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221)
- 2022(2984)
- 2021(3022)
- 2020(2593)
- 2019(5970)
- 2018(5771)
- 2017(11250)
- 2016(6041)
- 2015(6792)
- 2014(6819)
- 2013(6834)
- 2012(6583)
- 2011(5859)
- 2010(6175)
- 2009(5878)
- 2008(5928)
- 2007(5562)
- 2006(5346)
- 2005(4909)
- 2004(4213)
- 学科
- 济(23140)
- 经济(22981)
- 业(18039)
- 管理(14889)
- 企(12839)
- 企业(12839)
- 农(11919)
- 方法(8515)
- 农业(8481)
- 中国(8443)
- 财(8033)
- 业经(6970)
- 理论(6622)
- 制(6399)
- 收入(6264)
- 和(6030)
- 贸(5919)
- 贸易(5915)
- 易(5800)
- 融(5758)
- 金融(5756)
- 银(5061)
- 银行(5061)
- 地方(4899)
- 行(4821)
- 数学(4777)
- 学(4612)
- 数学方法(4606)
- 分配(4502)
- 教育(4308)
- 机构
- 大学(85923)
- 学院(85252)
- 济(36350)
- 经济(35496)
- 研究(31906)
- 管理(30059)
- 中国(26493)
- 理学(24522)
- 理学院(24219)
- 管理学(23753)
- 管理学院(23596)
- 财(19806)
- 京(18482)
- 科学(16872)
- 所(16498)
- 中心(14895)
- 财经(14430)
- 研究所(14241)
- 江(13859)
- 范(13360)
- 师范(13323)
- 经(12892)
- 北京(12537)
- 农(12427)
- 州(11517)
- 经济学(10958)
- 院(10794)
- 师范大学(10786)
- 财经大学(10444)
- 社会(10173)
- 基金
- 项目(47417)
- 研究(39075)
- 科学(37300)
- 基金(33743)
- 家(28084)
- 国家(27759)
- 社会(26480)
- 社会科(23680)
- 社会科学(23669)
- 科学基金(23283)
- 教育(18316)
- 省(17626)
- 编号(17101)
- 基金项目(16999)
- 成果(16398)
- 划(15199)
- 资助(14100)
- 自然(12574)
- 自然科(12278)
- 自然科学(12276)
- 课题(12147)
- 自然科学基金(12057)
- 性(11256)
- 部(11142)
- 重点(10827)
- 年(10411)
- 项目编号(10307)
- 发(10242)
- 国家社会(10111)
- 教育部(9966)
共检索到15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毛小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丽霞 武晋 李小云
非洲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实际困难,农业援助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对非洲进行援助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非洲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回顾了国际社会对非农业援助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中国开展对非农业援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非洲农业 农业援助 国际援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婷
国际社会对非洲教育援助出现从项目援助模式到部门援助模式的发展态势,实践中仍存在受援国参与不足和援助有条件限制等问题。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在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理念和实践方面开创了一条特色化道路,包括:因地制宜,关注实效;以平等合作为前提,帮助非洲国家进行能力建设;追求共同利益,不附加条件。这些都为国际社会对非教育援助提供了经验,继续探索、持续改进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关键词:
非洲 教育援助 援助模式 中国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全
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与非洲有关国家以农业援外为代表的农业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中国对非洲的农业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对外援助,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对外援助历史、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中国、国际社会农业对外援助在政策、方式、资金、分布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探求出中外农业对外援助工作开展的不同特点和背后原因,在差异中比较农业对外援助成效,为中国未来开展农业对外援助工作提供政策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国际社会 非洲 农业援助 差异性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国庆
一、津巴布韦近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受援需求津巴布韦属低收入国家,自1999年起,津巴布韦经历了十年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惊人,2009年经济开始恢复,当年GDP增长5.7%。2010年,GDP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国际发展援助对于援助国来说通常被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工具,而对于受援国来说,发展援助可以为本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诸多帮助。因此,发展援助对于援助国和受援国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一种具有互利和双赢效益的国家间经济合作方式和国际关系模式。根据朝鲜的要求及现实需要,国际社会对朝援助正由人道主义援助向发展援助转变。国际社会对朝发展援助目标是促进朝鲜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援助领域将更多地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如何筹措对朝援助巨额资金、如何提高对朝援助透明度和效率等课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政治动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疾病蔓延、人道主义灾难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已逐渐超越国界,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发展挑战,援助"脆弱国家"使其免于失效需要有效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担负起全球治理的职责。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社会对脆弱国家的援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中国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效率,进而推动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协调、开展冲突后重建,统筹推进对脆弱国家的援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孙小晨
