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0)
- 2023(12204)
- 2022(10087)
- 2021(9250)
- 2020(7518)
- 2019(17235)
- 2018(16664)
- 2017(32628)
- 2016(16767)
- 2015(19074)
- 2014(18891)
- 2013(18702)
- 2012(17865)
- 2011(16483)
- 2010(16937)
- 2009(16058)
- 2008(15058)
- 2007(13330)
- 2006(12354)
- 2005(11653)
- 学科
- 济(93993)
- 经济(93918)
- 管理(46668)
- 业(44329)
- 企(34749)
- 企业(34749)
- 中国(31354)
- 方法(30804)
- 融(28405)
- 金融(28405)
- 数学(27747)
- 数学方法(27540)
- 银(25925)
- 银行(25923)
- 行(25257)
- 地方(23643)
- 农(20911)
- 贸(19762)
- 贸易(19746)
- 财(19394)
- 易(19273)
- 制(18942)
- 业经(17662)
- 地方经济(14285)
- 农业(14003)
- 体(13500)
- 学(13325)
- 环境(12599)
- 策(12561)
- 中国金融(11574)
- 机构
- 学院(244479)
- 大学(243516)
- 济(127718)
- 经济(125525)
- 研究(91788)
- 管理(91726)
- 中国(78355)
- 理学(77239)
- 理学院(76464)
- 管理学(75704)
- 管理学院(75230)
- 财(57279)
- 京(50554)
- 科学(45903)
- 财经(44702)
- 所(44584)
- 经济学(42471)
- 中心(42452)
- 经(40760)
- 研究所(39752)
- 经济学院(38059)
- 江(35573)
- 北京(33220)
- 财经大学(33160)
- 院(32381)
- 农(31517)
- 范(30031)
- 师范(29871)
- 州(28815)
- 融(28422)
- 基金
- 项目(150002)
- 科学(120623)
- 研究(117078)
- 基金(112197)
- 家(94909)
- 国家(94180)
- 科学基金(81402)
- 社会(79836)
- 社会科(76157)
- 社会科学(76143)
- 基金项目(56801)
- 省(54732)
- 教育(52256)
- 资助(47328)
- 自然(46621)
- 划(46107)
- 编号(45814)
- 自然科(45576)
- 自然科学(45567)
- 自然科学基金(44815)
- 成果(38749)
- 部(35530)
- 发(35387)
- 国家社会(34768)
- 重点(33741)
- 课题(32622)
- 教育部(31727)
- 创(31507)
- 中国(31488)
- 性(30931)
- 期刊
- 济(147408)
- 经济(147408)
- 研究(86549)
- 中国(50551)
- 融(43088)
- 金融(43088)
- 财(41164)
- 管理(36183)
- 农(30016)
- 科学(28594)
- 学报(26240)
- 经济研究(25727)
- 财经(23583)
- 教育(22089)
- 大学(21754)
- 技术(20915)
- 经(20544)
- 国际(20538)
- 学学(20479)
- 贸(20090)
- 业经(19914)
- 农业(19792)
- 问题(19360)
- 世界(17018)
- 技术经济(13856)
- 统计(12520)
- 经济问题(11790)
- 理论(11528)
- 现代(11262)
- 策(11080)
共检索到400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传钰
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式为理论基础,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协调合作问题,分析了双方合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金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协调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Dornbush两国开放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为理论背景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的对比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国际间经济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 ,而通过政策协调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宗鑫 储青青 王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协调效率,切实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才能确保实现宏观政策的预期效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变,充分证明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稳定性。多元化的储备货币体系,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协调效率,才能确保实现宏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郭翠荣
愈演愈烈的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协调措施包括降息、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及国际论坛的政策协商和共识的达成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恶化的金融局势,增强了人们对抗危机的信心。但政策协调的不和谐音符也同时存在。展望未来,经济大国的大规模干预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会逐渐显现,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丹
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关联,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正在促使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核心议题和主要原则从贸易平衡向市场准入、从边境到边境后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规则规范与主权国家内部经济政策协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度创新探索高地,是我国对接引领国际规则的试验田。目前,我国以要素有效流动为重点的政策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正在推动形成覆盖市场准入前、准入后全过程的开放型经济制度规则体系。由于兼顾了国际国内市场规则高效对接的开放发展需求,也顾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原则,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性改革创新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变迁不谋而合。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探索对我国准确定位自身在国际经济政策新体系中的作用、有效对接和积极参与引领转型时期国际经济规则变迁,正在形成极其重要的制度性支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子昌 栾淑彦
对东盟经济合作的个案分析表明: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是国家之间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有政府的积极推动,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合作成果;即使在对外交往中合作取得一定成功,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应,其对内部合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中,不能只强调合作后市场扩大可能带来的合作收益,而必须注意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经济结构的相同可能对合作的进程及具体合作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合作条件 外部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
国际政策协调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