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5)
- 2023(11083)
- 2022(9409)
- 2021(8530)
- 2020(7479)
- 2019(16996)
- 2018(16248)
- 2017(31992)
- 2016(17244)
- 2015(19696)
- 2014(19807)
- 2013(19983)
- 2012(18777)
- 2011(17057)
- 2010(17517)
- 2009(16979)
- 2008(16225)
- 2007(14685)
- 2006(12787)
- 2005(11846)
- 学科
- 济(77305)
- 经济(77233)
- 业(47874)
- 管理(46135)
- 企(38472)
- 企业(38472)
- 方法(33665)
- 数学(29611)
- 数学方法(29386)
- 融(28969)
- 金融(28966)
- 中国(26520)
- 银(26272)
- 银行(26245)
- 行(25377)
- 财(21866)
- 地方(19963)
- 农(19943)
- 制(17357)
- 贸(16173)
- 贸易(16162)
- 易(15705)
- 业经(15519)
- 学(14740)
- 务(14441)
- 财务(14406)
- 财务管理(14374)
- 农业(13919)
- 企业财务(13689)
- 理论(11722)
- 机构
- 大学(253361)
- 学院(251515)
- 济(110196)
- 经济(107891)
- 管理(92877)
- 研究(89883)
- 理学(78948)
- 理学院(77985)
- 管理学(76799)
- 管理学院(76306)
- 中国(75101)
- 京(53623)
- 科学(52388)
- 财(51475)
- 所(46591)
- 中心(43137)
- 农(42583)
- 研究所(42196)
- 财经(40764)
- 江(38112)
- 经(36923)
- 经济学(35478)
- 业大(35330)
- 北京(34272)
- 农业(33626)
- 范(32974)
- 师范(32673)
- 经济学院(32306)
- 院(31835)
- 州(31061)
- 基金
- 项目(161340)
- 科学(126577)
- 研究(118727)
- 基金(117108)
- 家(101517)
- 国家(100693)
- 科学基金(85208)
- 社会(75812)
- 社会科(71989)
- 社会科学(71967)
- 省(62302)
- 基金项目(61633)
- 教育(54227)
- 自然(53348)
- 划(53196)
- 自然科(52065)
- 自然科学(52049)
- 自然科学基金(51125)
- 资助(48615)
- 编号(48437)
- 成果(40656)
- 重点(37118)
- 部(36547)
- 发(36264)
- 创(33614)
- 课题(33488)
- 国家社会(31585)
- 创新(31503)
- 教育部(31314)
- 科研(30992)
- 期刊
- 济(119472)
- 经济(119472)
- 研究(76767)
- 中国(48889)
- 融(41405)
- 金融(41405)
- 财(40220)
- 学报(38449)
- 农(38389)
- 科学(34851)
- 管理(32128)
- 大学(29023)
- 学学(27234)
- 农业(25051)
- 教育(24378)
- 财经(20729)
- 技术(20273)
- 经济研究(19370)
- 经(17816)
- 业经(17556)
- 问题(16189)
- 国际(16123)
- 贸(15722)
- 业(13978)
- 理论(13057)
- 世界(12930)
- 技术经济(12319)
- 统计(11855)
- 实践(11778)
- 践(11778)
共检索到38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全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全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调整,国际私人资本流动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之间资本往来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投资和美国对日本的投资是其主流。发展中国家由于风险陡增,国际私人资本流入规模大大缩小。1...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吉伟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危机前水平,但盈利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差异化,全球私人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大IT投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加强客户经理团队培训以及大量拓展新兴市场客户等措施,不断适应新的外部经营环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学习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新趋势和经验,理顺经营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私人银行 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巍 王晨珠
近年来,大量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特别是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人投机性很强的短期资本,使其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形成冲击,造成金融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促使人们对国际私人资本的流动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就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冲击进行剖析,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米切尔·康德苏 洪维智
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都始自投资者情绪的突发性变化,继而导致这些国家数年来所津津乐道的大量私人资本流入发生偏转。总体上讲,制约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1998年后期新兴市场面临居高不下的利率水平就是一个形象的例证。尽管一些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伟
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启动市场、刺激有效需求呢?绝大多数日用工业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继续开发轿车、家电等私人产品的意义十分有限,很难带动整个市场全面发展。与私人产品供过于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共物品——主要是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按产业来划分,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在社会生产流程中处于“上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强会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市场需求的增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自芳
近代中国官僚从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近代化过程中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官僚私人资本不能视作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但因其主体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僚,从而具有特殊的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社会影响。对这种特定的资本进行较深入的比较分析,既有利于深化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构成和发展机理的研究,也有利于剖析近代官僚阶层的行为倾向特征。一些论者已就某个时期、或某个区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试作一些综合的探讨,以求教于学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曲向军
国际私人银行纷纷针对新的形势作出调整,包括扩大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份额,调整产品结构安排,削减成本以及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国际私人银行监管与经营的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私人银行纷纷针对新的形势作出调整,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度以及各地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叶菲
从纵向来看,国际私人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是从横向来看,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中私人银行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分散风险的作用,私人银行业务的业绩表现远远优于非私人银行业务,在市场状况最差的时候仍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盈利。从这个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对国内商业银行未来的战略意义或许还在于通过新的业务线实现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化。文章认为,其分散风险作用的发挥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私人银行业务达到一定规模;二是银行能够通过稳健经营的形象吸引客户资金;三是以费用为基础的收入达到一定比例。
关键词:
国际银行业 金融危机 私人银行 风险分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楚晖 刘鹏
本文通过建立总量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证明了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替代作用的存在性,进而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替代程度,通过计量模型对上述替代程度进行了具体度量。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存在替代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替代率还不大。文章最后对这一事实进行了解释,并对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建飞
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目前学术界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其跨国验证,然而关于中国的外来资本和私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尚鲜有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上近年来针对FDI技术外溢提出的"吸收能力"概念,通过较为翔实的文献考证及严密的理论分析后,选取各地区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研发能力、基础设施水平、金融中介深度五个变量作为影响外资与私人资本相对优劣的因素。针对中国6个地区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全部外来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比较中,人力资本、研发能力、基础设施水平、金融中介深度均与外国资本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后者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国
物质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虽然新经济增长理论特别强调了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但知识或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总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密切相关。在干中学和知识外溢模型中还特别强调了,无意的知识(经验)积累是资本投入的一个副产品。所以,在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或与之相关问题时, 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性便凸现出来。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及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勇
一、引言和指标选择问题公共投资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国情,因此关于公共资本对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具体作用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关键是正确地把握公共资本的规模并比较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资本存量的相对变化。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云 孟星辰
城投债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框架,文章探讨了城投债对私人资本存量的影响,然后利用中国2009~2016年期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这一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投债是否促进私人资本积累依赖于城投债资金转化资本后的收益率与家庭消费的时间偏好率相对大小;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城投债增加将促进私人资本积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投债规模扩大显著地提高了私人资本存量。进一步来看,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城投债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然而消费与零售领域的城投债增加对私人资本存量的影响不明显,这表明探讨城投债对私人资本存量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对公共资本类型与私人资本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