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4)
2023(12831)
2022(10366)
2021(9191)
2020(7874)
2019(17662)
2018(17067)
2017(33081)
2016(17244)
2015(19560)
2014(19174)
2013(19319)
2012(17835)
2011(15706)
2010(16427)
2009(15925)
2008(15024)
2007(13624)
2006(12380)
2005(11740)
作者
(48657)
(40429)
(40396)
(38103)
(26158)
(19164)
(18400)
(15500)
(15269)
(14551)
(13848)
(13331)
(13311)
(12930)
(12638)
(12307)
(11940)
(11836)
(11410)
(11378)
(10097)
(9778)
(9639)
(9325)
(9150)
(8972)
(8914)
(8833)
(7949)
(7877)
学科
(100748)
经济(100653)
(80972)
(75490)
企业(75490)
管理(65741)
方法(35448)
业经(31249)
(30219)
(27408)
金融(27408)
数学(26858)
数学方法(26722)
中国(26137)
(24766)
(24402)
银行(24394)
(23626)
地方(22858)
(22044)
财务(22020)
财务管理(21998)
企业财务(20900)
(20492)
(19491)
贸易(19474)
(19046)
农业(18790)
技术(17333)
(16150)
机构
学院(255680)
大学(248240)
(126785)
经济(124761)
管理(100523)
理学(84927)
理学院(84171)
管理学(83350)
研究(83181)
管理学院(82893)
中国(73951)
(59947)
(50380)
财经(46961)
科学(43579)
(42517)
(41021)
经济学(40773)
(39381)
中心(39187)
(38273)
经济学院(36695)
研究所(36203)
财经大学(34505)
北京(31665)
(31315)
业大(30973)
商学(30969)
商学院(30678)
农业(29679)
基金
项目(154624)
科学(124754)
研究(117306)
基金(115093)
(96954)
国家(96052)
科学基金(85289)
社会(79312)
社会科(75672)
社会科学(75654)
(61225)
基金项目(60133)
教育(51867)
自然(51685)
自然科(50561)
自然科学(50553)
自然科学基金(49738)
(48566)
资助(46705)
编号(45470)
(36187)
成果(36070)
(35754)
(35366)
(34658)
重点(34590)
国家社会(33765)
创新(33040)
(31529)
课题(31428)
期刊
(150267)
经济(150267)
研究(82342)
(51674)
中国(50592)
管理(44630)
(40079)
金融(40079)
(36388)
科学(30303)
学报(29384)
财经(25221)
经济研究(25188)
技术(24489)
农业(24073)
大学(23958)
业经(23237)
学学(23234)
(21958)
问题(19250)
(18626)
国际(17864)
技术经济(17160)
教育(16513)
世界(16048)
(15341)
财会(14257)
现代(13292)
商业(13153)
经济管理(12760)
共检索到411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逯建   张琳若  
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生产合作,也为企业带来了集团内部融资便利以应对国际不确定性风险。本文以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集团公司子公司为实验组构建PSM-DID研究方法,研究在突发的危机冲击下,集团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更能帮助出口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分析结果表明,拥有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出口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具有更好的出口表现;集团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大型子公司在面对国际经济危机时出口表现更好。这些结果在更换冲击时间、变换对照组样本以及使用Bartik工具变量的检验中仍然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确实能帮助出口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维持经营稳定。据此我们提出建议:中小出口企业加强内部合作或组建外贸集团公司,发展内部资本市场;对突发的国际经济系统性风险做出充分的风险预案,确保企业出口平稳健康地运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逯建   张琳若  
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生产合作,也为企业带来了集团内部融资便利以应对国际不确定性风险。本文以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集团公司子公司为实验组构建PSM-DID研究方法,研究在突发的危机冲击下,集团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更能帮助出口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分析结果表明,拥有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出口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具有更好的出口表现;集团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大型子公司在面对国际经济危机时出口表现更好。这些结果在更换冲击时间、变换对照组样本以及使用Bartik工具变量的检验中仍然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确实能帮助出口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维持经营稳定。据此我们提出建议:中小出口企业加强内部合作或组建外贸集团公司,发展内部资本市场;对突发的国际经济系统性风险做出充分的风险预案,确保企业出口平稳健康地运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馨元  史桂芬  薛佳欣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剧以及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均给企业投融资带来重要影响。利用我国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下ESG表现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融资约束和非效率投资水平,但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和非效率投资。并且良好的ESG表现具有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融资约束和非效率投资水平的作用,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较好的ESG表现在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投资效率方面的表现越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颜海明  李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中引入次贷危机冲击变量,从"供给冲击"角度分析了"次贷危机"通过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为研究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5-2009年企业层面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明显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收入,并额外降低了行业外部融资依赖较高企业的出口收入,从而证实了"次贷危机"确实通过融资渠道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进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余子良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有向无环图(DAG)与VAR模型,探讨了由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因素波动引起的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美国出口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整体出口水平的影响,是通过对少数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的影响来实现的:尽管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与出口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但当期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却是引起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的改善的确能够促进出口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军  
ESG理念强调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不谋而合。本文从企业的信贷融资角度出发,探究ESG表现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通过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更好的ESG表现有助于提高其融资能力,即企业获得了更多了信贷融资。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提高能够降低外部资金提供者所要求的风险报酬,即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由于在我国信贷市场存在所有制偏向,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ESG表现对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二磊  王博  
