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8)
- 2023(13989)
- 2022(12188)
- 2021(11547)
- 2020(9500)
- 2019(21919)
- 2018(21930)
- 2017(41801)
- 2016(22901)
- 2015(26106)
- 2014(25907)
- 2013(25360)
- 2012(23346)
- 2011(21119)
- 2010(21234)
- 2009(19463)
- 2008(18922)
- 2007(16709)
- 2006(14902)
- 2005(12871)
- 学科
- 济(86413)
- 经济(86230)
- 管理(66213)
- 业(59631)
- 企(50626)
- 企业(50626)
- 方法(39973)
- 数学(32345)
- 数学方法(31888)
- 农(24514)
- 中国(23454)
- 学(22402)
- 财(22238)
- 业经(21630)
- 理论(18620)
- 地方(17917)
- 和(17422)
- 环境(16871)
- 农业(16253)
- 贸(15432)
- 贸易(15425)
- 制(15331)
- 易(14959)
- 务(14304)
- 财务(14231)
- 财务管理(14204)
- 融(14088)
- 金融(14084)
- 银(13649)
- 银行(13605)
- 机构
- 大学(325794)
- 学院(323754)
- 管理(127715)
- 济(119706)
- 经济(116846)
- 理学(110360)
- 理学院(109049)
- 研究(108672)
- 管理学(106935)
- 管理学院(106350)
- 中国(79965)
- 京(70371)
- 科学(70215)
- 财(55974)
- 所(54793)
- 农(52079)
- 研究所(50319)
- 业大(49517)
- 中心(49287)
- 江(46918)
- 范(45557)
- 师范(45137)
- 财经(44919)
- 北京(44609)
- 农业(40679)
- 经(40648)
- 院(39631)
- 州(39070)
- 师范大学(36489)
- 技术(35446)
- 基金
- 项目(224555)
- 科学(175533)
- 研究(165430)
- 基金(160828)
- 家(140212)
- 国家(139024)
- 科学基金(118641)
- 社会(102010)
- 社会科(95756)
- 社会科学(95722)
- 省(88110)
- 基金项目(85876)
- 自然(77524)
- 教育(76414)
- 自然科(75628)
- 自然科学(75607)
- 划(74851)
- 自然科学基金(74224)
- 编号(69199)
- 资助(65567)
- 成果(57539)
- 重点(50395)
- 部(48645)
- 课题(47689)
- 发(47309)
- 创(46014)
- 项目编号(42947)
- 创新(42782)
- 科研(42738)
- 大学(41693)
共检索到47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璐璐 徐恺英 盛盼盼
[目的 /意义]国际社会中信息流转的失衡或杂乱无序问题始终存在,这必然影响国际格局的稳定。文章旨在构建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并探究该系统的稳态途径,提出塑造开放稳定的国际社会大环境的路径。[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图表法等,并结合国际关系学相关理论对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的稳态实现途径进行探究。[结果 /结论]构建出以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递进形成的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并将康德文化贯穿于国际社会信息生态系统中来实现其稳态。现有对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网站等微观信息系统,而针对宏观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稀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云合 娄策群
信息生态系统稳态是信息生态系统不断调节中的、变动中的而又相对稳定的系统状态。稳态体现了系统结构的平衡和系统的有序性,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本文在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稳态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影响信息生态系统稳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信息生态系统 稳态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兰天 向来生
循环经济是人类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产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区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为实现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文中首先从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判定;最后,结合在济三煤矿的实际分析与研究,给出了促进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几点对策,这对于煤矿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稳定性 合作博弈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奕佳 刘焱序 宋爽 姚莹 傅伯杰
全球变化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单元,既面临着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冲击性干扰,也发生着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趋势性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 CBA)便为社区缓解变化甚至抓住时机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了把握当前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途径的机理,论文梳理了近20 a来关于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的研究。在CBA过程中,资助机构、权力机构、研究机构和执行者是参与行动的主体。适应主体所要适应的对象有冲击性的一阶影响,也有伴生的二阶影响。适应途径具有层次,对应的步骤包括明晰适应对象、清算适应资产、评估适应能力、摸清适应需求、确立适应目的、划分适应阶段、制定适应措施和采取适应措施8个步骤。物质障碍、资源障碍和社会障碍的负向作用则会诱发适应不良。基于此,论文提出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途径的研究方向展望,包括完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搭建长期社区适应的指标框架、以社会—生态网络为抓手强化多主体决策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整体提升社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芦萌 邬建国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研究颇多,但缺乏对相关研究框架与方法的系统梳理。基于文献回顾,系统总结了二者关系的研究框架和分析途径,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框架大致分为四类,包括权力和能力方法类、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类、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类和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类。四类框架的起源、要素构成和适用场景不同,但构建逻辑和内在假设存在相似之处。常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直接评价法、统计分析法、模型模拟法和定性评估法。未来有必要更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研究框架,基于机器学习等最新手段创新二者关系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指标选择与应用规范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特征和作用机制的理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明 王振 张红岩