乌干达是一个高度依赖国际援助的国家。双边和多边机构每年通过项目援助和预算援助等形式,为乌干达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援助,这些援助主要流向基础教育。在一个由乌干达政府主导下的援助体系中,对乌教育援助得到了较好的协调,并切合乌干达教育政策的需要。这些援助保证了乌干达重大教育政策与计划的实施,扩大了乌干达初等和中等教育入学人数,提高了乌干达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促进了乌干达教育系统的能力建设。
关键词:
乌干达 教育援助 结构 效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长松
教育援助作为公益性事业是准公共产品,是体现国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日本相比,中国在非洲援建学校项目的影响及其潜在效益还十分有限。为体现中国的国际责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对非基础教育援助必须制定长期整体规划,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援建学校 教育援助 国际责任 中日比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美娟 孟启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特殊群体,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面临多重压力。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既是对"输血型"救助体系的突破,也能满足贫困生情感需求和心理安全需求。作为非物质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心理援助体系在形式上突出了减压、能力培养、个性完善、情绪疏解、危机解困和培养健康自恋的特点,体现出对贫困生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非物质救助 心理援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励 谭伟杰 陈钊泳 徐芳燕
一直以来,“伊斯特利悲剧”式反贫困难题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国际社会援助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实证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非洲国家贫困率的因果关系与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援助能够显著降低受援国的贫困率;中国对非援助显著的减贫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发展为目的的项目援助、腐败程度较低、监管质量较高、政府运行效率较高和政局较稳定的非洲国家;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可以通过“公共支出效应”和“促贸效应”等经济路径和降低地区冲突的政治路径来实现。文章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贫困治理及制定对外援助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凌芳 戴金平
中国对非援助积极贯彻联合国2005年提出的"促贸援助",通过对非援助帮助非洲发展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基于对外援助与OFDI对出口升级联系机制的分析,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皆有利于非洲出口总额增加,其中中国对非援助有利于非洲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出口工艺升级,而对非直接投资则有利于非洲工艺、产品和功能三个维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且当前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对非洲出口升级的边际效应仍处于互补阶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玲明
我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中,农业援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始于60年代初,在六七十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至今,我国对非洲的农援项目达80多个,占我国对外农援项目总数的一半。农业问题是第三世界的普遍问题,而粮食问题在非洲国家尤为突出,因此,我国对非洲的农业援助中历来把解决吃饭问题放在首位,先后为坦桑尼亚、马里、毛里塔尼亚、乌干达、索马里、塞拉里昂等9个非洲国家建成了15座农场,其中大部分是经营粮食生产的稻谷农场,个别是甘蔗、茶叶农场,以缓解受援国供应紧缺的食糖、茶叶等商品。其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玲明
对援助非洲的若干思考蔡玲明(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国际上对非洲的援助主要是从60年代非洲走向独立后开始的。政治上的独立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但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使大多数非洲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处于极端落后和贫困之中,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晋丽 宋微
六十多年来,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大幅增加,援助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本文从美国对非援助政策演变及援非的效应两个方面对美国的援非政策进行综合评价。一、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演变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非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也随着政策的转变不断变化。结合援助政策变化的特征,本文大致将美国对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