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8)
2023(8376)
2022(6902)
2021(6417)
2020(5267)
2019(12364)
2018(12317)
2017(23177)
2016(12178)
2015(13853)
2014(13680)
2013(13687)
2012(13102)
2011(12265)
2010(12329)
2009(11821)
2008(11257)
2007(9708)
2006(9250)
2005(8836)
作者
(33973)
(28454)
(28323)
(27550)
(18412)
(13612)
(12949)
(11026)
(10933)
(10195)
(10002)
(9477)
(9337)
(9312)
(9286)
(8900)
(8408)
(8190)
(8089)
(7532)
(7526)
(6849)
(6809)
(6759)
(6534)
(6512)
(6257)
(5810)
(5783)
(5667)
学科
(77115)
经济(77050)
管理(28381)
方法(25076)
(24459)
数学(22620)
数学方法(22528)
中国(20936)
(18040)
企业(18040)
地方(17531)
(14507)
贸易(14499)
(14460)
(14150)
(13693)
(13161)
业经(12844)
地方经济(12588)
(12531)
金融(12531)
(11844)
(11048)
银行(11035)
(10945)
(10808)
环境(9552)
农业(9532)
(9249)
关系(8942)
机构
大学(182293)
学院(178476)
(98969)
经济(97581)
研究(75365)
管理(62382)
中国(59443)
理学(52132)
理学院(51513)
管理学(51036)
管理学院(50669)
(44046)
(39436)
科学(38386)
(37859)
经济学(34158)
研究所(33950)
财经(33880)
中心(31393)
(31081)
经济学院(30514)
(26404)
北京(26401)
(25549)
财经大学(25191)
(25140)
(23047)
师范(22905)
科学院(22816)
社会(21287)
基金
项目(108071)
科学(86176)
研究(81948)
基金(81707)
(71129)
国家(70633)
科学基金(59368)
社会(57133)
社会科(54459)
社会科学(54449)
基金项目(41132)
(36846)
教育(36609)
资助(34460)
自然(33611)
自然科(32834)
自然科学(32826)
自然科学基金(32299)
(32222)
编号(29859)
(26643)
国家社会(26230)
成果(25958)
中国(25613)
(25406)
重点(25014)
教育部(23507)
课题(22010)
(21914)
人文(21789)
期刊
(116372)
经济(116372)
研究(68847)
中国(39316)
(32663)
管理(25740)
科学(23474)
(23095)
学报(23079)
(22090)
金融(22090)
经济研究(21202)
财经(18863)
大学(18505)
教育(17282)
学学(17271)
(16617)
(16581)
国际(16573)
问题(15854)
农业(15463)
技术(14783)
世界(14457)
业经(13490)
技术经济(10581)
统计(9872)
经济问题(9503)
(9240)
改革(8769)
(8769)
共检索到30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汪川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通过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中国成功抵御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经济增长平稳减速;生产部门物价低迷,但避免了消费领域通货紧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2016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缓慢复苏,但经济周期错配格局将加大经济下行风险。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需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并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保证经济增长运行在中高速的合理区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芳  朱雅玲  
2015年中国GDP增速降至6.9%的25年新低,消费贡献率则创下66.4%的15年新高;一方面经济产能过剩、增长动力和支撑力不足;另一方面1.2亿人次的境外旅游和1.5万亿元的消费外流,两方面综合作用折射出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是中国经济减速下行的重要根源。所以,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挖掘需求侧蕴藏的消费潜力,双管齐下、不可偏倚地推进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内外形势、政策初衷、内在动力、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增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亚瑛  张亮亮  
当前,世界经济周期错配日益演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安全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世界经济周期错配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双重压力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周期错配的演变格局,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对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求,最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和保障点,包括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五大"任务以及发挥财政和货币的威力,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一直是宏观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速度能否持续?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呈现了周期性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张连城教授所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后,2008年将进入关键的一年。为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将于2008年6月21~22日在北京红螺寺宾馆(北京市怀柔区)隆重召开"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08)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将邀请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以及包括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内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与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宇  
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靠传统的刺激投资和出口等需求侧的政策是不够的。当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以提升有效要素供给的总量和质量,提高潜在增长率,改善供给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霞辉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高度关注、不懈探讨的永恒主题。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就曾悉心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规律,认为自由贸易、资本积累和社会分工等均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等认为可以通过利息率调节储蓄和投资,借助价格机制和工资调节来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了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宗胜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进入新常态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原来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拉动中国经济30多年,增长速度接近10%,那么,现在进入新常态意味着原来的动力出了问题。需求侧出现问题,从供给侧寻找,我非常赞同这样一个看法。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一是供给侧的问题表现;二是怎么样克服这些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关注了近期宏观调控中的三个重要命题:"稳中有为"、"合理区间"、"中高速增长",并进行了相关的量化探讨。本文最后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与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鹏  
面对国际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及内部的经济下滑压力,传统的需求端的要素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国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完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经济转型要求。本文选取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论证了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论表明要素投入难以促进经济中长期增长,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是大势所趋。文章分别从政府制度创新、供给主体创新和市场创新多角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建议组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吴聃  
来自经济体系外部的冲击,通过国际经济纽带在各国之间传导,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大致同步波动,从而生成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这种机制可以概括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本文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等为依据,认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以技术冲击和创新为基础的4个10年左右中周期,两个建筑周期。正是技术冲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但是领先部门更替脱节导致经济波动,以及外在因素扩大波动幅度。只要加强宏观政策调节,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存在巨大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