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2)
- 2023(9263)
- 2022(7900)
- 2021(7399)
- 2020(6205)
- 2019(13956)
- 2018(13743)
- 2017(26984)
- 2016(15125)
- 2015(16599)
- 2014(16571)
- 2013(16454)
- 2012(15420)
- 2011(13921)
- 2010(14205)
- 2009(13519)
- 2008(13677)
- 2007(12090)
- 2006(10765)
- 2005(10175)
- 学科
- 济(52761)
- 经济(52655)
- 管理(45864)
- 业(42846)
- 企(36464)
- 企业(36464)
- 财(22470)
- 方法(21874)
- 税(21778)
- 税收(20315)
- 收(20144)
- 数学(18304)
- 数学方法(18057)
- 制(16836)
- 中国(14199)
- 农(14014)
- 务(13165)
- 财务(13142)
- 财务管理(13110)
- 融(12571)
- 金融(12568)
- 企业财务(12536)
- 业经(12352)
- 学(12296)
- 银(11659)
- 银行(11635)
- 体(11568)
- 贸(11561)
- 贸易(11557)
- 易(11320)
- 机构
- 大学(216699)
- 学院(211980)
- 济(88205)
- 经济(86401)
- 研究(77091)
- 管理(75458)
- 理学(64387)
- 理学院(63582)
- 管理学(62562)
- 管理学院(62136)
- 中国(58357)
- 财(51371)
- 京(45568)
- 科学(44587)
- 所(39997)
- 财经(38643)
- 研究所(35712)
- 经(35098)
- 农(34866)
- 中心(33516)
- 江(33372)
- 北京(28901)
- 财经大学(28890)
- 业大(28887)
- 经济学(28716)
- 范(28055)
- 师范(27761)
- 院(27479)
- 农业(27403)
- 经济学院(25917)
- 基金
- 项目(136480)
- 科学(108076)
- 基金(101565)
- 研究(100073)
- 家(89285)
- 国家(88613)
- 科学基金(74874)
- 社会(64887)
- 社会科(61645)
- 社会科学(61628)
- 基金项目(52697)
- 省(50249)
- 自然(47355)
- 教育(46336)
- 自然科(46285)
- 自然科学(46264)
- 自然科学基金(45489)
- 划(44094)
- 资助(41783)
- 编号(38840)
- 成果(35086)
- 部(32177)
- 重点(31427)
- 制(31001)
- 性(29312)
- 创(28714)
- 发(28271)
- 国家社会(27967)
- 教育部(27875)
- 课题(27655)
共检索到33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宇
国际税收强制性仲裁已经成为晚近美国税收协定发展的新动向。美国税收协定中的强制性仲裁条款基本结构相同,但在仲裁程序适用范围上有所差异。该程序具有补充性和相对独立性,为税收协定争议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利于促使主管当局通过相互协商程序解决纠纷。我国在吸取美国有益经验建立本国强制性仲裁制度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该制度与国家税收主权并不相悖,在关注和研究强制性仲裁实际适用效果的同时,应积极谨慎的设置相关条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益新 冯小川
晚近国内外关于改革国际税收争议解决机制以增加国际税收确定性的讨论中,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在双边税收协定的相互协商程序机制中引入强制性仲裁程序。然而,由于税收的强烈公益性和税法区别于民商事法律的性质特点,以及各国国内所得税制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国际税收协调发展的程度有限,采用具有对抗性的强制性仲裁方式解决相互协商程序机制未决争议问题,有悖"一带一路"倡议所倡行的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国际税收治理新理念,不利于维护和发展缔约国双方在双边税收协定下的国际税收合作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吉文 周元春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是书面仲裁协议,但是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仲裁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强制性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永平 朱克鹏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国际私法的概念,经常被用于拒绝有违法院地法律基本原则的外国法的适用或某些判决的执行。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公共政策与强制性规则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裁决的有效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虽然赋予当事人广泛的仲裁自治权,但法院仍然通过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对国际商事仲裁保有最终的审查控制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门添
税收是公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必要付出,它是有偿的,因而政治权力不能成为征税的依据,更不是税收强制性的依据。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性只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关键词:
强制性 征税行为 税收行政管理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四宝 王晓川 沈建中 马其家
美国的证券仲裁历史表明,证券业的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注重证券仲裁的倡导和推荐,是证券仲裁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阚京华
安然丑闻后,美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2002年美国国会发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强制要求公众公司年度报告中包含内部控制报告及其自我评价,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做出的评价出具鉴证报告。由此,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从"标准化的内部控制阶段"进入了"受监控的内部控制"阶段,进入一个管理当局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独立评价的强制性双重评价阶段。本文借助美国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例对此强制性双重评价制度做一解析,以期为我国监管机构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强制性规定方面提供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大磊 赵细康 王丽娟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意义重大。中美两国同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建设路径与我国相似。本文对美国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碳市场建设的核心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道树
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于20世纪60年代启动"税收遵从评估项目"(TCMP),从1979年开始据此进行税收流失估算,以及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研究项目"(NRP)继续开展税收流失估算工作的历程。文章对美国国内收入局采用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利用估算结果制定美国税收征管战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开展税收流失估算工作、制定税收征管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税收流失 估算方法 征管战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时 秦泮义
本文从国际税收争议入手,介绍国际税收争议的解决途径,以及欧盟协议、OECD协定模板、美国税收协定中仲裁条款的内容,提出中国税收协定中应当适时加入仲裁内容,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关键词:
国际税收 仲裁 话语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威
从国际经验角度看,各国都对房地产税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目的在于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常见的房地产税税收限制措施包括对课税范围、税率、计税价值和收支的限制。此外,对于住宅还有特殊的限制措施。本文梳理了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房地产税限制措施,分析其对房地产税以及纳税人的影响,并据此对中国房地产税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税 税收限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捷
一、税收征管成本的理论内涵与操作定义 (一) 税收征管成本的理论内涵。 税收成本(taxation cost)一般包括管理成本或实施成本(administrative cost or enforcement cost)、纳税成本或遵从成本(compliance cost)以及政治成本(political cost)。管理成本,即税收征管成本,是指税务当局为保证税法顺利实施和及时、正确、足额地计征税款所需要花费的由政府承担的成本。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在对自己负有纳税义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青 张海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强制执行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美国税收强制执行程序的主要做法,并对我国今后如何完善税收强制执行程序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税收管理 强制执行程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炎生
美、德两国以1989年税收协定确立并经2006年税收协定议定书加以完善的国际税收仲裁机制,克服了传统的相互协商程序在解决国际税收争议方面有效性不足的缺点,实现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与纳税人权益保护双重目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与示范性。基于我国当前国情,为了给"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中外企业和投资者创造良好国际税收法制环境,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德两国经验,在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引入强制性仲裁机制,促进国际税收争议解决的有效性,实现国家税收主权维护与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平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旭
税收争议问题的解决历来是国际税收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无论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还是联合国,都通过在范本中引入仲裁制度来完善传统协商制度的不足,其制度技术结构与法理基础各有侧重。本文从法律技术和法理两个角度对新引入的税收仲裁制度进行了评析,并据此提出了国际税收争议仲裁制度对中国国际税收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税收争议 仲裁 税收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