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2)
- 2023(17285)
- 2022(15106)
- 2021(14416)
- 2020(12001)
- 2019(27639)
- 2018(27469)
- 2017(52237)
- 2016(29072)
- 2015(32767)
- 2014(32652)
- 2013(31126)
- 2012(28601)
- 2011(25742)
- 2010(25829)
- 2009(23438)
- 2008(22359)
- 2007(19309)
- 2006(16844)
- 2005(14630)
- 学科
- 济(103601)
- 经济(103476)
- 管理(79864)
- 业(74447)
- 企(62115)
- 企业(62115)
- 方法(49345)
- 数学(42430)
- 数学方法(41773)
- 中国(31431)
- 农(29521)
- 财(28453)
- 教育(24160)
- 学(24003)
- 业经(23560)
- 理论(21797)
- 贸(21657)
- 贸易(21647)
- 易(21093)
- 地方(20252)
- 农业(19380)
- 制(18736)
- 技术(17761)
- 务(17735)
- 财务(17654)
- 财务管理(17619)
- 和(17138)
- 企业财务(16606)
- 环境(16203)
- 策(16126)
- 机构
- 大学(395217)
- 学院(392489)
- 管理(152965)
- 济(150225)
- 经济(146767)
- 理学(132857)
- 理学院(131388)
- 研究(130054)
- 管理学(128911)
- 管理学院(128188)
- 中国(92596)
- 京(83663)
- 科学(79635)
- 财(69826)
- 所(63815)
- 农(59538)
- 范(59348)
- 中心(59061)
- 师范(58838)
- 研究所(58262)
- 江(57338)
- 业大(56775)
- 财经(55961)
- 北京(52825)
- 经(51012)
- 院(47699)
- 师范大学(47690)
- 农业(46625)
- 州(46473)
- 技术(44708)
- 基金
- 项目(268650)
- 科学(212405)
- 研究(202807)
- 基金(192313)
- 家(166004)
- 国家(164536)
- 科学基金(141732)
- 社会(124781)
- 社会科(118009)
- 社会科学(117982)
- 省(106004)
- 基金项目(101281)
- 教育(99257)
- 自然(91799)
- 划(90300)
- 自然科(89638)
- 自然科学(89618)
- 自然科学基金(87953)
- 编号(85639)
- 资助(79337)
- 成果(71045)
- 重点(60814)
- 部(60580)
- 课题(60472)
- 发(57692)
- 创(56161)
- 项目编号(52741)
- 教育部(52690)
- 创新(52129)
- 大学(51283)
- 期刊
- 济(160128)
- 经济(160128)
- 研究(120801)
- 中国(76118)
- 教育(69790)
- 学报(58530)
- 管理(54564)
- 科学(53851)
- 农(53408)
- 财(52477)
- 大学(45875)
- 学学(41816)
- 技术(37562)
- 农业(37559)
- 融(31982)
- 金融(31982)
- 业经(27639)
- 财经(26016)
- 经济研究(25619)
- 经(22281)
- 问题(20710)
- 图书(20630)
- 业(18839)
- 职业(18178)
- 贸(17802)
- 理论(17777)
- 科技(17713)
- 版(17398)
- 技术经济(17346)
- 坛(16845)
共检索到572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婧 徐晓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组织宗旨、职能和价值追求不同,这三大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文本规则与实践效果必然存在差异,教科文组织以柔性公约劝导为主、世贸组织以刚性规则管制为主、经合组织则以中介指导监督为主。它们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交互作用,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
国际组织 高等教育 学历学位 互认互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华 姜为
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和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剖析了学分互认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选择性,并就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分互认 成人高等教育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丹 李曼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可为推进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研究基础。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剖析了国际视野中学分互认与转移的研究特点,并就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内容进行聚焦、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推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学分互认 学分银行 成人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清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的政策,为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成果互认的目标,解决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育质量互信、教育资源互享、学习成果互认与互换、办学水平互评、办学效益互利等六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玉玲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OECD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更多关注跨境高等教育,并认为境外消费(留学生教育)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教育形式,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多种形式的跨境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工具,跨境高等教育呈现出四种主要的政策导向。跨境教育的发展和多样化给政策和高等教育机构带来了很多的问题,OECD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诸如质量和认证、入学机会和公平、财政和成本等政策挑战。
关键词:
OECD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禹潞
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学分互认机制是学分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在阐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实现共享的实施方法,提出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在以技术、资金、贸易、知识和人员不断跨境流动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发展,尤其是新的高等教育提供者、提供方式和跨境教育活动的大量涌现,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质量保证和文凭互认便是国际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实表明,处理这样一种全球性问题需要由一个公认的多边机构主导并在制定国际议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无疑是最合适的治理机构。UNESCO通过其标准制定、能力建设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职能,承担起质量保证和文凭互认的全球治理使命,并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但UNESCO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治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利兵 阚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利兵 梁金慧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 要问题。本文从《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地区公约》出发,介绍了该公约 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进展,并对公约的发展动向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臧玲玲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由于自身属性、目的和原则的不同,各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向方面也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际组织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比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克新 石娟
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关注度很高、影响面很广的重大课题。在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笔者浅析了国外注册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及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国际协议 注册工程师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鸽
伴随大众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逐步提升,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各国纷纷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以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的完善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我国高等教育还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从明确政策主体定位、促进政策目标协调统一以及建立民主运营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转型。
关键词:
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当今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人才的培养有赖于高素质、高品质教师的指导。因而,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了各国教育战略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与此同时,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政策的制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内部。国际组织作为全球化的动因和载体,[1]不仅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殷双绪 姚文建
学分互认不仅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浙江高教园区学生跨校选课等典型的学分互认实践案例,总结出我国目前学分互认的通用模式包括跨校选课、合作开设辅修专业、学生校际交流等模式,并对我国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实践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学分互认 学分银行 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