信息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一个跨越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问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并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以人为本的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信息环境 信息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庆利
本文首先构建了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动态模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然后结合模型中的信息生态因子,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及其表现,最后就如何构建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念鹏 王秋凤 刘颖慧 任伟 于贵瑞
如何实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carbon sequestration)、如何科学地评估/认证其碳汇效应,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途径,并对现阶段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管理措施的碳汇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看,许多人为管理措施均具有较明显的碳汇效应;但在确定技术或经济投入规模时,应充分考虑特定人为管理措施下生态系统碳增汇的特征曲线,合理地控制投入,实现人为管理措施碳增汇效应最优化。此外,基于定性评价结果,本文分别针对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碳汇管理措施。建议相关科学家围绕这些已较大面积推广的管理措施,深入研究其碳收支过程及其机理,尽快提出科学的、可验证的碳增汇认证方法,为科学地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珂珊
三峡地区建设生态系统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编者按]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一项具有重大综合效益的巨大水利工程,它将推动库区经济的腾飞。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随着大规模的建设,库区环境灾害也将尤为突出,减免灾害之危害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珊 张文德
[目的/意义]新形势下推进网络版权交易,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转化。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并探索演化路径,有利于揭示网络版权交易的生长规律、引导网络版权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核心要素与流程,构建网络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探索系统创新的演化路径,并计算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所处的演化阶段。[结果/结论]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量变与质变,以及与法律、文化、技术、创新投入等创新要素之间实时发生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推动了系统演化,取得网络信息资源创新、版权经营活动创新以及版权交易服务创新三大创新效果。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处于快速扩张期,建议主体多元入驻、完善法律政策、提升版权素养、运用先进技术、加大创新投入,以支撑网络版权交易稳健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雅丽 原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祥浩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具有北热带温度条件和长达半年以上的干季时间,生态系统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在人为干扰下,以硬叶阔叶栎类为主的原始植被类型已基本消失,而出现大面积以禾草草类为主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①河谷区干旱化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②河流泥沙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如元谋龙川江中游水文60、70和80年代泥沙量分别为3.81、5.32和6.65 kg/m~3;③冲沟溯源侵蚀速度加快,如元谋地层上发育的冲沟,年均溯源侵蚀速度50 cm左右最大达200 cm,沟谷密度一般为3~5 km/km~2;④典...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态系统退化 恢复与重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傲希 马捷 韩朝
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分为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两部分,其中自我净化能力包括内部净化和外部净化,自我修复能力包括信息内容修复和信息结构修复。以信息过滤和图像视频内容识别技术为核心构建自我净化的自动甄别实现机制;以用户信息选择偏好为核心构建环境净化实现机制。以网络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为核心构建信息内容修复实现机制和信息结构修复实现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上
信息生态系统与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的背景、内涵、研究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重视人和相关环境,二者有共同的发展起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息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系统 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生琦 徐福缘 史伟
以知识的属性和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为基准 ,探讨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途径 ,给出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