文以 21世纪为背景,回顾了南北经济关系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的演变,并对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作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为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在北大百周年校庆的讲话,对高校的办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进一步作了明确的阐述,给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由国务院转发的“教育振兴行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守贵  沈正平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沿海与内陆关系的新特点。指出由于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市场参与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区域性市场从自我封闭走向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大规模开放,使得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间接联系为主转变为横向直接联系为主。这种转变对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道生  
本文首先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形势,论述了21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其次,根据国际上确定21世纪课程内容的一般原则,以西方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英国等)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例,分析和论述了21世纪初国际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最后通过简要分析一些发达国家教学改革的情况,以及国际上倡导的新型教师及其教师培训模式,论述了21世纪初国际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李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长华  
2001年是台湾经济全面衰退的一年。其原因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湾当局阻碍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发展等。本文认为,2002年要正面促进台湾经济的复苏和增长都不容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