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1)
2023(19259)
2022(16166)
2021(15269)
2020(12909)
2019(29919)
2018(29408)
2017(54946)
2016(29946)
2015(34357)
2014(34320)
2013(33432)
2012(30920)
2011(28019)
2010(28239)
2009(26537)
2008(25878)
2007(23049)
2006(20241)
2005(18542)
作者
(83124)
(69451)
(69150)
(66093)
(44050)
(33291)
(31807)
(27097)
(26597)
(24687)
(23545)
(23407)
(21965)
(21917)
(21731)
(21571)
(20653)
(20547)
(20133)
(19991)
(17449)
(16891)
(16745)
(15975)
(15641)
(15619)
(15513)
(15447)
(13960)
(13781)
学科
(118812)
经济(118594)
管理(85776)
(80931)
(68584)
企业(68584)
方法(54314)
数学(45898)
数学方法(45322)
中国(41940)
(35044)
(31767)
(30717)
金融(30711)
(29001)
银行(28963)
(28367)
(27876)
业经(27432)
(25801)
(24575)
贸易(24557)
理论(24004)
(23984)
教育(23053)
(21568)
地方(21549)
财务(21500)
财务管理(21448)
农业(20711)
机构
大学(429596)
学院(422308)
(176617)
经济(172969)
管理(158826)
研究(145987)
理学(136590)
理学院(134988)
管理学(132661)
管理学院(131835)
中国(113964)
(91098)
(85155)
科学(84283)
(72297)
中心(68110)
财经(67203)
研究所(65339)
(64023)
(62902)
(61141)
(61139)
师范(60604)
北京(58321)
业大(57081)
经济学(55817)
(52019)
经济学院(50169)
财经大学(50143)
农业(50030)
基金
项目(275005)
科学(219291)
研究(206661)
基金(201199)
(173640)
国家(172130)
科学基金(148246)
社会(133454)
社会科(125874)
社会科学(125841)
(105325)
基金项目(105173)
教育(100899)
自然(93149)
自然科(91038)
自然科学(91012)
(90658)
自然科学基金(89428)
编号(84353)
资助(82231)
成果(71642)
(63938)
重点(63001)
课题(60055)
(59041)
(57774)
教育部(56114)
国家社会(55210)
创新(53851)
(53832)
期刊
(191817)
经济(191817)
研究(135170)
中国(91564)
(67619)
教育(67236)
学报(61975)
管理(58782)
科学(58191)
(58130)
(49523)
金融(49523)
大学(49112)
学学(45016)
农业(38811)
技术(38307)
财经(34303)
经济研究(31291)
(29560)
业经(28671)
问题(25162)
(23547)
国际(21675)
(21167)
世界(20515)
技术经济(19578)
(19422)
统计(19325)
理论(19308)
图书(17980)
共检索到64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小燕  
国际组织作为现代世界社会的一个重要"代理者"和"行动者",在引导世界教育发展方向和推动成员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世界社会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国际组织在全球层面对教育蓝图的建构、在国家层面对中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在地方层面对中国教育实践和创新的引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恒、桂庆平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中撰文,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揭示了校企合作本源的三个基本命题,并构建出校企合作生成与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首先,"合作即制度供给"是校企合作本源的第一个命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荣  
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受制于制度环境与行动者的复杂互动。强制性政策规定的广泛存在和以"诱导式监督"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的确立,使得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身份依附"与"资源依赖"双重属性。由不同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设定的"条块分割"的"、分殊"的"、碎片化"的控制权,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制约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除此之外,在政府管制逻辑的长期支配下,作为行动者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尚不具备承接和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能力,甚至缺乏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意愿。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制度化,亟待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等类型制度要素的重构,破除政府管制逻辑的束缚,促进高教法治逻辑的合法性建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甲凤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利益"是组织起源与转型的驱动力。研究组织变迁要在一种宏大的权力关系网络中进行,既要承认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变革行为的制约,也要关注组织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零星探索到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散的情况来看,其制度化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的渐进式革新过程,其中有三个权力中心对大学组织变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体就是在这种制度性利益的建构中推动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制度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荣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高等教育结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科高校转型议题开始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当务之急,需要促进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走向制度性利益驱动下的高校自主变革,推动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建构。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以破除高等教育场域中各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的"系统性偏见",实现社会制度逻辑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教育社会学体系中的新、旧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认为新制度主义分析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制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旧制度主义分析的规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了规范-组织-制度这一新的分析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旧理论的边界局限性,而且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的激烈的教育制度变革更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寒天  李梅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教育学科的科研活动与研究成果日趋国际化。有赖于日益多元化的研究主体和相关激励政策,英文论文发表量逐年攀升;本土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也相继出版,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窗口。然而,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实质性国际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对8位域外非华裔知名教育学者的访谈,探讨中国教育研究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探究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及其在世界知识生产体系中地位的潜在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营立成  
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性资源存在三个维度:基于政府支持的规制性维度、基于专业性和资质性说明的规范性维度和基于社区文化观念的认知性维度。本研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社区社会组织合法性危机的生成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的规制合法性获取门槛较高,且不具有普惠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缺乏这方面的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合法性要求提供组织目标有用性和组织能力适应性的证明,这对社区社会组织而言是一大挑战;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合法性要求与社区的文化环境相匹配,但是社区的文化环境总体上并不利于以现代组织结构为取向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此外,各个维度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张力,新的合法性危机由此产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松  曹远航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探究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为分析该政策的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发现:70年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深受环境变迁与国家主导、观念认知与国家能力、行动者与关键节点等因素影响。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经了1949年、1984年、2013年三个重要历史否决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背景下,把握好新的历史关键节点,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加强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促进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是教育扶贫政策转型必由之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引堂  
教育扩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主题,出现了很多解释教育扩张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解释单个国家的教育扩张现象,却难以解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扩张现象。新制度主义通过教育扩张的长时段量化分析和深度的比较历史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性的扩张,教育扩张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趋同的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