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3)
- 2023(12984)
- 2022(11370)
- 2021(10618)
- 2020(8833)
- 2019(20439)
- 2018(20547)
- 2017(40020)
- 2016(22114)
- 2015(24840)
- 2014(24968)
- 2013(24707)
- 2012(22775)
- 2011(20582)
- 2010(20569)
- 2009(18805)
- 2008(18314)
- 2007(15936)
- 2006(13983)
- 2005(12522)
- 学科
- 济(83520)
- 经济(83385)
- 管理(68033)
- 业(60451)
- 企(51633)
- 企业(51633)
- 方法(37553)
- 数学(31713)
- 数学方法(31340)
- 财(24088)
- 农(21591)
- 中国(21235)
- 制(19874)
- 业经(19459)
- 学(19180)
- 环境(17602)
- 贸(16359)
- 贸易(16352)
- 地方(15973)
- 易(15935)
- 融(15120)
- 金融(15117)
- 和(15077)
- 务(14929)
- 财务(14860)
- 财务管理(14828)
- 理论(14762)
- 银(14567)
- 银行(14520)
- 农业(14079)
- 机构
- 大学(313650)
- 学院(309386)
- 管理(123782)
- 济(123290)
- 经济(120523)
- 理学(107010)
- 理学院(105841)
- 管理学(104181)
- 研究(103726)
- 管理学院(103620)
- 中国(77288)
- 京(66787)
- 科学(62640)
- 财(59093)
- 所(51714)
- 农(46869)
- 研究所(46846)
- 财经(46702)
- 中心(46498)
- 业大(45126)
- 江(44570)
- 北京(42362)
- 经(42350)
- 范(40742)
- 师范(40387)
- 院(37733)
- 经济学(36760)
- 农业(36654)
- 州(36100)
- 财经大学(34771)
- 基金
- 项目(210789)
- 科学(165687)
- 研究(156959)
- 基金(152919)
- 家(132284)
- 国家(131210)
- 科学基金(112623)
- 社会(97864)
- 社会科(92699)
- 社会科学(92678)
- 基金项目(81489)
- 省(81302)
- 自然(72732)
- 教育(71556)
- 自然科(70948)
- 自然科学(70935)
- 自然科学基金(69653)
- 划(68901)
- 编号(64494)
- 资助(62676)
- 成果(53496)
- 部(47154)
- 重点(46832)
- 发(44504)
- 课题(44114)
- 创(43857)
- 制(41849)
- 创新(40959)
- 教育部(40675)
- 项目编号(40219)
- 期刊
- 济(134892)
- 经济(134892)
- 研究(93768)
- 中国(58482)
- 学报(47067)
- 管理(45531)
- 财(44906)
- 科学(43529)
- 农(42753)
- 大学(36130)
- 教育(35886)
- 学学(33738)
- 农业(29831)
- 融(28051)
- 金融(28051)
- 技术(25450)
- 财经(22339)
- 业经(21022)
- 经济研究(20512)
- 经(18912)
- 问题(17677)
- 图书(16392)
- 理论(15950)
- 业(15415)
- 科技(15089)
- 实践(14664)
- 践(14664)
- 贸(14454)
- 现代(14266)
- 技术经济(13913)
共检索到45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华 赵永刚 费方域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了第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制度框架——《京都协议书》,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战略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策略和经验,可为我国碳减排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如下借鉴:一是尽快实施成功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并使之成为亚洲的交易中心之一;三是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使中国的碳交易与国际其他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对接,吸引国际技术资金投资于我国的低碳经济。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碳市场交易机制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妍 李玥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立下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总体方向。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以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各国的碳市场建设有共性也有个性。文章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欧盟、美国、新西兰和韩国成功实施碳交易制度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各国、各地区制度的异同点,对中国的制度设计提出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气候变化 绿色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穆丽霞 周原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先后建立起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然而,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尚未形成,且缺乏立法保障。因此,中国应尽快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充分借鉴域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设经验,完善中国相关立法,以推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制度构建 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静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增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介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兴起和发展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测量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价值估价方法、实施总量控制和初始合理分配相结合的配额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期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定价理论 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建勋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承诺必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修订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启示:循序确定排放权分配份额、拓展对温室气体与产业部门的覆盖、密切国际合作、坚持适度与公平原则、注重政策法律机制的综合协调等等。中国也应从欧盟的教训中得到启迪,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关键词:
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 修订 中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市场,欧盟企业碳排放权计量的实务进展和理论研究也处于国际前沿的地位。本文通过比较评析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企业碳排放权的主要计量模式,指出我国应尽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碳排放权拍卖定价机制;公允市价应成为碳排放权主要的初始计量原则,后续计量则应采用成本模式和成本结算法相搭配。
关键词: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排放权 计量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鸣华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对现阶段世界上主要排放权交易中心——欧盟和北美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经验进行研究,能为我国发展和改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提供借鉴。今后,我国要注重国家间或区域间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联动作用,进行科学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顶层设计,保证碳排放市场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总量控制 配额 拍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娟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亟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透支式"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差异,考察了两种机制国际与国内的实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联合应用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交易机制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毅
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这恰为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当前国际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主要指欧盟碳交易市场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通过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节能减排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晓伟 张浩
本文旨在分析碳排放权配额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它对国内碳交易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启示。当前国内碳交易试点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如何制定和实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的难题。根据国际上各个排放权交易市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免费发放的祖父法(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拍卖法(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按固定价格购买(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以及混合法(新西兰碳交易市场)等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劣点,并不存在一个适合于任何地区任何阶段的最优分配方法。国内碳交易试点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政策取向,在配额分配方式的可接受性、公平、效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等各方面进行平衡,选择和创新适合...
关键词:
碳排放权配额 分配方法 碳交易试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初始排放权 市场运行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繁华 陈建军 吴立军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税率 减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静
在碳排放量跃居全球首位的严峻压力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成绩卓著。然而,碳排放权售价过低造成的巨大损失迫切要求中国构建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施颖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与逐步发展,与之相关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内容与处理方式的规范研究需逐步跟进与完善,尽早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本文借鉴了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的经验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希冀对深入研究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所启示。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确认 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