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8)
2023(7770)
2022(6262)
2021(5721)
2020(4391)
2019(10400)
2018(9919)
2017(19085)
2016(9898)
2015(11345)
2014(10818)
2013(11313)
2012(10841)
2011(10051)
2010(9857)
2009(8772)
2008(8347)
2007(7031)
2006(6210)
2005(5989)
作者
(27467)
(23129)
(23042)
(21880)
(14655)
(11128)
(10461)
(9054)
(8793)
(8033)
(7986)
(7667)
(7487)
(7366)
(7258)
(7233)
(7044)
(6678)
(6640)
(6375)
(5782)
(5542)
(5434)
(5329)
(5240)
(5115)
(4999)
(4798)
(4698)
(4529)
学科
(48617)
经济(48572)
管理(28542)
(24515)
方法(21076)
数学(19234)
数学方法(19145)
(18888)
贸易(18881)
(18665)
(16915)
企业(16915)
中国(16648)
(14899)
环境(14435)
(13284)
(10948)
(9491)
出口(9483)
出口贸易(9483)
(9436)
金融(9436)
(8964)
(8575)
银行(8569)
(8441)
(8417)
业经(8304)
(8134)
关系(7876)
机构
大学(147060)
学院(144353)
(77889)
经济(77014)
研究(57015)
管理(54549)
理学(46740)
理学院(46289)
中国(45918)
管理学(45890)
管理学院(45639)
(32878)
(31366)
科学(29518)
(27804)
经济学(26696)
财经(26285)
研究所(25172)
中心(24692)
(24391)
经济学院(24251)
(21808)
(20696)
北京(20610)
财经大学(19847)
(18814)
业大(18367)
科学院(17354)
农业(17146)
(16831)
基金
项目(96555)
科学(77960)
基金(75180)
研究(70923)
(66036)
国家(65652)
科学基金(56104)
社会(49783)
社会科(47714)
社会科学(47705)
基金项目(38204)
自然(33974)
自然科(33244)
自然科学(33237)
自然科学基金(32698)
(32671)
资助(31381)
教育(30479)
(28924)
编号(24687)
(23648)
中国(23183)
国家社会(23084)
(22136)
重点(22067)
教育部(20640)
(20078)
成果(19685)
人文(19344)
创新(19137)
期刊
(79736)
经济(79736)
研究(48410)
中国(28359)
(22921)
管理(20312)
学报(20255)
科学(20131)
(19658)
大学(16193)
(15977)
金融(15977)
(15883)
国际(15571)
学学(15256)
经济研究(15123)
农业(14113)
财经(13402)
世界(11873)
(11676)
问题(11554)
业经(10629)
技术(10499)
教育(9617)
(9053)
(7472)
贸易(7472)
技术经济(7418)
统计(7067)
经济问题(6259)
共检索到22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治   任暠凯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主要的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涵盖了全球约23%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影响着全球贸易发展格局。从产品层面通过建立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中国产品出口及其绿色转型的影响。经过交叠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各国(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会显著抑制中国企业产品总出口和高污染产品出口,同时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绿色产品出口,进而驱动了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绿色化转型;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相对发展中国家(地区)而言,发达国家(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中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和绿色产品出口的驱动作用更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中国电力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清洁技术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喜梅  
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最终目标一致,均是要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的减排机理,分析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绿色金融减排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为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了契机,保证了市场资金注入低碳减排企业,促进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衔接。碳排放权交易通过绿色金融提供的服务和工具促进资金流向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从而促进减排。最后,提出以下相应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以绿色减排为目标,建立与碳排放交易配套的绿色金融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金融创新,形成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的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柳钦  
本文对国际贸易中一种新型而又广泛应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进行了初步探索,针对我国绿色产品起步晚、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而很不适应国际上绿色浪潮发展的需要这一现实,提出我们要树立绿色观念,建立扩大绿色产品出口机制,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企业,从而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张丽  
使用1998~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效率与行业规模显著地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投资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却成中性结果;分行业的研究显示,行业工资水平对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影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则受行业规模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维持与提升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导方向,而对于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先扩大规模再发展内涵是一条现实的路径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李宏兵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李宏兵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煊  王俊  
本文匹配了201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以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内的出口企业为处理组,同时将其它样本企业设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可以提高试点省市内出口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对高污染、单一产品和非国有资本这三种类型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这些经验研究结果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政府应规范和优化碳交易市场运行管理、与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体系相结合、企业绿色资格认证以及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史亚东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以成本最小化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控制的环境政策机制。目前,中国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出口相应的核证减排量。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出口的核证减排量呈显著上升态势,然而本文认为,当前CDM项目的开发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考虑未来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的增加,当前碳排放权的出口量存在最优规模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最优化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碳交易现状,指出了中国参与其中遭遇的问题与相应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迎港  常向东  
基于中国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将2013年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试点运行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反事实研究,并通过安慰剂检验、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分析评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试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整体上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尤其是湖北、北京和上海的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通过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两个重要途径来提升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智勇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拓展国际市场 ,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并减轻反倾销压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促进机电产品出口政策:效果、问题及对策建议*江小涓一、机电产品出口的体制障碍及出口鼓励政策的必要性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概况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较少。1980年,机电产品出口只有13.9亿美元。80年代前半期,机电产品出口增加不多,到19...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新  马文波  
扩大农产品出口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情况为基础样本,对比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的信贷扶持政策,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融资难的突出问题,分析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支持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信贷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