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7)
- 2023(9254)
- 2022(6976)
- 2021(6032)
- 2020(4720)
- 2019(10869)
- 2018(10527)
- 2017(19799)
- 2016(10456)
- 2015(11920)
- 2014(12103)
- 2013(11889)
- 2012(11129)
- 2011(10070)
- 2010(10586)
- 2009(9993)
- 2008(9152)
- 2007(8377)
- 2006(7567)
- 2005(7235)
- 学科
- 济(40636)
- 经济(40575)
- 管理(32883)
- 业(31955)
- 企(28664)
- 企业(28664)
- 融(27551)
- 金融(27550)
- 银(24792)
- 银行(24779)
- 行(24053)
- 中国(19338)
- 业经(15845)
- 财(14900)
- 制(13875)
- 方法(13038)
- 中国金融(11072)
- 务(10557)
- 财务(10526)
- 财务管理(10492)
- 农(10446)
- 理论(10348)
- 产业(10203)
- 企业财务(10032)
- 数学(9602)
- 数学方法(9430)
- 信息(9317)
- 地方(9277)
- 贸(9207)
- 贸易(9193)
- 机构
- 大学(146623)
- 学院(146595)
- 济(58780)
- 经济(57230)
- 管理(54046)
- 研究(47186)
- 中国(47008)
- 理学(44550)
- 理学院(44076)
- 管理学(43416)
- 管理学院(43133)
- 财(33168)
- 京(31105)
- 科学(25385)
- 财经(25130)
- 中心(25108)
- 江(23798)
- 所(23085)
- 经(22787)
- 银(20768)
- 州(20337)
- 北京(20208)
- 研究所(20182)
- 银行(19923)
- 范(19433)
- 师范(19213)
- 融(19128)
- 农(18967)
- 财经大学(18918)
- 金融(18749)
- 基金
- 项目(87610)
- 研究(69820)
- 科学(68261)
- 基金(61755)
- 家(51817)
- 国家(51317)
- 科学基金(44549)
- 社会(43350)
- 社会科(41178)
- 社会科学(41167)
- 省(34284)
- 教育(32021)
- 基金项目(31600)
- 编号(30598)
- 划(28048)
- 成果(26778)
- 自然(26074)
- 自然科(25467)
- 自然科学(25464)
- 自然科学基金(25008)
- 资助(24996)
- 课题(20746)
- 项目编号(19812)
- 重点(19662)
- 性(19210)
- 创(19154)
- 发(19020)
- 部(18931)
- 国家社会(17951)
- 年(17789)
共检索到247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晓
2011年以来,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发展中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使得原本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客户享受到了金融服务。然而,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催生新的风险,也可能给标准制定机构(SSBS)带来挑战。2016年计划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专门列入了"普惠金融"这一议题,重点关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本文介绍了各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的情况,综述了标准制定机构主题研究内容,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综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维波
目前,国内研究金融监管的文献很多,但都侧重于对金融监管的体制、制度以及国外监管经验的介绍、分析和评价,而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相对于货币理论而言,金融监管的理论还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当然,金融监管理论本身也是一个十分广博的体系,它包括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理论、有效性理论,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的模式理论及具体操作理论等。笔者试图通过一个理论综述来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理论作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简单的评价,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必要性 有效性 理论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监管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国
目前,国内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经验的梳理、中国借鉴这些监管经验的原因分析以及中国对部分监管经验的借鉴3个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既要加强多学科的研究和对发展中国家监管经验的研究,也要更加重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金融监管经验和互联网金融监管辅助措施的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平 杨启庸
如何有效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前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综合分析近期国内报刊资料有关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方面的文章,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供研究参考。一、我国的金融风险及防范化解措施目前国内对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及防范化解措施的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寻租行为的大量存在产生了金融监管的要求。谢平等人对改革进程中的非规范融资交易的研究表明: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的腐败体现为利用资金配置权进行两类寻租行为,一是通过对企业配置信贷资金获得第一类寻租收入,这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现场检查中体现为直接从信贷额度中扣除部分金额作为好处费;另一类是信贷配置上的定价权收入,这实际上是企业在获得贷款后为了维持长期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风险 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汤柳 王旭祥
文章回顾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际组织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行动,归纳了国际组织改革的突出特点及其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组织的改革建议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特点,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及加快中国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组织 宏观审慎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华生 卓君 杜斌
立足央行职能转换 探索金融监管新路中国人民银行江西上饶分行刘华生,卓君,杜斌为了进一步转换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适应金融业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建立符合当前金融形势和具体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建立基层央行的科学监督管理机制是保障金融平安,使金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金旺 顾洲一
普惠金融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失衡等全球性难题,在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共识,相关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基于此,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发展水平评价、影响因素、减贫效应、风险与监管、消费者教育等六个方面展开综述和分析,全面梳理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边界、科技监管的手段、减贫的动态效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教育问题等后续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缪心毫 潘彬
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致力于破除资金供需各方进入金融市场的制度性障碍,提供更为充分自由的环境,并经由市场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各方利益的优化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内涵金融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金融的普惠性具备了可能性。首先,互联网技术使金融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经由互联网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与传统的民间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顺利地实现了非正规金融发展空间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转变。其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溪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展示了其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普惠金融 金融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仇乐宁 陶谱 袁卉霖 赵抒雅
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对31个国家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后选取中国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31个国家在2013-2019之间的贸易数据,使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对国际进口贸易总体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生态,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与各国的对话,积极融入到全球金融创新网络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健夫 王海燕
一、目前我国央行金融 监管不力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多数人认为金融监管不力是由以下6点造成的。(1)我国的金融监管立足在一个长期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或者说自我约束机制软化的微观金融基础之上,金融主体的风险约束力明显不足;(2)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往往出现政府对银行工作的直接行政干预,增加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的难度;(3)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缺陷,阻碍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金融业高额利润的吸引,由于市场准入不严,擅自设立和越权审批、违章超范围经营、从事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