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3)
- 2023(19468)
- 2022(16197)
- 2021(15055)
- 2020(12705)
- 2019(28737)
- 2018(28366)
- 2017(53737)
- 2016(28517)
- 2015(32033)
- 2014(31236)
- 2013(30685)
- 2012(28009)
- 2011(25120)
- 2010(25255)
- 2009(23772)
- 2008(23040)
- 2007(20038)
- 2006(17597)
- 2005(16140)
- 学科
- 济(140530)
- 经济(140401)
- 业(99316)
- 管理(92438)
- 企(88535)
- 企业(88535)
- 方法(58965)
- 数学(49032)
- 数学方法(48323)
- 业经(35955)
- 财(35453)
- 农(35336)
- 中国(34006)
- 贸(29883)
- 贸易(29866)
- 易(29016)
- 地方(27099)
- 务(24414)
- 农业(24391)
- 财务(24349)
- 财务管理(24312)
- 制(23765)
- 企业财务(22996)
- 理论(22107)
- 学(22051)
- 技术(21508)
- 和(21170)
- 策(19699)
- 划(19490)
- 融(19072)
- 机构
- 学院(409856)
- 大学(404121)
- 济(185717)
- 经济(182560)
- 管理(161974)
- 理学(139510)
- 理学院(138106)
- 研究(136288)
- 管理学(135746)
- 管理学院(134979)
- 中国(107150)
- 京(83859)
- 财(82376)
- 科学(77469)
- 所(66714)
- 财经(65993)
- 中心(61392)
- 农(60407)
- 研究所(60147)
- 经(60121)
- 江(59580)
- 经济学(57772)
- 业大(54600)
- 北京(52826)
- 经济学院(51932)
- 院(49700)
- 范(49129)
- 财经大学(48809)
- 师范(48671)
- 农业(47196)
- 基金
- 项目(268718)
- 科学(215081)
- 基金(198951)
- 研究(198533)
- 家(171931)
- 国家(170557)
- 科学基金(148892)
- 社会(130130)
- 社会科(123742)
- 社会科学(123711)
- 基金项目(103531)
- 省(103394)
- 自然(94745)
- 自然科(92680)
- 自然科学(92663)
- 教育(91450)
- 自然科学基金(91047)
- 划(86249)
- 资助(82446)
- 编号(78763)
- 成果(62057)
- 重点(60595)
- 部(60301)
- 发(58686)
- 创(57963)
- 国家社会(55065)
- 课题(54050)
- 创新(53757)
- 教育部(52694)
- 人文(51561)
- 期刊
- 济(207521)
- 经济(207521)
- 研究(122168)
- 中国(75347)
- 管理(66267)
- 财(65767)
- 农(55065)
- 科学(54734)
- 学报(53694)
- 大学(42941)
- 学学(40878)
- 技术(40201)
- 农业(38333)
- 融(37291)
- 金融(37291)
- 教育(37227)
- 经济研究(35085)
- 财经(33500)
- 业经(32884)
- 经(29106)
- 问题(27116)
- 贸(26924)
- 国际(24780)
- 技术经济(23837)
- 业(23427)
- 统计(22775)
- 世界(22167)
- 策(20796)
- 商业(19567)
- 现代(19290)
共检索到61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进 杨璐
本文基于中国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背景,拓展了Antràs等(2017)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全球采购框架,并使用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数据库,对中国企业全球采购布局的影响因素和特征事实进行估算,进而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以及RCEP政策导致采购市场环境变化对中国企业进口布局调整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进口决策彼此关联,单个市场冲击会影响企业的全球采购布局;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企业数目和进口规模上均处于进口市场的“优势地位”,是我国扩大进口的重要依托;国有企业的进口固定成本更低,市场需求扩张更快速,二者共同驱动了其进口快速增长;国有企业采购策略集合之间的替代性强于民营企业的此替代性,即当美国采购潜力下降时国有企业更多地将进口需求转移到其他市场,当RCEP成员国的采购潜力上升时民营进口企业不仅对RCEP国家采购增加,而且对本国和第三国的采购也增加(与国有进口企业相反);RCEP协定的积极效果将弱化美国对华出口限制的负面影响,成为中国反击贸易保护主义、增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的有效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袁凯彬
文章根据2005~2013年中国能源对外投资与能源进出口贸易数据,构造结构式水平型与垂直型投资引力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检验了中国能源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并依据模型假设对能源投资的类型予以甄别。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能源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贸易,且贸易量与中国及贸易伙伴国的GDP显著正相关,与地理距离显著负相关,与双边GDP之和(市场支付能力)弱负相关,与相对要素禀赋显著正相关;中国对高收入国家进行能源直接投资产生负向进口贸易效应即替代关系,而对非高收入国家产生正向进口贸易效应即互补关系;整体上中国能源对外直接投资表现为垂直分割生产型投资,其中对高收入国家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李松林
决定城市规模分布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形成机制又是什么?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异质性个体迁移决策和房价内生性的城市体系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分解为效率、舒适度、迁移摩擦和房价四个方面:较高的效率和舒适度会促使城市规模增加,但相伴而生的高房价和迁移摩擦等集聚负外部性会抑制大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进而基于结构式估计方法对中国城市的效率、迁移摩擦、房价和舒适度等特征进行了量化,并通过一系列反事实实验模拟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效率、迁移摩擦和舒适度在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除城市间的房价差异几乎不影响人口的再配置,而消除迁移摩擦则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重新配置和带来显著的福利增进效应,这意味着迁移摩擦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关键致因。因此,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城市的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人口迁移中的空间摩擦,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内生化力量,促进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
关键词:
迁移摩擦 结构式估计 城市规模分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李松林
决定城市规模分布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形成机制又是什么?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异质性个体迁移决策和房价内生性的城市体系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分解为效率、舒适度、迁移摩擦和房价四个方面:较高的效率和舒适度会促使城市规模增加,但相伴而生的高房价和迁移摩擦等集聚负外部性会抑制大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进而基于结构式估计方法对中国城市的效率、迁移摩擦、房价和舒适度等特征进行了量化,并通过一系列反事实实验模拟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效率、迁移摩擦和舒适度
关键词:
迁移摩擦 结构式估计 城市规模分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卉 王永进
明确区分企业在国际上采购不同类型产品对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作用,不仅有助于政府制定贸易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本文通过构建涵盖进口决策、研发投入以及企业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分别考察了机器人、其他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在反事实分析中对资本品和中间品关税在贸易自由化中的作用进行量化。本文发现其他资本品进口具有最强的生产率效应,其次为中间品,机器人进口的生产率效应最小。一方面,三类进口均会对生产率产生即时影响,但只有其他资本品进口和中间品进口具有动态生产率效应。另一方面,其他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研发诱导效应,但在机器人进口方面则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效应的存在。此外,资本品关税的自由化相比于中间品关税具有更好的效果,这为中国关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
