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9)
2023(5680)
2022(4921)
2021(4643)
2020(3838)
2019(8606)
2018(8964)
2017(16251)
2016(8818)
2015(9547)
2014(8980)
2013(8391)
2012(7379)
2011(6682)
2010(6974)
2009(6682)
2008(6228)
2007(5119)
2006(4688)
2005(4299)
作者
(21459)
(17759)
(17659)
(17128)
(11437)
(8460)
(8146)
(6764)
(6700)
(6330)
(6003)
(5854)
(5691)
(5683)
(5452)
(5452)
(5331)
(5269)
(5218)
(5116)
(4541)
(4264)
(4182)
(4146)
(4088)
(4018)
(3975)
(3871)
(3631)
(3511)
学科
(29133)
经济(29087)
管理(20056)
(17485)
(14886)
企业(14886)
(10045)
(8951)
中国(8891)
(8545)
方法(8273)
(8105)
贸易(8101)
(7889)
(7570)
(7333)
金融(7332)
业经(7317)
数学(6367)
(6343)
银行(6338)
数学方法(6210)
(6176)
理论(6083)
体制(5934)
(5595)
地方(5550)
农业(5444)
关系(5370)
教育(4880)
机构
学院(108020)
大学(105721)
(43709)
经济(42719)
研究(40936)
管理(37515)
理学(31266)
中国(30969)
理学院(30932)
管理学(30329)
管理学院(30123)
科学(22864)
(22279)
(21783)
(20333)
研究所(18142)
中心(18027)
(16980)
(16776)
(15927)
师范(15805)
财经(15784)
(15229)
北京(14302)
(14299)
业大(13568)
(13506)
技术(13094)
农业(12726)
师范大学(12722)
基金
项目(67806)
研究(54189)
科学(53003)
基金(47186)
(40660)
国家(40301)
科学基金(33975)
社会(32850)
社会科(31038)
社会科学(31032)
(27149)
教育(26196)
基金项目(23983)
编号(23776)
(22954)
自然(20557)
成果(20237)
自然科(20026)
自然科学(20021)
自然科学基金(19627)
资助(18977)
课题(17107)
重点(15884)
(15509)
(15073)
(14911)
(14621)
(14520)
项目编号(14230)
创新(13663)
期刊
(55629)
经济(55629)
研究(36825)
中国(25624)
教育(19538)
(16495)
(16373)
管理(14657)
学报(14021)
科学(13222)
(13037)
金融(13037)
大学(10977)
农业(10957)
业经(10065)
学学(9974)
国际(9800)
技术(9330)
经济研究(9211)
(8303)
财经(7313)
问题(6837)
职业(6470)
(6426)
世界(6314)
(6107)
论坛(6107)
(5514)
商业(5036)
改革(4931)
共检索到178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任燕燕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秩序大变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各种国际争端和矛盾开始凸显。特别是俄乌冲突之后,整个欧洲,甚至是全球战略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而全球海权战略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且海洋安全问题突出,亟待进行有效的海洋治理。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出于安全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开展了海洋合作。中俄海洋合作是后冷战时代海权观念发展的产物,主要内容包括涉海军事合作、海洋科技合作以及地缘政治合作。中俄海洋合作具有海洋反霸色彩浓厚、与建构新型国际海洋秩序密切相关和有进行有效海洋治理的目的等特点。展望未来,中俄海洋合作将会朝着提高科技含量和增加北极事务合作的方向发展。为保证中俄海洋合作的健康发展和顺利进行,有必要使中俄北极海运公司保持盈利,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样板设立多边安全论坛并向多边安全机制发展,在对日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加强配合,进一步提高中俄海洋合作中的科技含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德君  胡云祥  
近年来,日本金融业一直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这不仅使日本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而且 也影响到全球金融业的稳定。为摆脱这一困境,日本金融业开始进行全方位、根本性的重大变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博  
“东转战略”是俄罗斯的重要对外战略。本文从国际秩序的视角出发,分析国际秩序转型对于“东转战略”的重要影响。国际秩序是一个由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共同构成的概念,其主要由权力格局、主导规范和制度安排三者组成。当前国际秩序转型表现为权力格局方面“复杂两极”的出现,主导规范转型体现为政经合一观念和新兴治理观念的兴起以及制度安排方面多元化、竞争性多边制度的出现。这些变化促使俄罗斯力图通过“东转战略”来寻求构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加强与亚太国家在货币金融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加强支撑“东转战略”的多边合作机制。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需要面对远东地区由权力格局转型引发的安全风险,由主导规范转型引发的能源合作变化以及由制度安排转型引发的多边合作对接等问题。在国际秩序转型的背景下,中俄可以在区域安全合作、金融和高科技合作、绿色发展对接乃至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互动,进而维护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其中的五大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使命将成为现实;人员招聘和解雇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成为留人的关键:主动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用工方式要因时因事加以调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绩新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就中俄两国来说,石油合作对于两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新格局的分析,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新的石油合作战略联盟,以更好地加强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生  
"互联网+"广泛深入推进的最终结果必将实现"万物互联",即所有人、事、物都被互联网连接起来。同时,教育迎来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教育大变革,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为这次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为此,需要改写教育认知,从"实有范式"走向"互联范式",教育不再把让人实际拥有知识、能力作为唯一重要的育人指向,而是把致力于提升人自由互联的智慧作为其核心追求;需要再造教育业态,从主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走向普遍以个性化菜单制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化教育,使教育渗进世界的每一个毛孔之中;需要重构教育治理,从"计划—管控模式"走向"市场—法治模式",给予教育主体充分的自由,建立教育市场的互联规则,切实保障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友霄  
