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6)
2023(6933)
2022(5482)
2021(4864)
2020(4323)
2019(9553)
2018(9390)
2017(18546)
2016(9847)
2015(11100)
2014(10940)
2013(11107)
2012(10105)
2011(8791)
2010(9326)
2009(9209)
2008(9525)
2007(8824)
2006(7848)
2005(7551)
作者
(27788)
(23313)
(22874)
(21629)
(15149)
(10984)
(10411)
(8843)
(8643)
(8461)
(7835)
(7832)
(7773)
(7342)
(7201)
(6906)
(6798)
(6769)
(6628)
(6550)
(5769)
(5702)
(5584)
(5507)
(5242)
(5241)
(5116)
(5036)
(4593)
(4406)
学科
(69774)
(67641)
企业(67641)
(51127)
经济(51058)
管理(50211)
业经(24634)
(21044)
方法(20769)
(17795)
(17482)
财务(17473)
财务管理(17464)
企业财务(16499)
技术(15043)
农业(13675)
(12637)
数学(12592)
数学方法(12536)
理论(12081)
企业经济(12057)
(11681)
(11615)
(11485)
经营(11089)
(10320)
贸易(10316)
中国(10123)
技术管理(10118)
(10060)
机构
学院(156567)
大学(150420)
(71407)
经济(70333)
管理(66164)
理学(55832)
理学院(55401)
管理学(55045)
管理学院(54739)
研究(44496)
中国(38247)
(35404)
(30623)
财经(27737)
(25009)
(24912)
科学(22800)
(22326)
(21802)
经济学(21076)
商学(20840)
商学院(20661)
财经大学(20034)
(19783)
中心(19661)
北京(19166)
经济学院(19052)
研究所(18969)
业大(18201)
经济管理(18102)
基金
项目(89824)
科学(73340)
研究(70933)
基金(66526)
(54860)
国家(54267)
科学基金(49461)
社会(47402)
社会科(45117)
社会科学(45104)
(36075)
基金项目(34917)
教育(31541)
自然(29904)
自然科(29288)
自然科学(29282)
自然科学基金(28868)
编号(28578)
(28176)
(27451)
资助(26536)
成果(22789)
(22561)
(20308)
创新(19943)
(19863)
(19605)
国家社会(19468)
重点(19440)
课题(19096)
期刊
(87507)
经济(87507)
研究(49423)
(32658)
管理(30777)
中国(27617)
(22034)
科学(17786)
业经(16295)
学报(16143)
(16140)
金融(16140)
技术(15695)
财经(15479)
农业(15309)
大学(13703)
(13497)
经济研究(13053)
学学(13041)
教育(12923)
问题(11597)
(11205)
国际(11061)
(10970)
技术经济(10892)
财会(10330)
世界(10152)
现代(9445)
商业(8965)
会计(8437)
共检索到244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代明  
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一项不可忽视的成就就是确认了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经过理论和实践上长期的国家本位论(条条管理)、地方本位论(块块管理)和企业本位论之争后终于达成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本位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所起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否认的,然而在对外经贸活动所应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却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重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虹  
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成为制约环境规制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环境规制的国际贸易影响,以出口制造型企业为例,以此说明环境规制的制定与实施除应关注环境效果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反应,后者恰是决定环境规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制约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国内外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更强调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本文创新地提出经济效率是由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自主设计了由"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与"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所组成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或称"蝴蝶模型");"经济效率"核心评估指标的实质内容具体反映在"经营管理"、"制度环境""资本市场"和"跨国经营"等四个关键评估指标运用时所产生的生产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边际收益率上,或者说"经营管理"、"制度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瑞雪  郭京福  
文章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了社会责任的含义。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竞争优势资源,建议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应积极研究和承担社会责任,改善企业不合理生产状况与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一、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两种竞争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国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同本国其他企业市场竞争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其强弱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企业自身的效率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结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它国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所表现出的活力与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繁华  
目前世界国民财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分配不公 ,其根本原因是双方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竞争力 ,而企业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及其战略。世界各国要想取得与其自身人口相当的国民财富 ,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是 :(1)加大跨国公司向中国技术转让的力度 ;(2 )组建和扶持具有强大实力的大企业集团 ;(3)铸造核心能力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刘应宗  
21世纪,科技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测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模型的层次结构,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科技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本文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建立了科学测评的原则;通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决定因素的分析,确立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内容,即外显竞争力、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与企业体制,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了具有导向作用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与程序。通过测评,可找出我国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为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不断培育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敏  陈永平  
乡镇企业对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入WTO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的挑战。对乡镇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SWOT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我国乡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由此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扬长避短,以此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乡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邹凤岭  
美国企业国际竞争谋略举要邹凤岭美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营与竞争不仅在于创造产品技术上的先进性,还在于竞争谋略上出新招,营造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际化经营集结优势美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国际上保持先进性,还需要实行国际化经营,集结世界各国技术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泗薪  都业富  薛求知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入手,研究中国企业面对新的全球竞争环境而应遵循的国际化双向路径(即内向国际化路径和外向国际化路径),按照双向路径设计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模式,全面探讨基于内向路径的互动型学习战略与基于外向路径的本土化学习战略的架构及其展开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光亚  刘晓东  
文章首先界定了IT业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其次采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建立模型,收集了华为、中兴、TCL、微软、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内外IT企业的指标数据利用模型进行综合竞争力比较,并对比较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再次分析中国IT业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并提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慧  刘应宗  
文章将模糊理论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模型的层次结构,用三角模糊变量表示由专家用自然语言确定的高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准则和各层因素的权重,克服了基于专家的经验和判断的层次分析法中用数字来表示准则和属性的权重的不精确性,利用模糊模拟技术计算被评对象关于评价总目标的权重的期望值,获得较精确的评估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