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2)
2023(19840)
2022(16611)
2021(15223)
2020(12684)
2019(28580)
2018(28656)
2017(54455)
2016(29571)
2015(33479)
2014(33589)
2013(33226)
2012(30861)
2011(28059)
2010(28561)
2009(26731)
2008(26198)
2007(23585)
2006(21287)
2005(19500)
作者
(87573)
(72213)
(72173)
(68354)
(46136)
(34510)
(32851)
(28134)
(27436)
(26165)
(24524)
(24429)
(23180)
(23111)
(22301)
(22263)
(21439)
(21321)
(20796)
(20746)
(18308)
(17759)
(17434)
(16508)
(16255)
(16254)
(16222)
(16182)
(14598)
(14260)
学科
(126244)
经济(126087)
管理(89371)
(85360)
(70621)
企业(70621)
方法(49334)
数学(41172)
数学方法(40714)
中国(37416)
(34694)
业经(32368)
(31658)
地方(28834)
(28375)
(24545)
(24509)
贸易(24491)
(23774)
(23046)
银行(22995)
农业(22931)
技术(22781)
(22128)
(22124)
金融(22124)
理论(21124)
(19916)
环境(19664)
(19132)
机构
大学(431999)
学院(431753)
(175133)
经济(171178)
管理(165727)
研究(148221)
理学(141071)
理学院(139505)
管理学(137229)
管理学院(136444)
中国(112794)
(93886)
科学(88384)
(84293)
(74710)
(67245)
研究所(67006)
中心(66466)
(65767)
财经(65448)
业大(61110)
北京(60332)
(59143)
(58293)
师范(57736)
(53825)
(53482)
经济学(52492)
农业(52244)
财经大学(48270)
基金
项目(279614)
科学(219194)
研究(209694)
基金(199797)
(172604)
国家(171120)
科学基金(146637)
社会(131237)
社会科(124426)
社会科学(124399)
(109913)
基金项目(105077)
教育(96420)
自然(92317)
(91655)
自然科(90097)
自然科学(90077)
自然科学基金(88438)
编号(86976)
资助(81956)
成果(72258)
(62713)
重点(62630)
(61264)
课题(60803)
(58423)
创新(54532)
项目编号(53645)
国家社会(53592)
(53113)
期刊
(205007)
经济(205007)
研究(134888)
中国(89774)
管理(65228)
学报(63911)
(63660)
(62424)
科学(59267)
教育(53660)
大学(49123)
学学(45748)
农业(43191)
(43086)
金融(43086)
技术(40768)
业经(34389)
经济研究(32146)
财经(32136)
(27600)
问题(26943)
图书(24073)
(22418)
(22148)
技术经济(21834)
理论(21286)
科技(21003)
国际(20441)
现代(20217)
商业(19913)
共检索到665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利飞  张运生  
主导设计具备“技术属性”与“市场属性”双重特征,“技术—市场”双螺旋交互促进推动了主导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主导设计跨越国界推行技术与市场双重垄断、政治打压给技术追赶中的后发国家带来了多重市场失灵,在“政府—市场”二分法逻辑下,传统的政府干预机制难以凑效,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间地带”体制机制优势,强化由中国特色大国需求效应驱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主导设计开发的市场拉动力与组织推动力,促使我国企业瞄准国际主导设计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取得丰富成果,而不是绕开关键核心技术仅仅从事与国际主导设计配套的外围辅助技术开发。相比于沿用国际主导设计既定的技术路线,我国企业更倾向于另辟蹊径选择与国际主导设计不同的差异化技术路线开展自主创新,进而更有助于自主开发出我国的主导设计,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局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根荣  
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之后产生了"鲶鱼效应",促进了国内流通产业的竞争及业态的多样化,优化了中国流通产业结构,提升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但同时,也使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为此,应确立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取消外资流通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和完善流通法律体系,培育大型本土流通企业集团,保护本土中小流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绪华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演变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文章结合全民宽裕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探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可能产生的价格优势降低、部分产业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等负面效应。该文并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雨森  
后发国家技术追赶历程可以描述为追赶企业、领先企业及后发国家政府之间多主体、多阶段的博弈。具体过程包括"结对学习"与"结对竞争"、二次"深度学习"与"多重竞争"的两个承接阶段。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及我国大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追赶企业、领先企业如何依据二者技术势差、追赶企业的学习速度、市场机遇进行行动策略选择;也揭示了后发国家政府根据领先企业的转移意愿、领先企业之间达成技术保守联盟的情况,如何适时调整产业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离不开所在的区域环境背景。根据相对优势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结合区域的产业结构、自然禀赋、区域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市场需求等约束条件,提出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柳州高新区选择发展的主导产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青  马晶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思想,拓展了大国竞争背景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在安全中追求产业控制和市场占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观,并从“安全稳定-体系完整-开放协同-引领控制-市场占有”五个维度识别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特征。其后基于“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总结了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实践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富民  邓龙安  
从产业技术范式演进理论出发,结合高技术企业运营特点,分析了高技术产业主导范式竞争下企业构建运营模式的重要性。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并以PC产业和IBM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在技术与市场不确定的高技术产业主导范式竞争时期,企业可构建一个开放体系下的松散网络运营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锐  王菊花  王振国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一国出口产品中蕴含了大量国外成分,科学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基于全球生产工序的数据。文章构建了基于出口增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2016年最新发布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和比较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及动态变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在研究期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有不断减弱趋势;与此相反,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比较优势的提升,推动中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珺  江元祥  
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的方法,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角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准确地分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和劣势,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拓晨  丁莹莹  
为了深入探讨FDI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将FDI技术溢出划分为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和关联效应四个维度,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划分为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维度;并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维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示范效应对竞争态势的影响最为显著,竞争效应对竞争潜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员培训效应对竞争实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关联效应对竞争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实证结论将为合理吸收FDI技术溢出、进而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实际应用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明慧  任桂芬  张然  
文章立足于高技术产业的特有属性,不仅采用传统的竞争力指数来进行规模竞争力的分析,还引进技术含量竞争力概念从技术水平角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使得测度的结果更加客观与准确。通过与其他9个国家或地区的对比分析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竞争力总体上较弱,我国高技术出口品的技术复杂度较低,竞争力处于低端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从产业间水平分工转变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家边界,改变了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企业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假设基础。本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据此构建了一个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进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演化轨迹。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马海燕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战略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都是全球竞争市场上的行动者,它们已成为提升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需要同时关注的力量。国家和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治理是关键。与单一公司的治理相比,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治理显得更加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治理问题:企业内治理、产业治理和市场治理。本文从产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交互出发,构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二维治理模型,并由此区别出五种典型的主导治理模式,分别是自由市场、公共治理、产业治理、共同治理和网络治理。不同的主导治理模式体现了国家和企业在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形成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