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8)
- 2023(8038)
- 2022(6733)
- 2021(5981)
- 2020(4848)
- 2019(10840)
- 2018(10622)
- 2017(20713)
- 2016(11396)
- 2015(12683)
- 2014(12699)
- 2013(12593)
- 2012(11834)
- 2011(10751)
- 2010(10900)
- 2009(10171)
- 2008(9902)
- 2007(9167)
- 2006(8114)
- 2005(7887)
- 学科
- 济(43789)
- 经济(43711)
- 管理(39633)
- 业(32521)
- 企(27684)
- 企业(27684)
- 方法(16384)
- 制(15215)
- 财(14737)
- 数学(13735)
- 数学方法(13614)
- 环境(12508)
- 中国(12207)
- 农(11836)
- 融(11127)
- 金融(11124)
- 贸(10876)
- 贸易(10869)
- 业经(10672)
- 易(10612)
- 银(10331)
- 银行(10320)
- 体(10059)
- 行(9945)
- 务(8998)
- 财务(8980)
- 财务管理(8956)
- 划(8919)
- 学(8870)
- 体制(8612)
- 机构
- 大学(165143)
- 学院(164890)
- 济(72609)
- 经济(71091)
- 管理(61522)
- 研究(58203)
- 理学(51404)
- 理学院(50890)
- 管理学(50263)
- 管理学院(49951)
- 中国(46842)
- 财(37885)
- 京(34974)
- 科学(30945)
- 所(29240)
- 财经(28944)
- 中心(26651)
- 经(26170)
- 江(25789)
- 研究所(25729)
- 农(24561)
- 经济学(22984)
- 北京(22399)
- 财经大学(21499)
- 业大(21289)
- 院(21149)
- 经济学院(20592)
- 州(20067)
- 范(19802)
- 师范(19615)
- 基金
- 项目(103343)
- 科学(81829)
- 研究(78552)
- 基金(75773)
- 家(65338)
- 国家(64819)
- 科学基金(55667)
- 社会(50595)
- 社会科(48072)
- 社会科学(48062)
- 基金项目(39421)
- 省(39353)
- 教育(36148)
- 自然(34600)
- 自然科(33782)
- 自然科学(33774)
- 划(33603)
- 自然科学基金(33191)
- 编号(31450)
- 资助(30789)
- 成果(26378)
- 制(25632)
- 部(24036)
- 重点(23631)
- 课题(22578)
- 发(22513)
- 创(21838)
- 国家社会(21170)
- 性(21086)
- 教育部(21051)
共检索到264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国际共识的形成以及国际合作的强化,将会有助于扫清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障碍,对其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万志宏 吕梦浪
碳金融市场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同时也成为潜力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因、市场结构与特征,以及近期的表现。尽管经济危机对该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该市场发展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国际政策合作。从长期看,各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努力将为国际碳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稳定的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丽雯
建立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不仅能够促进全省林业发展,实现林木资源的规范流转,提高林农的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提高森林覆被率、改善生态环境,并对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为例,系统地阐述了活立木交易的有关概念、活立木交易市场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对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活立木 交易市场 发展前景 河南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宋维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主要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波动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国际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碳市场价格会受到包括配额分配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并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合理的配额调控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琳
后危机时代配额式和项目式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并不平衡,原因在于碳减排单位价格的下降,这是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碳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均衡所导致的。然而在政府实施积极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碳市场则受负面影响较小。因此各国要完善碳的定价机制,加强碳价的监控,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碳市场,其发展既让人期待,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碳金融市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它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同时也成为潜力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市场结构、参与者与交易工具,探讨了该市场发展的缺陷并展望了影响其发展的政策前景。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碳金融交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贡俊
中国是一个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强制减排的压力。由于国家碳交易市场发展缺乏政策和技术条件,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目前己经建立七个区域碳交易试点。文章首先对天津市区域经济概况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再针对天津市碳交易市场规制的理论、碳市场交易主体、排放配额及交易过程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天津碳交易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天津的碳交易市场应加强碳排放源的检测,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这对于天津碳市场的成熟稳健发展及与国际碳市场接轨,进而实现碳控排减排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
概述国内外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交易市场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国际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而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起步较晚,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还处在建立和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是森林碳汇交易顺利进行的保证,森林发展空间大,森林固碳能力增长潜力大,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具有许多优势。建议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规范管理,做好供应方权益保障,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森林碳汇交易 市场 现状 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郭苗苗
以《京都议定书》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成效,成功注册了中国CDM项目3802个,估计年减排为78147万t;北京、上海等7个地方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营,交易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体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中国应确立宏观减排目标,导入市场拍卖机制充分体现碳排放配额稀缺性和价值,促进区域的合作,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和良性运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锦琦
建立碳交易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理清其发展现状和特点是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前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经历了试探性CDM阶段、试点配额交易阶段、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三个阶段,碳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缺位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健全碳交易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力度,制定控制排放总量目标,科学分配初始配额,引导金融机构参与,鼓励碳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规范、科学、活跃、可持续的碳交易市场。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问题 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波 陈燕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施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等问题;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排污收费标准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较为成熟的欧盟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加强政府政策的宏观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以及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以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低碳经济 配额 环境交易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梦瑶
碳排放权交易是推动“30·60”目标的重要的市场化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文章在回顾我国碳市场发展进程、运行机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碳市场活跃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市场分割、产品较为单一、交易价格相对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强化“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CCER定价机制、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完善碳市场监督机制、探索碳市场金融属性、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现状与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海 潘绍明
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
关键词:
碳交易 金融危机 市场影响 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韬
随着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我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核证碳减排量(CERs)最大的国家,更应该在相关衍生品搭建交易平台以求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抢占先机。本文提出了通过期权机制完善CERs的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碳金融的思路。
关键词:
碳交易 期权 碳金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