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8)
2023(5937)
2022(5064)
2021(4258)
2020(3609)
2019(8062)
2018(7857)
2017(15425)
2016(7734)
2015(8776)
2014(8754)
2013(8841)
2012(8613)
2011(8159)
2010(8309)
2009(7864)
2008(7442)
2007(6570)
2006(6169)
2005(5891)
作者
(22431)
(19394)
(18938)
(18288)
(12461)
(9043)
(8601)
(7320)
(7252)
(6745)
(6669)
(6331)
(6201)
(6077)
(6024)
(5913)
(5591)
(5514)
(5494)
(5165)
(5003)
(4647)
(4609)
(4583)
(4428)
(4385)
(4024)
(3975)
(3797)
(3674)
学科
(60201)
经济(60164)
管理(21218)
(18790)
方法(17268)
地方(16911)
数学(15255)
数学方法(15177)
(13165)
企业(13165)
地方经济(12443)
中国(11529)
(11195)
业经(9683)
(9059)
金融(9059)
(8759)
(8477)
贸易(8472)
农业(8206)
(8150)
(7748)
(7549)
(7476)
银行(7475)
(7295)
环境(7135)
经济学(6869)
(6241)
(6145)
机构
大学(122277)
学院(121292)
(68389)
经济(67372)
研究(47089)
管理(46732)
理学(39688)
理学院(39297)
管理学(38906)
管理学院(38672)
中国(37240)
(27796)
(24939)
科学(23665)
(23050)
经济学(22438)
财经(21910)
中心(20849)
研究所(20518)
经济学院(19883)
(19842)
(17880)
(17765)
(16275)
财经大学(16087)
北京(15933)
业大(14996)
(14576)
师范(14505)
科学院(14233)
基金
项目(74555)
科学(59971)
基金(56460)
研究(56403)
(48428)
国家(48115)
科学基金(41580)
社会(39835)
社会科(38026)
社会科学(38019)
基金项目(29048)
(27038)
教育(24110)
自然(23889)
自然科(23342)
自然科学(23335)
资助(23195)
自然科学基金(22930)
(22614)
编号(21716)
成果(18116)
(18081)
国家社会(17873)
(17217)
重点(16698)
(15603)
发展(15505)
经济(15464)
教育部(15334)
(15294)
期刊
(81563)
经济(81563)
研究(42924)
中国(23815)
(20339)
管理(17718)
(15949)
(14949)
金融(14949)
科学(14675)
经济研究(14581)
学报(14299)
财经(11859)
大学(11708)
学学(11208)
国际(10936)
技术(10747)
问题(10746)
农业(10621)
(10432)
(10156)
业经(9860)
世界(8710)
技术经济(8364)
统计(7387)
教育(6853)
经济问题(6536)
(6202)
理论(5901)
经济管理(5897)
共检索到19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黎春  
基于"逆全球化"背景和贸易摩擦加剧的事实,文章依据中国1995年4月-2017年9月的宏观经济数据,采用混频动态因子随机波动模型(Mixed_GFSV)和马尔科夫转换框架分别测算了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周期联动性,并利用带有贝叶斯变量选择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BVS)研究了两者同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及影响的结构异质性。研究发现:(1)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周期联动性对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非对称性,即全球金融危机后,联动性下降将加速经常账户失衡,而全球金融危机前则完全相反;两者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一个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为横轴,以经常账户失衡环比增速为纵轴的倒"U"形曲线。(2)无论危机前还是危机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经常账户失衡均起到了"加速器"作用。长期来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升高会加速经常账户失衡;短期而言,除了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外,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下降对加速经常账户失衡也起着重要作用。(3)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周期联动性、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可能在于国际分工和要素流动、预防性储蓄动机。国内外经济环境与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关系存在结构上的异质性,这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不同。上述结论表明,持续稳定的国内经济环境和积极协作的国际经济环境是改善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炳才  
净储蓄等于贸易差额的传统理论认识不符合当今事实。当代经济金融条件下,净储蓄=国际收支差额+国内(本币)净储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实际是美元货币境外发行的国际通道,而美国资本项目顺差是美元境外流通货币的回笼渠道。国际经济失衡是当前国际货币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牟雯波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采用逆周期金融交易税作为资本管制工具在抵御外部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设置投资限制的资本管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使货币政策专注管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通过不同政策安排下的福利分析可知,增加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起到负面作用,增加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的资本管制却可以减轻由投资限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放松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在资本管制工具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金融交易税可能比采用投资限制更优。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条件不断成熟,用金融交易税取代投资限制更符合浮动汇率制和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的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凌  邱光前  
由于经济波动会对进出口贸易和消费投资产生影响,经济周期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变化是否存在内在的相关性有待严谨的实证分析。文章基于1991~2012年我国的两个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利用1980~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余额和世界相对于中国的GDP增长率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常账户余额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GDP增长率的信息冲击会导致经常账户余额持续波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夫增  
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张甜迪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净流动呈现了由众多顺差国几乎单一地流向美国的新趋势,由此形成的"对称性不调节解"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促成的再平衡压力及各国采取的政策响应,虽使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但考察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深度、分散度及持续性可以发现,两类再平衡举措的总体功效有限;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必须推进国际货币秩序、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攸频  万志宏  
根据跨期均衡分析方法,经常账户是否具有平稳性,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作为样本,在IPS检验和MW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递归式面板单位根检验,来验证经济账户的平稳性及这种平稳性的稳健性。结果发现,2007年经常账户的平稳性出现突变,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而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寻求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朱怡哲  
本文运用TVP-VAR方法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及实体经济的时变性影响。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看,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中长期影响在2011年由负转正,其后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影响金融稳定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来看,金融市场对资本账户开放冲击的响应越来越迅速,表明中国金融市场的系列改革增强了金融市场吸收外在冲击的能力。但2011年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2011年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现阶段中国不应急于加速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应当着力于打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世界84个国家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内部视角分析一国财政赤字、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并考察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初步的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影响;改进后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是少儿抚养比和相对经济增长率对不同组别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治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需要从国内经济因素着手,综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世界84个国家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内部视角分析一国财政赤字、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并考察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初步的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影响;改进后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是少儿抚养比和相对经济增长率对不同组别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治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需要从国内经济因素着手,综合考虑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形成国际所普遍接受的有效解决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刚  郭桂霞  
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先后顺序对宏观经济波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拟分析发现,扰动来源对金融自由化次序有重要影响。如果经济只面临国内扰动,不同改革路径对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如果经济同时还面临明显的国外扰动时,资本账户开放先行的经济波动性显著高于利率市场化先行。因此,对于一个面临各种经济扰动的开放经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而资本账户开放先于利率市场化会带来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因为,若经济增长建立在非经济稳定的基础之上,就不可能是持续增长;反之,若经济稳定以非经济增长为前提,其稳定也不可能是持久稳定。如何在保证经济持久稳定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是我们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的基本核心。本文试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巍  
本文构筑横截面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对金融不稳定和国内资本产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账户开放,尤其是发展中或转型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会使一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恶化。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内资本产出率没有直接的正面促进作用,但通过促进金融发展,它可能会促进国内资本产出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国内资本产出率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短期内,金融发展反而可能对国内资本产出率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资本账户开放因此会带来双重风险,所以我们在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时,必须保持谨慎、有序和渐进性,并且必须同其他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相配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