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6)
- 2023(15461)
- 2022(13298)
- 2021(12446)
- 2020(10272)
- 2019(23476)
- 2018(23490)
- 2017(44622)
- 2016(24171)
- 2015(27221)
- 2014(26812)
- 2013(26461)
- 2012(24726)
- 2011(22440)
- 2010(22837)
- 2009(20744)
- 2008(20036)
- 2007(17733)
- 2006(15739)
- 2005(14023)
- 学科
- 济(98073)
- 经济(97969)
- 管理(69443)
- 业(68778)
- 企(56598)
- 企业(56598)
- 方法(38166)
- 数学(31728)
- 数学方法(31363)
- 中国(30385)
- 农(27148)
- 地方(26228)
- 业经(23968)
- 技术(22611)
- 财(21835)
- 学(20155)
- 农业(18721)
- 贸(18441)
- 贸易(18424)
- 融(18136)
- 金融(18135)
- 制(17905)
- 易(17819)
- 银(17758)
- 银行(17712)
- 理论(17120)
- 行(17113)
- 和(16417)
- 环境(15668)
- 发(14407)
- 机构
- 大学(336593)
- 学院(335879)
- 济(134302)
- 管理(133635)
- 经济(131275)
- 研究(117356)
- 理学(114413)
- 理学院(113089)
- 管理学(111346)
- 管理学院(110716)
- 中国(88818)
- 京(73474)
- 科学(71523)
- 财(60895)
- 所(58949)
- 研究所(53389)
- 农(52730)
- 中心(52690)
- 江(50205)
- 业大(48179)
- 财经(47565)
- 北京(47383)
- 范(46931)
- 师范(46538)
- 经(43169)
- 院(42958)
- 州(42039)
- 农业(40821)
- 经济学(38806)
- 师范大学(37578)
- 基金
- 项目(224943)
- 科学(177051)
- 研究(169580)
- 基金(160053)
- 家(138372)
- 国家(137118)
- 科学基金(117842)
- 社会(105160)
- 社会科(99576)
- 社会科学(99553)
- 省(89566)
- 基金项目(85238)
- 教育(77277)
- 自然(74806)
- 划(74755)
- 自然科(73073)
- 自然科学(73057)
- 自然科学基金(71751)
- 编号(70186)
- 资助(64780)
- 成果(57991)
- 发(51986)
- 创(50601)
- 重点(50058)
- 课题(49161)
- 部(48910)
- 创新(46492)
- 项目编号(43356)
- 国家社会(42315)
- 教育部(41965)
- 期刊
- 济(154609)
- 经济(154609)
- 研究(104669)
- 中国(73021)
- 管理(52046)
- 学报(49251)
- 农(48891)
- 科学(47394)
- 教育(45778)
- 财(43769)
- 大学(37611)
- 学学(34759)
- 农业(34520)
- 融(33584)
- 金融(33584)
- 技术(30704)
- 业经(26382)
- 经济研究(23936)
- 财经(22070)
- 图书(20453)
- 问题(19760)
- 科技(19620)
- 经(18857)
- 业(18801)
- 技术经济(17001)
- 理论(16802)
- 坛(16534)
- 论坛(16534)
- 现代(15898)
- 贸(15717)
共检索到51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子丹 袁永
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州、深圳和东莞协同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美国128号公路和101号公路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因素,分析广州、深圳和东莞所具备的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左国存 李建昌
新加坡采取了对外开放的策略,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来积累,发展科技与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较大成功。新加坡的经验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经济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科技政策 国际科技合作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胡敏
德国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有效的科技与市场协同,以及所构建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三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和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与法律体系。我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系统与产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科技与市场的协同方式,落实顶层设计意图,区分不同类型高校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功能,完善技术转让激励机制,并在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德国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路径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筱琳 黄茂兴
科技创新走廊是科技创新要素及产业集聚的新型空间组织方式。本文以尚处于规划期的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为例,采用计量模型对走廊辐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耦合协调程度,为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为中国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科创走廊 协同创新 耦合协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锋 陈伟忠
本文在探讨ETFs的发展背景、内涵及其产品运作特点的基础上 ,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考察了全球ETFs的市场现状 ,并从产品、管理理念和交易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外ETFs市场创新的最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ETFs 发展 创新 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瑶 刘洪钟
文章基于创新国际化发展数据,构建了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流动、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对中韩两国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创新及创新国际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报告了中韩两国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流动与创新产出的发展现状,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展开了中韩两国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调查,反映了中韩两国创新国际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结果得出:中韩创新国际化模式基本呈现出相同的发展路径;韩国创新国际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中国创新国际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经费、注重国际技术流动及提高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创新国际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技术流动 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海鹏 廖晓东 袁永 邱丹逸
芬兰,一个仅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国内市场狭小,却在国际竞争最激烈的近二三十年间,涌现出一批著名公司和知名品牌。2016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结果显示,芬兰位列全球128个经济体的第5位(中国位列第25位),其中,"人力资本和研究"高居全球第1位、"制度"第2位、"商业成熟度"第4位。芬兰之所以能位居全球创新能力高位,与芬兰有效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密切相关。本文深入分析芬兰近年主要创新发展举措,提出对广东创新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芬兰 创新驱动 政策 广东 启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晓东 袁永 胡海鹏 邱丹逸
新加坡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人才、资本、文化等领域出台系列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国家。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省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关键词:
新加坡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明磊 陈宝明
广东通过较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为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总结广东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其中关键在于广东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结构调整,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取得主动,实现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基于广东的经验启示就全国区域转型发展提出五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引领型发展 广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超 张泽辉
基于当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开发过程、管理经验和发展得失,得出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突破区域地理界限,通过多方协同促进的创新生态系统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并以科技先导性、产业带动性和经济辐射性作为自身发展特征,将便利的投资环境与产业的持续升级作为科创中心战略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最后确保制定以人为本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建军 毛明芳
加拿大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在全联邦范围内营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国民支持"的良好创新氛围,形成了"以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以环境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鲜明环保特色,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协同发展、相互制衡、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薄弱、产业化乏力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加比较,探讨了我国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路,即政府应完善环保法规政策、健全环保标准和管理体系;应增加科研投入,建立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投资体系和环境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应选择重点领域...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苏展波
当今世界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核心技术不断出现被"卡脖子"的情况。因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新加坡、日本为发展科技和推动原始创新,在国家立法、政策制定、人才培养、企业主体、文化传统、科技评估与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给我国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创建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强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洪恩
当代贸易理论的创新从总体上看主要有:在不同的理论假设前提下推进;从新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原因进行分析;承认贸易受损的可能性,指出贸易利益不仅来源于比较优势,还来源于规模经济;将贸易、技术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考察动态贸易利益的来源;论证了政府干预、实施积极的贸易政策的原因和战略步骤。应当重视这些创新和发展,并且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来。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创新 战略性贸易政策 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朱闻宇
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不仅会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会损害实体经济健康运行。为稳定市场利率,不少国家实施了利率走廊机制。关于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建立利率走廊机制,国内学者存在较大分歧。为提升利率走廊的调控效果,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应选择合理的目标利率工具、保持适度的利率走廊区间、增强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化程度、维持央行的相对独立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等。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利率波动 市场利率 目标利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陈乐一
基于利率走廊中蕴含着对商业银行的内在利益诱导机制,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将局限在"走廊"所框定的范围内。对称型的利率走廊可将短期市场利率控制在与政策目标利率完全一致的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在适当的基础上,利率走廊对于引导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在借鉴和利用利率走廊的实践中,应不断发展各类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走廊各要素,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