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7)
- 2023(7466)
- 2022(6282)
- 2021(5809)
- 2020(4952)
- 2019(11146)
- 2018(11065)
- 2017(22117)
- 2016(11985)
- 2015(13430)
- 2014(12841)
- 2013(13052)
- 2012(12253)
- 2011(11103)
- 2010(10998)
- 2009(10458)
- 2008(10131)
- 2007(8973)
- 2006(8094)
- 2005(7276)
- 学科
- 济(48079)
- 经济(48018)
- 管理(32429)
- 业(31508)
- 方法(23370)
- 企(22929)
- 企业(22929)
- 数学(21248)
- 数学方法(21144)
- 贸(18192)
- 贸易(18188)
- 易(17946)
- 中国(15405)
- 农(14542)
- 财(12951)
- 出(11111)
- 制(10602)
- 银(9948)
- 银行(9910)
- 融(9638)
- 金融(9638)
- 行(9538)
- 业经(9375)
- 农业(8974)
- 口(8942)
- 出口(8928)
- 出口贸易(8928)
- 学(8454)
- 技术(7244)
- 环境(7195)
- 机构
- 大学(178052)
- 学院(176223)
- 济(79501)
- 经济(78262)
- 管理(66208)
- 研究(60946)
- 理学(57773)
- 理学院(57159)
- 管理学(56346)
- 管理学院(56048)
- 中国(47830)
- 京(36819)
- 财(36663)
- 科学(36316)
- 农(35972)
- 所(31638)
- 财经(29746)
- 业大(29337)
- 农业(29055)
- 研究所(28830)
- 经(27244)
- 中心(27123)
- 经济学(25559)
- 江(24494)
- 经济学院(23612)
- 北京(23155)
- 财经大学(22378)
- 院(21457)
- 范(20249)
- 师范(19903)
- 基金
- 项目(116295)
- 科学(90709)
- 基金(86468)
- 研究(79985)
- 家(77584)
- 国家(76971)
- 科学基金(64174)
- 社会(53136)
- 社会科(50642)
- 社会科学(50629)
- 基金项目(46048)
- 省(43078)
- 自然(42044)
- 自然科(41074)
- 自然科学(41056)
- 自然科学基金(40349)
- 划(37839)
- 教育(36108)
- 资助(35383)
- 编号(30547)
- 部(26816)
- 重点(26170)
- 发(24646)
- 成果(24167)
- 创(24108)
- 科研(23032)
- 国家社会(22869)
- 创新(22691)
- 教育部(22662)
- 计划(22165)
共检索到25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尹靖华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对粮价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发现影响中国粮价波动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国内粮食供求缺口和货币供给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对粮价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粮价带来较大冲击;长期内供需缺口是影响粮价变化的主要因素;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之后的第2年出现粮价上涨压力,而且影响可能持续2年。
关键词:
供需缺口 粮食价格 货币供给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宏艳 么鹏 安春明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粮食缺口越来越大,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中国的粮食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中国粮食价格与世界粮价息息相关。本文探究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机制,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保证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控制进出口量相对平衡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粮食价格 波动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变动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7年之后价格不断高涨,且波动较大。粮食价格波动主要是由季节性波动和随机性波动引起,其中随机因素影响更大。四类主要粮食品种的国际价格水平都与价格的波动幅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价格越高,波动越大。四类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大米、玉米、小麦三者在价格波动幅度上显著正相关,大豆价格波动幅度则与大米、玉米、小麦三者的波动幅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当粮食价格较高时,应警惕粮价大幅波动;当某一类粮食价格大幅变动时,应警惕其他粮食的价格及整体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关键词:
国际粮价 波动规律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国内外市场 整合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揭昌亮 石峰 庞一楠
本文选取近30年来的中国粮食分品种进口数据与国际粮食价格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小麦进口量冲击对国际小麦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弱,并且只存在从国际小麦价格到中国小麦进口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大米、玉米进口量与国际大米、玉米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中国进口量的增加会在短期内推升国际市场价格,但从长期看这种影响并不持久;中国大豆进口量对国际大豆价格有较强的持续影响,但由于国内大豆供给已对国际市场形成很强依赖度,国际大豆价格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却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靖华 顾国达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不断加大,但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危机引发的多个国家贸易隔离程度加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在Kym Anderson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及其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国际小麦、稻米和玉米价格波动程度增大1%,分别引起贸易隔离程度增大1.64%、1.60%及0.45%;与饲料粮相比口粮的国际价格波动引起更大的贸易隔离。因此,应从国内、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 粮食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 波动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明显加剧趋势,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防范和化解国际粮食金融化风险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祁华清教授和宁宜希教授合著的《国际粮价波动下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粮价逐步市场化,加之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国内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关联程度趋于增强。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从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从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今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关键词:
粮食供给 粮食需求 粮食价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婧 关欣 盛利 欧阳娟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粮价不断上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粮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升持续增长,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探讨了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论述了粮价波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有的举措。
关键词:
粮价波动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中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凯
李军教授等的新作《气候变化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2021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更是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对历史时期粮食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粮食问题。该书以清代华北平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国内粮价、国际粮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大,而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食进口和粮食出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均较小,国际粮价对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影响均较大。国内粮价对粮食进口影响较大,但对粮食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国内粮价是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Granger原因,粮食进口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但粮食出口不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粮食出口 粮食进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锋 谢亚
本文在观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经济基本数据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粮价短期走势和长期粮食安全问题。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受油价上涨刺激生物能源需求、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粮食供求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粮价走势在短中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货币供应与总需求增长不至失控,油价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比较小。
关键词:
粮食供求 市场粮价 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