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111)
- 2022(898)
- 2021(872)
- 2019(1600)
- 2018(1373)
- 2017(3124)
- 2016(1613)
- 2015(1903)
- 2014(1971)
- 2013(1998)
- 2012(1816)
- 2011(1680)
- 2010(1697)
- 2009(1683)
- 2008(1726)
- 2007(1757)
- 2006(1551)
- 2005(1585)
- 2004(1630)
- 2003(1542)
- 学科
- 济(9729)
- 经济(9722)
- 业(5163)
- 管理(5143)
- 方法(4999)
- 数学(4688)
- 数学方法(4682)
- 企(4357)
- 企业(4357)
- 市场(3365)
- 融(2884)
- 金融(2884)
- 制(2428)
- 银(2348)
- 银行(2348)
- 行(2292)
- 贸(2255)
- 贸易(2251)
- 中国(2217)
- 易(2154)
- 财(1939)
- 农(1876)
- 务(1433)
- 财务(1432)
- 财务管理(1431)
- 体(1422)
- 企业财务(1398)
- 业经(1383)
- 体制(1295)
- 产品(1207)
- 机构
- 大学(28537)
- 学院(27743)
- 济(15275)
- 经济(15024)
- 管理(11684)
- 研究(9594)
- 中国(9560)
- 理学(9536)
- 理学院(9473)
- 管理学(9420)
- 管理学院(9362)
- 财(7934)
- 财经(6323)
- 京(5972)
- 经(5782)
- 经济学(5269)
- 融(5228)
- 金融(5160)
- 财经大学(4857)
- 所(4709)
- 经济学院(4706)
- 中心(4634)
- 银(4154)
- 江(4118)
- 北京(4027)
- 银行(3995)
- 研究所(3877)
- 科学(3613)
- 商学(3603)
- 商学院(3561)
共检索到4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恒煜 胡根华 秦嗣毅 刘纪显
应用VAR模型研究了ECX CER现货与期货价格的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分析了价格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ER现货价格对于其自身及各到期日期货价格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显示出很高的正效应,而CER各到期日期货价格对于其自身及CER现货价格冲击显示出较低的正效应,甚至出现负效应。进一步地,应用t-GARCH、Gaussian-GARCHt、-GJR和Gaussian-GJR来拟合CER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收益率序列的结果显示t,-GARCH(1,1)是最佳拟合模型。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进行的研究表明,CER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均存在较大的波动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文彬 高韵芳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的角度,研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要商品———EUAs和sCERs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以及两者的期货价格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现货市场始终都处于价格信息中心,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甚至未体现;信息波动溢出方面,EUA市场中期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而CER市场中现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EUA的期货市场与CER的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的价格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但EUA市场的期货价格对CE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明皓 李永宁 肖翔
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下形成的碳减排额度CER交易市场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本文对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此判断国际碳排放市场的有效性。通过Granger检验,我们发现CER期货市场具有较好的短期价格发现功能,但其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不明显。进一步研究CER市场和EUA市场的联动效应,SVAR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CER市场和EUA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间存在相互影响,但长期而言,CER市场和EUA市场具有动态稳定性。
关键词:
CER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联动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德芳 王梦凯
碳排放核证减排量(CER)市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全球碳交易市场,各国根据CER现期货交易来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本文通过建立VEC模型分析CER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利用脉冲响应分析了期货价格的冲击效应,并采用方差分解分析了CER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清洁发现机制(CDM)下,CER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显著的引导和信息传递作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短期内具有波动差异,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此外,根据我国碳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建议规范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制度,鼓励发展碳金融交易。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CER 价格发现 VEC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悦 翟大宇
基于时变参数自回归(TVP-R)和VAR模型,结合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对2008—2018年欧洲气候交易所交易的欧盟碳配额(EUA)和核证减排量(CER)期货市场间联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国际碳减排要求严格、各国对减排效果较为乐观时,二者间联动效应较强,而当国际碳减排要求宽松、各国对减排效果较为悲观时,联动效应较弱。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内,EUA市场对于CER市场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且联动效应较强,在"后京都"时期内,二者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且联动效应较弱。这表明在未来全球碳排放要求趋于宽松的背景下,不同碳市场呈现"碎片化"趋势,这有助于降低碳市场投资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可能不利于国际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秋莉 杨超 门明
本文应用基于条件多元t分布的DCC-MVGARCH模型研究CERs期货价格收益同能源期货价格收益之间的动态相依关系,旨在探讨跨品种套期保值的可行性及操作策略,为国内减排企业及时对冲CERs价格波动风险提供经验依据。实证结果显示:CERs期货价格收益和能源期货价格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相较Euro天然气期货合约与GlobalCoaL期货合约,BRenT原油期货合约更适用于构造套期保值组合;以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测算时变套期保值比率明显降低了组合收益的方差并提升了组合收益的均值,其套期保值绩效要优于条件相关系数。基于此结果本文认为,国内减排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相关套期保值策略并定期更新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均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红莉 何建敏 姚洪兴