进口采购 工业机器人 研发决策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宇铎 陈金平 陈阵
文章依据中国海关与工业企业中的HS-8位产品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对中国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在运用生存分析方法 K-M方法对2000~2006年中国不同类型进口企业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进行了测算后发现,总体上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平均持续期只有1.8年,低关税产品进口企业与外资企业进口关系持续时间较长。运用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对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估计发现,进口关税与企业所有制等进口来源国和企业特征因素均对中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运用logit及probit模型对该结果进行了稳健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张雅睿
进口高质量中间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贸易自由化会降低进口高质量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和相对价格,促进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基于此,本文利用细分关税数据、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将加工贸易作为控制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采用倍差法经验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伴随关税下降,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整体增长,且一般贸易组增长速度远快于加工贸易组。同加工贸易相比,关税下降1%一般贸易进口中间品质量增长高出0.06%~3.74%。这一作用在持续进口企业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化水平高、经济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更明显。上述结论通过了同趋势假设、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进口 中间品 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算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1)贸易便利化通过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条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但是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通过进口贸易分解发现贸易便利化对退出企业的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企业,对退出产品质量升级的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产品。此外还对持续存在的企业-产品层面的进口中间品质量表现为正向影响。(3)生存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降低了企业进口风险概率,从而延长了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并且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越高,则贸易便利化对其进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越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苏丹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以部分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标志,中国的粮食贸易正向更有利于提升粮食贸易主导权的新格局演化。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中国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体现在粮食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国际粮食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打造“中国价格”把握粮食贸易定价权三个方面。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短期内不足以填补国内巨大的饲料粮需求缺口、尚未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国际粮食产业链以及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联通需要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快实施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粮食贸易品种与来源多元化;推动中国粮企向外有效延伸产业链,强化关键环节科技支撑;稳步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合理维护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确保粮食贸易新格局稳定可持续。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中国粮食贸易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霞 文洋
基于对非洲国家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特征事实的分析,研究使用结构引力模型估计了2000—2015年非洲国家参与的RTAs对非洲区域内贸易的影响。考虑到RTAs的内生性和RTAs分阶段实施的重要现实特征,研究引入双边固定效应和RTAs滞后变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处理;并引入边界变量衡量了其他各种沟通壁垒对非洲国家间区域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RTAs对区域内贸易的影响并非是单调的,RTAs生效实施后较长时期内对区域内贸易表现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实施12年后才对区域内出口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整体来看,RTAs对非洲区域内出口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改善相关制约因素,促进非洲国家间RTAs区域内贸易效应的发挥,拉动非洲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当前非洲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凯 张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拥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破坏力强,已严重影响我国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然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无论从历史还是经验看,往往对政治风险认识不足,也缺乏防范工具和防范策略。因此,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如何对东道国政治风险进行界定、分析和评估,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虽然国内学者已就政治风险分析评估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盘点了我国企业遭遇的政治风险种类,并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对东道国的政治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我国企业对世界各国政治风险的量化评估...
关键词:
对外投资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评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昕 牛蕊
文章利用2003~2009年中国对40个国家的投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对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替代关系,且对外直接投资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体现出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