我们的语文课堂正承受着来自传统的固有重力和外部要求蜕变的超强作用力的双重挤压,这两股完全相反的力量使课堂教学形态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变异:真知识的缺席,旧的东西以最现代的姿态出现,许多疏离语文的教学行为正以新课程的名义在施行。我们有必要整饬当前的混乱局面,重建课堂教学秩序:一方面,吸纳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并重构语文知识新体系;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诸如诵读、评点、整体熏陶等)要善于积极的传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夏海霞  王炼  
在经济秩序变革背景下,传统支付模式面临挑战。SWIFT主导的现有跨境支付模式存在汇款时间长、费用贵、信息不透明等不足。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创新应用,可以解决当下跨境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平台,构建跨境支付新模式,通过实现原始文件数据化、标准化,制定区块链跨境支付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其发展,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步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广伟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贸秩序加速调整。新兴经济体经贸实力大幅提升,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积极开展TPP、TTIP和TiSA谈判,意欲重掌国际经济话语权。面对三大经贸谈判合围的压力,中国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以破解美欧日控制世界经贸规则制定、主导国际经贸秩序演变的困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彦林  
20国集团成功应对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变革国际经济秩序也是20国集团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从20国集团的构成来看,以20国集团为载体变革国际经济秩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成员国协商国际秩序的变革从而构建新的"协商秩序"提供了平台,并成功促进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尽管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20国集团变革国际经济秩序首要平台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当今的国际税收秩序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一变化是近百年来最为显著的一次。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到20国集团组织(G20),再到更多的参与国家,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已得到了34个OECD成员国、8个非OECD成员国和19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响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路铁军  宋晓刚  
“双碳”目标背景下,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俄能源合作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俄两国资源优势互补、政治互信度高以及具有共同的2060碳中和目标,为两国加强能源合作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贸易稳定增长,合作领域与模式不断拓宽,能源合作项目扎实推进,但也存在清洁能源贸易占比低、基础设施滞后、国际政治势力干预、能源市场不稳定以及数字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困境。为克服这些挑战,中俄两国应在不断增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创新、提升数字能源管理水平,促进能源合作绿色多元发展,从而推进两国经济稳定发展并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敏  其木格  侯淑霞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构成,也是中俄全方面战略协作的重点方向。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实施,中俄两国的能源交易规模持续增加。基于此,文章梳理了中俄能源的合作历程,从要素禀赋的互补性、经济利益的契合性、能源战略的契合性等角度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动因,并指出了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结果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中俄政府应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政策契机,推动中俄货币融合,改善投资环境与能源市场,提升中国能源企业竞争力,从而不断深化中俄双方能源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天国  
在反全球化与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增强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战略意义凸显。然而,中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尤其是目前俄罗斯经济进入结构性衰退期,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问题。在国内的产业保护政策下,俄罗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较低,国内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生产效率受到影响。中俄两国需加强"一带一盟"的对接落实,探索多层次、多领域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挖掘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天国  
在反全球化与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增强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战略意义凸显。然而,中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尤其是目前俄罗斯经济进入结构性衰退期,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问题。在国内的产业保护政策下,俄罗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较低,国内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生产效率受到影响。中俄两国需加强"一带一盟"的对接落实,探索多层次、多领域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挖掘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