配额交易和项目交易是国际碳市场的两大主要交易类型,选择《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具有代表性的碳期货CER和EUA为代表,采用GARCH模型族和时变Copula模型研究它们尾部动态相关性以及碳减排政策对其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承诺期内到期的碳期货CER和EUA尾部相关系数动态演化过程具有"记忆性",第二承诺期内到期的碳期货CER和EUA尾部相关系数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自我矫正"能力;第一承诺期内到期的碳期货CER和EUA尾部相关性强于第二承诺期内到期的尾部相关性;第二承诺期内到期的碳期货CER和EUA,到期时间越晚,尾部相关性越弱,并且其在第一承诺期内的尾部相关性强于在第二承诺期内的尾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茵茵 齐杰 鲜琴 陈建东
建立碳市场是中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实践探索。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重履约轻交易"现象较为普遍,市场机制的减排有效性有待检验。本文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与检验北京等8个地区碳市场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理与实际效果。研究发现,碳市场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体现为显著降低了当地的碳排放与碳强度且未抑制地区经济增长。然而,以碳价和市场流动性衡量的市场机制均未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以相对市场交易规模衡量的市场机制仅部分解释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因而市场机制对促进碳减排的作用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中的政府行政干预力度越大,则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越强,因而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实现碳减排是中国当前碳市场的一大特色。为实现既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地区及全国碳市场均应注重构建完善的碳交易平台,增强市场机制的成本效益激励作用,引导控排主体通过碳市场降低减排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伟 祝国平 张佳睿
国际碳市场的建立是否有力地降低了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碳排放量,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厘清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宏观价值。本文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显示:尽管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对全球碳排放总量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肯定了国际碳市场的减排绩效。
关键词:
国际碳市场 碳排放 低碳经济 减排绩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颖琦 宋健坤 周学军
本文通过对黄金的特点以及影响黄金市场的因素的分析,以1968年~2002年黄金市场的价格变化数值为基础,利用修正的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和AR(1)模型对黄金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
黄金市场 黄金价格 马尔可夫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亚生 魏薇
本文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下的碳排放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下的长短期因果检验,发现CER现货市场价格受到环境因素中宏观经济指标(工业生产指数)和气候指标(地表月均温度较基期的差异值)的正向影响,而且其受市场因素中期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此外,本文还采用了脉冲响应函数对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情况,建议我国在参与国际碳市场及建设国内碳市场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宏观环境和气候问题,并合理利用期货市...
关键词:
碳排放权 VEC模型 CER 期货 现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玉
借鉴了传统物流产业的运作方式,通过对现有物流业、旅游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新性地提出了LDT-CER旅游物流实践应用模型,对丰富旅游物流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旅游物流行业的形成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LDT-CER模型 旅游物流 应用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世文 侯依青
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将给石油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我国原油期货上市为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与风险对冲的工具,对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石油产业链角度,运用时变相关Copula函数来拟合我国原油期货、沥青期货以及聚丙烯期货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原油期货与国内化工类期货价格联动加强,与沥青期货下尾相关性表现最显著;相较国际原油期货,我国原油期货对化工类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与对冲风险更具有优势,但其在石油产业链相关期货价格传导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尚未确定,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本照 姚刚 宋平凡
本文运用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沪港通制度安排下沪股通和港股通的互动竞争关系,并进一步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该互动竞争关系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及国际投资者依据内地市场实际运行环境进行投资,而内地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会显著受到香港市场行情的影响,因而样本期间沪市与港市存在捕食—诱饵关系;但沪市与港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尚不稳定,沪港通启动以来两市依次经历了互惠共生、捕食—诱饵和完全竞争的关系。为推动沪市和港市形成两市互惠共生、共同发展的生态关系,内地需要推动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投资者结构,加强投资者教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胜
金融市场在面临高回报率的同时也承受着高风险,通过在险价值(VaR)计算并控制金融风险是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基本量化方法。本文以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VaR的计算客体,并采用GED分布替代正态分布修正具有"尖峰厚尾"性质的收益率分布,并以Montecarlo-VaR值替代一般的静态VaR测度值研究发现,建立对收益率分布修正与动态VaR计算的证券市场动态风险价值将更为精确,实现了对为我国金融市场风险价值量化从深化理论到应用操作的有效性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