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9)
- 2023(9699)
- 2022(8303)
- 2021(7821)
- 2020(6667)
- 2019(15961)
- 2018(15354)
- 2017(29649)
- 2016(16073)
- 2015(18683)
- 2014(18504)
- 2013(18852)
- 2012(17849)
- 2011(16379)
- 2010(16260)
- 2009(15327)
- 2008(15274)
- 2007(13521)
- 2006(11668)
- 2005(10769)
- 学科
- 济(75478)
- 经济(75408)
- 管理(41411)
- 业(40109)
- 方法(36947)
- 数学(33392)
- 数学方法(33187)
- 企(30078)
- 企业(30078)
- 中国(21849)
- 贸(21816)
- 贸易(21811)
- 易(21412)
- 农(20467)
- 财(18617)
- 出(14103)
- 学(13610)
- 制(13225)
- 业经(13181)
- 农业(12715)
- 融(12584)
- 金融(12582)
- 银(11910)
- 银行(11889)
- 地方(11879)
- 行(11487)
- 环境(10523)
- 和(10321)
- 口(9696)
- 出口(9686)
- 机构
- 大学(242994)
- 学院(238153)
- 济(114919)
- 经济(113098)
- 管理(89632)
- 研究(88283)
- 理学(77212)
- 理学院(76348)
- 管理学(75336)
- 管理学院(74883)
- 中国(68908)
- 京(51616)
- 科学(50294)
- 财(50208)
- 所(45091)
- 农(42080)
- 研究所(41090)
- 财经(40531)
- 中心(39560)
- 经济学(38303)
- 经(37225)
- 经济学院(34953)
- 业大(34213)
- 江(33888)
- 农业(33484)
- 北京(33135)
- 院(30963)
- 财经大学(30400)
- 范(29641)
- 师范(29375)
- 基金
- 项目(156003)
- 科学(123288)
- 基金(117132)
- 研究(113189)
- 家(102765)
- 国家(102037)
- 科学基金(86077)
- 社会(75075)
- 社会科(71512)
- 社会科学(71492)
- 基金项目(60982)
- 省(56183)
- 自然(53665)
- 自然科(52456)
- 自然科学(52437)
- 自然科学基金(51559)
- 教育(51156)
- 资助(49214)
- 划(49112)
- 编号(43599)
- 部(37358)
- 成果(35627)
- 重点(35441)
- 发(33901)
- 国家社会(33134)
- 教育部(32144)
- 中国(32045)
- 创(31844)
- 科研(30419)
- 人文(30416)
- 期刊
- 济(118268)
- 经济(118268)
- 研究(73774)
- 中国(43972)
- 财(37518)
- 农(37306)
- 学报(37126)
- 科学(34187)
- 管理(30153)
- 大学(27997)
- 学学(26305)
- 农业(25821)
- 融(23249)
- 金融(23249)
- 经济研究(21105)
- 财经(20526)
- 教育(19433)
- 贸(19356)
- 技术(18456)
- 国际(17996)
- 经(17802)
- 问题(17175)
- 业经(16682)
- 业(15357)
- 世界(15212)
- 理论(12954)
- 技术经济(12776)
- 统计(12535)
- 实践(11431)
- 践(11431)
共检索到358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基于2002~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四类粮食代表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发观,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大豆国内外价格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王士海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DCC-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帆 龚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本文以1997年4月至2012年3月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数据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和VEC模型得知国际国内粮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向波动关系,相对于国际整体粮价、大米、大豆、玉米和小麦波动1%,国内对应品种的粮价分别波动0.614%、0.413%、0.849%、0.576%和0.362%。整体上国际国内粮价存在1~5个月的传导时滞。贸易传导和信息诱发是国际粮价影响国内粮价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国际价格首先借助贸易或汇率渠道的直接传导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其后国内大豆价格借助替代效应等信息诱发渠道影响其他品种和整体粮价波动。从上述结论出发可以...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贸易传导 信息诱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蒙红
根据FAO的数据,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据此分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粮食 价格波动 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淑萍
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物价的影响。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看,成本与资源禀赋决定粮价的长期走势,中期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基础,政府干预为主导。本文通过对粮价与粮食产量、粮价与农民收入、粮价与物价之间的协整性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能显著地刺激粮食增产、短期内激励农民增收,统计意义上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不会引起物价上升,政府要继续利用粮食价格手段支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不能轻率地抑制农产品价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善淦 卢新海 葛堃 李慧芳
本文采用20002016年国内和国际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的月平均价格和海外耕地规模数据,分别建立一致门槛自回归模型、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分析海外耕地投资对该联动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各类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反应更灵敏;在引入海外耕地投资的背景下,海外耕地规模对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因此,充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关键词:
国际粮价 价格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燕 马骥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粮食价格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粮食价格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0年之前冲击波动较为剧烈,2010年之后冲击波动较为平稳;国际原油价格对粮食及不同品种粮食价格基本为正向冲击,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冲击逐渐减弱;从不同粮食品种价格上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其次是籼米价格和小麦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颖 谢锐 赖明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实证分析在粮食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下,中国的合成粮食价格以及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四类粮食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通过贸易途径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国内粮食价格倾向于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时的波动产生过度反应,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时的波动反应不足。大豆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最为显著,其正向影响作用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阶段大于下跌阶段;小麦、大米、玉米受到的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靠政策和科技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持了粮价的基本稳定。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抗灾能力弱,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口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荣华 罗照华
本文阐述了粮食价格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 ,即保护系数、比较利益系数和单一市场分析 ,并提出了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应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政策 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啸 齐皓天 王兴华
文章使用DCC模型和BEKK模型,利用1998年1月至2015年11月周度数据,评估大豆、小麦、玉米价格动态相关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从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小麦—大豆间不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而小麦—玉米、玉米—大豆间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一结论解释了玉米价格下跌是其他主粮价格跟随下跌的重要原因。从动态相关性趋势预测来看,近年来尽管粮食市场金融化程度加深,但玉米、大豆、小麦间动态相关性并没有加强。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溢出效应 动态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