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1)
- 2023(12738)
- 2022(11243)
- 2021(10588)
- 2020(8808)
- 2019(20496)
- 2018(20347)
- 2017(39271)
- 2016(21465)
- 2015(24269)
- 2014(23953)
- 2013(23830)
- 2012(22050)
- 2011(19843)
- 2010(19483)
- 2009(17720)
- 2008(16838)
- 2007(14472)
- 2006(12546)
- 2005(10825)
- 学科
- 济(82234)
- 经济(82133)
- 管理(57816)
- 业(54410)
- 企(44591)
- 企业(44591)
- 方法(38583)
- 数学(33217)
- 数学方法(32833)
- 农(22627)
- 中国(20590)
- 财(20004)
- 学(19184)
- 业经(18025)
- 地方(17673)
- 贸(16175)
- 贸易(16167)
- 易(15671)
- 农业(15072)
- 理论(14191)
- 制(13602)
- 和(13476)
- 环境(13183)
- 技术(12857)
- 融(12510)
- 金融(12507)
- 务(12153)
- 财务(12093)
- 财务管理(12072)
- 银(11697)
- 机构
- 大学(300734)
- 学院(297818)
- 管理(116866)
- 济(114621)
- 经济(112048)
- 研究(103262)
- 理学(102059)
- 理学院(100824)
- 管理学(99000)
- 管理学院(98497)
- 中国(75336)
- 科学(67354)
- 京(65161)
- 农(56241)
- 所(52886)
- 财(50658)
- 业大(49860)
- 研究所(48730)
- 中心(46476)
- 农业(44824)
- 江(42086)
- 财经(41193)
- 北京(40928)
- 范(39519)
- 师范(39070)
- 经(37627)
- 院(37595)
- 州(34657)
- 经济学(33575)
- 技术(32012)
- 基金
- 项目(211950)
- 科学(164962)
- 基金(153185)
- 研究(151168)
- 家(136056)
- 国家(134953)
- 科学基金(114186)
- 社会(92575)
- 社会科(87608)
- 社会科学(87582)
- 省(82846)
- 基金项目(82236)
- 自然(77119)
- 自然科(75276)
- 自然科学(75255)
- 自然科学基金(73902)
- 划(70861)
- 教育(68498)
- 资助(62921)
- 编号(61575)
- 成果(49190)
- 重点(47637)
- 部(46104)
- 发(45182)
- 创(44162)
- 课题(42263)
- 创新(41189)
- 科研(41020)
- 计划(40083)
- 大学(39045)
共检索到42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苏 熊启泉
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旭芸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国内价格历史数据,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揭示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作用及影响路径。理论分析表明,国际粮价通过进口直接路径、进口产品成本路径和进口替代路径等三个子路径传导至国内粮价。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大豆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均比较充分,即国际大豆价格会影响大豆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最终影响国内豆油价格;国际玉米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则不充分,国际玉米价格会影响玉米进口价格,但是对国内玉米价格和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影响程度较低;而在进口替代路径中,玉米和大豆的国际价格传导均不充分。我国应继续推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集中力量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粮食进口仅为调剂国内供求余缺的方针,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的价格调控体系及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传导路径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进口贸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万江 刘琦
近年来,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剧烈,这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重要挑战。本文以大米为例,基于2009年至2016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月度数据,利用B-N分解法考察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并使用方差比统计量测定了随机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外部冲击对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均存在正面效应,而且在此期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波动分别经历了10个和8个完整周期;基于方差比度量的结论为:短期内,随机冲击对两种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高达1.6倍和3倍;长期来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万江 刘琦
近年来,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剧烈,这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重要挑战。本文以大米为例,基于2009年至2016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月度数据,利用B-N分解法考察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并使用方差比统计量测定了随机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外部冲击对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均存在正面效应,而且在此期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波动分别经历了10个和8个完整周期;基于方差比度量的结论为:短期内,随机冲击对两种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高达1.6倍和3倍;长期来看,随机冲击对国际市场中两种大米价格长期波动所起的作用分别为6%和2%。因此,应根据当前随机冲击影响和周期波动走势,采取措施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崑 李光泗 祁华清
利用储备粮投放的规模和价格来主动调控和干预粮食市场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储备粮投放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粮食收储调控机制的运行效率。通过对稻谷、小麦的市场间价格传递和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均值水平上的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其它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小,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弱。从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储备粮拍卖成交价格对粮食期现货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向、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两者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动态关联性和波动聚集性特征。研究发现,储备粮调控虽然对粮价起到了干预作用,但干预能力有限,储备投放价格与粮食期现货市场价格间具有双向影响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储备粮拍卖机制干预市场的能力。继续加快推进收储市场化机制改革、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发育、优化储备粮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可以有效提高储备粮投放的市场调控效率。
关键词:
储备粮 粮食价格 传递效应 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基本走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贸易传导机制、信息引导机制、期货市场机制以及其他传递机制以及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政府、市场和微观农业企业角度提出了平抑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传递效应 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基本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在多数年份,中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1977年到1996年中国进口粮食24453.5万吨,出口1019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4258.5万吨。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主要出口大米、大豆和玉米,进口小麦。 中国粮食出口以大米、大豆和玉米为主,常年出口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75%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大米和大豆的重要出口国,但80年代以来,大米与大豆出口量逐渐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国内粮价、国际粮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大,而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食进口和粮食出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均较小,国际粮价对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影响均较大。国内粮价对粮食进口影响较大,但对粮食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国内粮价是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Granger原因,粮食进口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但粮食出口不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粮食出口 粮食进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2012年4月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并且对国内外粮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变化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居民收入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传导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国内外市场 整合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甜 顾蕊 李隆玲 武拉平
目前全球拥有60多亿人口,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际粮价波动频繁,尤其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本文运用VAR-GARCH-BEKK模型,选取1960-2014年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市场与玉米市场、小麦市场与玉米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对于大米市场与小麦市场而言,仅存在大米市场对小麦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从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小麦和玉米三个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蒯昊 刘颖 高奇正
[目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会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和途径一直是农产品价格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际大米价格与国内大米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输入关系,在考虑国内大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检验了大米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间的整合关系。[结果](1)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保持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国内大米价格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弹性为0.0226。(2)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大米价格每上涨1%,国内大米价格会上升约0.1%。(3)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大米会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保持长期整合关系,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可能会通过间接渠道传递至国内大米市场。[结论]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其他粮食品种对大米价格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