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0)
- 2023(18893)
- 2022(15863)
- 2021(14536)
- 2020(12137)
- 2019(27217)
- 2018(26716)
- 2017(50656)
- 2016(27009)
- 2015(29831)
- 2014(28725)
- 2013(28149)
- 2012(25863)
- 2011(23189)
- 2010(23066)
- 2009(20710)
- 2008(19905)
- 2007(17364)
- 2006(15081)
- 2005(13223)
- 学科
- 济(112230)
- 经济(112129)
- 管理(79278)
- 业(78912)
- 企(64029)
- 企业(64029)
- 方法(47863)
- 数学(41763)
- 数学方法(41283)
- 中国(32904)
- 农(31134)
- 财(28799)
- 地方(26427)
- 业经(25942)
- 贸(25495)
- 贸易(25480)
- 易(24842)
- 技术(24083)
- 农业(21478)
- 学(20214)
- 制(19598)
- 融(19302)
- 金融(19301)
- 银(18915)
- 银行(18859)
- 环境(18252)
- 行(18157)
- 务(17141)
- 财务(17090)
- 财务管理(17055)
- 机构
- 学院(370772)
- 大学(368284)
- 济(158092)
- 经济(155275)
- 管理(146094)
- 理学(126655)
- 研究(125550)
- 理学院(125338)
- 管理学(123312)
- 管理学院(122629)
- 中国(95157)
- 京(76390)
- 科学(75727)
- 财(70532)
- 农(63829)
- 所(61656)
- 中心(58546)
- 业大(56424)
- 财经(56384)
- 研究所(56266)
- 江(54567)
- 经(51641)
- 农业(50127)
- 经济学(49124)
- 北京(47394)
- 范(46829)
- 师范(46242)
- 院(45826)
- 经济学院(44547)
- 州(43498)
- 基金
- 项目(257832)
- 科学(204933)
- 基金(188817)
- 研究(185710)
- 家(166100)
- 国家(164718)
- 科学基金(142404)
- 社会(121622)
- 社会科(115671)
- 社会科学(115646)
- 省(101849)
- 基金项目(100166)
- 自然(91969)
- 自然科(90016)
- 自然科学(89994)
- 自然科学基金(88411)
- 划(85531)
- 教育(85366)
- 资助(75838)
- 编号(72173)
- 发(59423)
- 创(58525)
- 重点(58250)
- 部(56689)
- 成果(56258)
- 创新(54095)
- 国家社会(51523)
- 课题(50279)
- 科研(49565)
- 教育部(49016)
- 期刊
- 济(168310)
- 经济(168310)
- 研究(105818)
- 中国(74794)
- 学报(58472)
- 农(57491)
- 管理(55361)
- 科学(54640)
- 财(53410)
- 大学(44941)
- 学学(42644)
- 农业(39807)
- 教育(38846)
- 融(36016)
- 金融(36016)
- 技术(34301)
- 业经(28786)
- 经济研究(28140)
- 财经(27357)
- 经(23648)
- 业(22420)
- 问题(22382)
- 贸(20565)
- 科技(19667)
- 技术经济(19409)
- 国际(18894)
- 商业(17561)
- 版(16979)
- 统计(16746)
- 策(16532)
共检索到54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圣蓉 罗良文
基于Coe-Helpman模型,测算以人力资本素质为门槛值时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差异;随着门槛值逐渐提高,国际研发投入、进口贸易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始终呈现正向溢出效应,跨国技术转移、FDI研发资本渠道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渠道始终为负效应;各渠道技术溢出的强正相关发展区段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良文 梁圣蓉
本文结合跨国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贸易进口等多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效应,将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在空间维度拓展为非线性结构形式,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首次溢出、二次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其空间效应不仅与被解释变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相关,还与解释变量(各渠道的国际研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良文 梁圣蓉
本文结合跨国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贸易进口等多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效应,将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在空间维度拓展为非线性结构形式,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首次溢出、二次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其空间效应不仅与被解释变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相关,还与解释变量(各渠道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关联效应相关,忽略空间效应的线性Coe-Helpman模型高估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2)国际研发资本比国内研发资本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国际研发资本各渠道技术溢出效应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跨国研发投入、FDI研发资本、贸易进口三个渠道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不仅促进了本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二次溢出还促进了其他区域的效率,且二次溢出效应大于首次溢出。跨国技术转移首次溢出对本区域绿色技术进步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二次溢出阻碍了其他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OFDI研发资本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3)国内研发资本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说明中国企业绿色技术产业处于调整期,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存在结构失衡、效率不高等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丽君 陈韬 王益谊
选取2003—2020年我国9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相关数据以及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在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制度型开放要素,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滞后3期的研发人员投入、我国研发资本投入、国际研发资本投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我国省级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样本期,人员和资本投入总体上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我国的创新产出;而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影响不显著。我国需要在提高研发投入、促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加强制度型开放建设,发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显著地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双门槛效应,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过特定门槛值时,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除作为门槛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间接作用外,还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度、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耿一睿 郭涛
“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在权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降碳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1年中国19个城市群地区的20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刻画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基础上,实证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并讨论了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2006—2021年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增速先增后降,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群碳排放增速明显低于创新水平较低的城市群;(2)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碳排放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且受城市群等级、地理区位、低碳政策、城市产业结构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3)人力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碳排放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加一方面强化了倒“U”型曲线拐点前的正向作用和拐点后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使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降碳阈值右移。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抓手,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的降碳效应,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碳排放 城市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对周边地区具有空间溢出影响效应;人力资本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对东部地区流通业绿色发展的提升效果要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驱动效果最佳,东部和西部相对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扎恩哈尔·杜曼 孙慧
文章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我国2003—2019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增速较慢,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2)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对于全样本和东部地区城市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效应,对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则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效应,对于中部地区城市影响较弱;(3)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地区内各城市以本地效应为主,地区之间则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特征;(4)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的差异是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生态效率呈现非线性影响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杜泓钰
本文通过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受国内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溢出两方面影响。在国内自主研发过程中,研发资金投入、I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国际技术溢出过程中,OFDI逆向技术溢出、贸易溢出渠道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但是贸易溢出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发现,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水平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研发资金投入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增加。因此,遵循"十三五"期间"绿色""开放"的发展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杜泓钰
本文通过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受国内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溢出两方面影响。在国内自主研发过程中,研发资金投入、I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国际技术溢出过程中,OFDI逆向技术溢出、贸易溢出渠道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但是贸易溢出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发现,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水平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研发资金投入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增加。因此,遵循"十三五"期间"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整合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各省份不仅要合理增加自主研发资金投入,更要均衡考虑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以实现我国技术创新的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