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6)
2023(7063)
2022(5942)
2021(5329)
2020(4438)
2019(10160)
2018(9813)
2017(18747)
2016(10362)
2015(11315)
2014(10894)
2013(10908)
2012(10024)
2011(9090)
2010(8797)
2009(8002)
2008(7756)
2007(6671)
2006(5758)
2005(5115)
作者
(31087)
(25888)
(25695)
(24159)
(16445)
(12527)
(11622)
(10228)
(9832)
(9068)
(8820)
(8554)
(8233)
(8117)
(8069)
(8028)
(7960)
(7686)
(7515)
(7438)
(6492)
(6278)
(6074)
(6064)
(6053)
(5732)
(5644)
(5596)
(5128)
(5125)
学科
(41183)
经济(41133)
管理(27686)
(26401)
(20496)
企业(20496)
方法(20208)
数学(17752)
数学方法(17608)
(11927)
(11552)
贸易(11551)
(11300)
中国(10209)
(10085)
(8688)
业经(8522)
(7690)
金融(7690)
农业(7303)
(6634)
银行(6595)
(6507)
(6289)
环境(6125)
技术(6112)
(5918)
财务(5902)
财务管理(5893)
理论(5788)
机构
大学(147698)
学院(144731)
(64261)
经济(63295)
管理(56336)
研究(51899)
理学(50083)
理学院(49538)
管理学(48707)
管理学院(48475)
中国(39725)
(33070)
科学(32606)
(30481)
(27103)
业大(26705)
农业(26658)
(26521)
研究所(25077)
中心(23470)
财经(21978)
(20420)
(20086)
经济学(20000)
北京(18746)
经济学院(18378)
(18227)
农业大学(17650)
(16980)
财经大学(16819)
基金
项目(103389)
科学(80959)
基金(77583)
(70757)
国家(70205)
研究(68399)
科学基金(59038)
社会(45549)
社会科(43460)
社会科学(43445)
基金项目(41694)
自然(40299)
自然科(39407)
自然科学(39391)
自然科学基金(38708)
(38373)
(33826)
资助(31289)
教育(30730)
编号(25380)
重点(23321)
(23228)
(21715)
(21328)
科研(20747)
计划(20696)
创新(20395)
国家社会(19787)
教育部(19544)
(19210)
期刊
(62285)
经济(62285)
研究(38170)
学报(28702)
(27796)
中国(26435)
科学(24417)
大学(20934)
学学(20141)
农业(19227)
管理(18795)
(17871)
(12685)
金融(12685)
经济研究(11117)
(11034)
财经(9823)
国际(9780)
技术(9757)
业经(9736)
教育(9415)
(9174)
问题(8773)
理论(8728)
(8424)
业大(8045)
实践(7921)
(7921)
(7690)
世界(7571)
共检索到207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青松  吴朝阳  
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引起国内外对粮食安全的强烈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补充说明了引起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非传统因素,综合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的影响,并审视国内相关研究,得出我国在粮食价格波动、传导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有待改进空间:首先,国外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不同类型居民福利的影响;其次,从微观视角分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和价格传导机制;最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反作用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振宇  杨春香  刘国辉  
伴随着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增加,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冲击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脉冲响应等技术,研究国际油价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总体上是正向冲击,但影响并不显著;分品种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不同粮食品种价格影响并不均衡,其中对可以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玉米价格影响最大,其次是大豆,而对我国主要口粮稻谷和小麦价格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提出在提高粮食尤其是谷物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金城  黄志天  
能源和粮食安全之间的联系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应用ARDL协整方法,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月度数据研究国际原油、生物燃料和国内部分粮食产品价格之间的动态联系,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石油到国内粮食价格、国际石油到生物柴油价格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坚定决心推进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发展,加强对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技术开发,既有利于能源安全,也有利于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公茂刚  吴石磊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娟  任晓娜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宏艳  么鹏  安春明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粮食缺口越来越大,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中国的粮食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中国粮食价格与世界粮价息息相关。本文探究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机制,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保证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控制进出口量相对平衡等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丽  孙炜琳  王国刚  
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的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多挑战和压力。自2020年6月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持续攀升,2022年3月跃升至历史最高值,高水平开放下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愈加明显。本文首先基于2010—2021年国内外大豆、玉米和小麦的月度现货价格,运用协整分析和VECM模型分析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关系,然后根据联动系数,应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模拟分析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食及畜产品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国内外粮食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大豆最显著,玉米次之,小麦最弱;(2)国际粮价大幅波动会加剧我国玉米和小麦进口量的波动,冲击国内大豆和玉米生产,影响消费者福利;(3)通过饲料粮国际粮价的波动,进一步冲击我国畜产品市场,且多种粮食价格同时波动会加剧冲击幅度。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下,亟需提高国内粮食供应,减少食物浪费,推行饲料减量替代,加强多边合作,构建国际粮价风险预警体系,防范国际粮价波动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文著  黄中伟  
国际粮食价格飙升,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内粮食价格必然与国际粮食价格关联度逐步提高,关注中国粮食安全,就必须关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因此,本文从国际粮食价格飙升的现象背后对其根源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稳定我国粮食价格以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锋  牛宝俊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倪香芹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粮食价格频繁波动。一方面,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及粮食供需平衡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此外,在各种极端气候影响下,国内粮食供需平衡面临的困难加大。在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价格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婵娟  徐学荣  
本文基于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金融因素、国际市场以及政策五个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有负向直接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