本文采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9年的出口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融资约束视角下金融危机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出口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冲击;但从融资约束角度看,相对于国有和股份制企业以及大型企业而言,受到融资约束困扰的主要是出口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等因素,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难的问题,而对国有和股份制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融资约束基本无影响。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源果  覃柏英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额下降、短期还贷能力不足、资金缺乏、成本提升。企业为了应对疫情,利用供应链融资的形式获取资金,以渡过难关。在疫情冲击下,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对出口企业也存在风险。本文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口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面临的风险。以流通领域中的融资理论为基础,针对供应链融资中不同模式的风险,从政府、出口企业、金融机构三方面,提出对应策略,以保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郑涵茜  
本文在Bernard多产品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综合研究了供应链冲击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国际供应链冲击降低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出口比重,其抑制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企业、低经营管理效率企业以及低产业协同集聚地区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国际供应链冲击引致的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决定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诱因,成本效应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集中于出口利润率高的核心产品,而创新效应使得原本利润率低的边缘产品出口增加,且创新效应对边缘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显著大于成本效应对核心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此外,集中化配置供应链网络以及提高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均有助于缓解供应链冲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多产品出口企业应对供应链冲击的微观机制,为保障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奇珍  朱英明  王玉东  
本文把油价冲击分解方法和出口增长分解方法相结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面板回归方法和Probit回归方法研究油价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都有负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正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和石油特定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正向的影响。本文还按照能源强度和要素密集度对企业进行归类并分别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奇珍  朱英明  王玉东  
本文把油价冲击分解方法和出口增长分解方法相结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面板回归方法和Probit回归方法研究油价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都有负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正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和石油特定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正向的影响。本文还按照能源强度和要素密集度对企业进行归类并分别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识别油价冲击的来源,增加企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邵敏  包群  
文章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估计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出口企业转型对其经营表现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中度外销型企业以及中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低度外销型企业对企业经营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显著地增加企业的负债额进而恶化其财务状况,二者不显著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高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低度外销型企业对企业经营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显著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种转型行为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的产出和财务状况。尽管如此,由于其对企业的产出并不产生显著作用,因此由于该转型行为所获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会减少企业的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区别于文献主要从事后角度探讨ESG绩效的经济后果,文章聚焦于ESG事前投资预期如何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借助2015年商道融绿首次发布ESG榜单这一具有“自然实验”性质的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软监管引致的ESG事前投资预期对企业股权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异化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利益导向存在异质性,第三方ESG榜单虽然降低了上榜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但是提高了其债务融资成本。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榜单通过降低企业长期股价风险与提升长期发展投资的途径减少股权融资成本,但却以提高短期偿债风险和减少短期经营绩效的方式提升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风控能力强和外部信息环境较好的企业不仅能享受ESG榜单冲击带来的股权融资红利,还能规避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后,ESG榜单倒逼企业加快融资结构转型,提升股权融资规模的同时降低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性,并从整体上改善上榜企业融资困境。文章填补了ESG事前投资阶段的文献空白,也为ESG中国化实践初期如何协调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对出口数量和产品种类的作用恰恰相反。研究结果说明,在环境规制的压力下,企业更倾向于提升现有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不是追求出口产品种类的多元化和数量的扩张,这种"精—瘦"的产品组合更有益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中国制造"印象。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也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扩展分析结果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祥义  戴金平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信息资源日渐富足,企业有效信息披露是企业外部融资和质量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进而影响企业出口绩效。本文通过合并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研究了企业有效信息披露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有效信息披露通过融资和质量渠道提升了企业出口绩效,这一作用在所有制、贸易形式、区域及产品特征方面存在差异性;同时在考虑零贸易、内生性、样本选择及遗漏变量等问题后,有效信息披露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仍稳健成立。综上,本研究表明加大企业信息披露的有效程度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表现,这为信息时代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