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6)
- 2023(15385)
- 2022(13459)
- 2021(12731)
- 2020(10762)
- 2019(25103)
- 2018(25013)
- 2017(49341)
- 2016(26438)
- 2015(30163)
- 2014(29954)
- 2013(29501)
- 2012(26944)
- 2011(24308)
- 2010(24424)
- 2009(22340)
- 2008(21444)
- 2007(18660)
- 2006(16318)
- 2005(14048)
- 学科
- 济(106391)
- 经济(106272)
- 管理(76551)
- 业(73063)
- 企(60173)
- 企业(60173)
- 方法(53898)
- 数学(47526)
- 数学方法(46759)
- 农(28345)
- 中国(28260)
- 财(26985)
- 业经(22807)
- 贸(21109)
- 贸易(21099)
- 学(20782)
- 易(20567)
- 制(19228)
- 地方(19079)
- 农业(18616)
- 理论(18475)
- 技术(16894)
- 务(16836)
- 财务(16753)
- 银(16723)
- 财务管理(16717)
- 银行(16689)
- 和(16645)
- 融(16370)
- 金融(16368)
- 机构
- 大学(378141)
- 学院(377682)
- 管理(152712)
- 济(152012)
- 经济(148831)
- 理学(133539)
- 理学院(132148)
- 管理学(129554)
- 管理学院(128873)
- 研究(119650)
- 中国(89522)
- 京(79546)
- 科学(73459)
- 财(69946)
- 所(58693)
- 农(57609)
- 财经(57149)
- 业大(55944)
- 中心(54563)
- 研究所(53601)
- 江(52213)
- 经(52042)
- 北京(49948)
- 范(48237)
- 师范(47803)
- 经济学(45963)
- 农业(45272)
- 院(43634)
- 州(42960)
- 财经大学(42869)
- 基金
- 项目(259977)
- 科学(204982)
- 研究(190023)
- 基金(189339)
- 家(164463)
- 国家(163142)
- 科学基金(141027)
- 社会(118914)
- 社会科(112842)
- 社会科学(112812)
- 省(100909)
- 基金项目(100378)
- 自然(92816)
- 自然科(90702)
- 自然科学(90682)
- 自然科学基金(89021)
- 教育(88808)
- 划(85125)
- 资助(79208)
- 编号(78392)
- 成果(62397)
- 部(57858)
- 重点(57737)
- 发(54565)
- 创(54131)
- 课题(53161)
- 创新(50432)
- 教育部(49987)
- 科研(49788)
- 大学(48885)
- 期刊
- 济(157415)
- 经济(157415)
- 研究(108109)
- 中国(63471)
- 学报(56826)
- 管理(55312)
- 科学(52616)
- 农(51219)
- 财(51144)
- 大学(43826)
- 学学(41336)
- 教育(41100)
- 农业(36170)
- 技术(34792)
- 融(31081)
- 金融(31081)
- 财经(26964)
- 业经(26693)
- 经济研究(25884)
- 经(22967)
- 问题(21416)
- 理论(18734)
- 技术经济(18540)
- 业(18475)
- 图书(18355)
- 统计(18355)
- 科技(17520)
- 贸(17488)
- 商业(17462)
- 实践(17144)
共检索到532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基本走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贸易传导机制、信息引导机制、期货市场机制以及其他传递机制以及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政府、市场和微观农业企业角度提出了平抑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传递效应 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苏 熊启泉
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全颖 郑策
基于平滑转换模型(STR模型),从非线性的角度对国际粮食价格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国际粮食价格指数作为国际粮价指标,选择CPI指数作为通货膨胀指标,样本数据时间跨度为1987年1季度至2014年1季度。实证结果显示了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呈现很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国内通胀水平依赖于转换变量(滞后1期CPI)的大小,在高区制状态与低区制状态之间进行非线性地转换,当转换变量小于拐点C时,国际粮食价格对通胀水平作用并不明显。当转换变量大于拐点C时,国际粮食价格明显地拉大了国内通胀水平,同时拟合数据的时间序列图与原始数据时间序列图的高度相似,很好地检验了模型的解...
关键词:
国际粮食价格 通货膨胀 平滑转换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国内外市场 整合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崑 李光泗 祁华清
利用储备粮投放的规模和价格来主动调控和干预粮食市场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储备粮投放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粮食收储调控机制的运行效率。通过对稻谷、小麦的市场间价格传递和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均值水平上的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其它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小,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弱。从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粮食期现货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向、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两者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动态关联性和波动聚集性特征。研究发现,储备粮调控虽然对粮价起到了干预作用,但干预能力有限,储备投放价格与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间具有双向影响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储备粮拍卖机制干预市场的能力。继续加快推进收储市场化机制改革、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发育、优化储备粮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可以有效提高储备粮投放的市场调控效率。
关键词:
储备粮 粮食价格 传递效应 溢出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捷 朱信凯
长期以来,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基"对我国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正确把握和认识粮食价格的波动规律将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粮食价格波动特性与波动规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运用结构性突变时态转换模型对中国三十年以来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粮价的高低增长时态区间在显著缩小,粮食整体价格上涨在趋于稳定,趋稳拐点发生在2004年,其中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提高农民整体收益预期成为熨平粮价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因素。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增长拐点 结构突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国内粮价、国际粮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大,而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食进口和粮食出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均较小,国际粮价对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影响均较大。国内粮价对粮食进口影响较大,但对粮食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国内粮价是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Granger原因,粮食进口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但粮食出口不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粮食出口 粮食进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甜 顾蕊 李隆玲 武拉平
目前全球拥有60多亿人口,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际粮价波动频繁,尤其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本文运用VAR-GARCH-BEKK模型,选取1960-2014年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市场与玉米市场、小麦市场与玉米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对于大米市场与小麦市场而言,仅存在大米市场对小麦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从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小麦和玉米三个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2012年4月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并且对国内外粮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变化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居民收入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传导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粮价逐步市场化,加之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国内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关联程度趋于增强。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从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从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今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关键词:
粮食供给 粮食需求 粮食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一、本轮国际粮价飙升的特点近两年,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价一路飙升,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现象。观其演变趋势,这一轮粮价飙升有三个特点:1.粮价涨幅大。这一轮粮价的涨速超过整个物价的增长速度。从2006年9月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以升为主:小麦飞涨112.0%:大豆飙升75.1%;玉米猛增47.3%;大米上扬3.1%。其中,小麦和玉米等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尹靖华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非对称ARDL模型的汇率传递计量研究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利差对在岸股票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效应:基于NARDL模型的经验证据
我国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频域的汇率非对称传递研究
我国鸡蛋市场价格非对称性传导效应研究——基于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
我国储备棉政策对国际棉花市场传递效应研究——基于VEC模型和协整方法分析
价格持续期、信息传递与市场微观结构——基于非对称ACD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基于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
进口额、汇率非对称传递与“门槛效应”——基于行业长面板数据的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收入不平等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基于NARDL模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