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0)
- 2023(6973)
- 2022(5913)
- 2021(5560)
- 2020(4680)
- 2019(11046)
- 2018(11308)
- 2017(22889)
- 2016(12647)
- 2015(14302)
- 2014(14661)
- 2013(14641)
- 2012(14071)
- 2011(13038)
- 2010(13571)
- 2009(12746)
- 2008(12596)
- 2007(11206)
- 2006(10227)
- 2005(9398)
- 学科
- 济(56943)
- 经济(56878)
- 管理(35640)
- 业(30649)
- 方法(28949)
- 数学(25322)
- 企(24890)
- 企业(24890)
- 数学方法(24881)
- 中国(15712)
- 学(13727)
- 环境(13005)
- 农(12768)
- 贸(12205)
- 贸易(12199)
- 财(12151)
- 易(11923)
- 融(11221)
- 金融(11220)
- 制(10963)
- 银(10902)
- 银行(10882)
- 行(10545)
- 业经(10310)
- 理论(10216)
- 和(9727)
- 划(8791)
- 农业(7987)
- 地方(7231)
- 策(7201)
- 机构
- 大学(197807)
- 学院(193556)
- 济(83178)
- 经济(81532)
- 管理(72915)
- 研究(66913)
- 理学(62705)
- 理学院(61995)
- 管理学(60665)
- 管理学院(60320)
- 中国(52007)
- 京(42204)
- 财(40391)
- 科学(39298)
- 所(34517)
- 财经(32112)
- 研究所(31134)
- 经(29082)
- 中心(28950)
- 农(28874)
- 江(27404)
- 北京(27387)
- 经济学(26489)
- 业大(26250)
- 范(26071)
- 师范(25857)
- 财经大学(23999)
- 经济学院(23887)
- 院(23509)
- 农业(22888)
- 基金
- 项目(119839)
- 科学(94644)
- 基金(88471)
- 研究(87278)
- 家(77099)
- 国家(76556)
- 科学基金(64463)
- 社会(55350)
- 社会科(52565)
- 社会科学(52553)
- 基金项目(45604)
- 省(44794)
- 自然(41546)
- 教育(41208)
- 自然科(40555)
- 自然科学(40541)
- 自然科学基金(39802)
- 划(39468)
- 资助(37939)
- 编号(35147)
- 成果(30176)
- 部(27914)
- 重点(27388)
- 发(25723)
- 课题(24653)
- 创(24283)
- 教育部(24056)
- 科研(23057)
- 国家社会(22851)
- 人文(22776)
共检索到29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静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增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介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兴起和发展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测量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价值估价方法、实施总量控制和初始合理分配相结合的配额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期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定价理论 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华 赵永刚 费方域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了第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制度框架——《京都协议书》,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战略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策略和经验,可为我国碳减排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如下借鉴:一是尽快实施成功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并使之成为亚洲的交易中心之一;三是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使中国的碳交易与国际其他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对接,吸引国际技术资金投资于我国的低碳经济。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碳市场交易机制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妍 李玥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立下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总体方向。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以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各国的碳市场建设有共性也有个性。文章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欧盟、美国、新西兰和韩国成功实施碳交易制度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各国、各地区制度的异同点,对中国的制度设计提出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气候变化 绿色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丽娟 乔晗 赵鸣 龙琼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影子价格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毅
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这恰为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当前国际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主要指欧盟碳交易市场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通过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节能减排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穆丽霞 周原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先后建立起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然而,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尚未形成,且缺乏立法保障。因此,中国应尽快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充分借鉴域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设经验,完善中国相关立法,以推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制度构建 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永兰 张志强 尉永平
流域规划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制度性安排,流域规划在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河流的最大综合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田纳西河和墨累—达令河流域最新规划的特点,结合我国流域管理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对我国流域规划制订和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流域规划 生态环境 监测与评估 公众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建勋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承诺必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修订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启示:循序确定排放权分配份额、拓展对温室气体与产业部门的覆盖、密切国际合作、坚持适度与公平原则、注重政策法律机制的综合协调等等。中国也应从欧盟的教训中得到启迪,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关键词:
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 修订 中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忠利
我国政府正在加紧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而韩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已经正式启动。研究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而且能够为中韩两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连接做好准备。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整体立法安排、监管机构设置、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监管、被监管实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置等方面都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星宏 万春林 邓翔 周璇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积极减排趋势的影响下倍加重视气候治理问题,欧盟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执行者和主要推动力量,在碳排放治理水平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文系统介绍了由气候政策、碳交易体系和低碳文化等重要因素构建的欧盟碳排放政策框架,并从碳排放水平和全球影响等对欧盟碳排放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吸取欧盟治理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碳排放 气候政策 EU ETS 低碳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晓伟 张浩
本文旨在分析碳排放权配额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它对国内碳交易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启示。当前国内碳交易试点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如何制定和实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的难题。根据国际上各个排放权交易市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免费发放的祖父法(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拍卖法(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按固定价格购买(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以及混合法(新西兰碳交易市场)等不同配额分配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劣点,并不存在一个适合于任何地区任何阶段的最优分配方法。国内碳交易试点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政策取向,在配额分配方式的可接受性、公平、效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等各方面进行平衡,选择和创新适合...
关键词:
碳排放权配额 分配方法 碳交易试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冠辰 田昆儒 李元祯
过度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行碳减排、缓解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其中,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得企业逐渐树立了低碳生产观念,并通过进行碳减排逐步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碳减排活动的发展为主线,对欧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相关问题研究按三个发展时间段进行了梳理;并在吸收和借鉴欧美国家碳减排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我国未来碳排放权价格问题研究提出了前瞻性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亮瑜 谢晓闻
碳排放权市场由政府创设,其制度建设并无同类市场经验可资借鉴,影响其运作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近年来,源自碳市场的各种风险事件较多,对全球碳排放权市场有序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为此,要加强包括分配市场、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碳排放权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针对碳配额总量设定风险、碳配额分配风险、碳配额被盗风险等各种风险的防控机制,促进全球碳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构建统一碳排放权市场的过程中,要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管分工和协调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和防范,不断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亮瑜 谢晓闻
碳排放权市场由政府创设,其制度建设并无同类市场经验可资借鉴,影响其运作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近年来,源自碳市场的各种风险事件较多,对全球碳排放权市场有序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为此,要加强包括分配市场、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碳排放权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针对碳配额总量设定风险、碳配额分配风险、碳配额被盗风险等各种风险的防控机制,促进全球碳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构建统一碳排放权市场的过程中,要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管分工和协调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和防范,不断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