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2)
2023(14062)
2022(12183)
2021(11446)
2020(9634)
2019(22444)
2018(22024)
2017(42407)
2016(22601)
2015(25796)
2014(25330)
2013(25508)
2012(23564)
2011(21403)
2010(21202)
2009(19428)
2008(18640)
2007(15990)
2006(13974)
2005(12516)
作者
(64464)
(53483)
(53086)
(50570)
(34336)
(25548)
(24217)
(21035)
(20261)
(18997)
(18285)
(18033)
(16985)
(16813)
(16473)
(16390)
(15937)
(15562)
(15292)
(15255)
(13203)
(13071)
(12782)
(12113)
(11956)
(11821)
(11746)
(11593)
(10676)
(10567)
学科
(97808)
经济(97702)
管理(66002)
(63683)
(52204)
企业(52204)
方法(48141)
数学(42139)
数学方法(41796)
中国(27110)
(24309)
(23952)
贸易(23944)
(23506)
(23415)
业经(19874)
技术(19547)
(19330)
地方(17078)
农业(16463)
(15850)
(15188)
金融(15187)
(14985)
理论(14970)
环境(14578)
(14511)
(14295)
银行(14259)
(13670)
机构
大学(331039)
学院(325095)
(141311)
经济(138716)
管理(132407)
理学(115217)
理学院(114028)
管理学(112447)
管理学院(111859)
研究(111760)
中国(84102)
(70725)
科学(65603)
(61499)
(54907)
财经(50383)
研究所(50191)
中心(49620)
(47511)
(46245)
业大(46003)
北京(45243)
(44111)
经济学(43997)
(42076)
师范(41752)
(40343)
经济学院(39970)
财经大学(37839)
农业(37269)
基金
项目(224283)
科学(177852)
基金(166015)
研究(165998)
(144083)
国家(142987)
科学基金(123273)
社会(107093)
社会科(101850)
社会科学(101826)
基金项目(87578)
(83174)
自然(78435)
自然科(76668)
自然科学(76651)
教育(75489)
自然科学基金(75343)
(71002)
资助(69043)
编号(66161)
成果(53795)
(51434)
重点(49651)
(47239)
(46841)
国家社会(45349)
课题(44827)
教育部(44740)
创新(43762)
人文(43278)
期刊
(145437)
经济(145437)
研究(99133)
中国(58663)
学报(48336)
管理(47518)
科学(46140)
(43746)
(41818)
大学(37167)
学学(34637)
教育(34575)
农业(30018)
技术(29194)
(27464)
金融(27464)
经济研究(24651)
财经(24551)
业经(20989)
(20966)
(20212)
问题(19481)
国际(18367)
图书(18250)
技术经济(17711)
(16660)
理论(16326)
科技(16314)
世界(16056)
实践(14662)
共检索到473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伟毅  陈学识  
本文把技术进步分为水平差异型和垂直阶梯型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接着对国际知识溢出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中国提升技术水平的最主要途径,而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显著,这是因为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多发生在水平差异型技术进步行业,而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多发生在垂直阶梯型技术进步行业。因此本文认为,扩大中间投入品进口、引导FDI投向水平差异型技术进步模式行业、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的研发行为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伟毅  陈学识  
本文把技术进步分为水平差异型和垂直阶梯型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同,获取国际知识溢出数量不同,同时,不同的国际知识溢出渠道对应着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因此技术进步必然会存在区域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东部地区提升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而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对中部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较明显,在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尚未发挥明显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伟毅  陈晓薇  
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区2001~2015年的数据分析金融市场化程度对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加入金融市场化程度分别与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的交叉项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完善的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推动作用。进口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是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而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是我国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在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并没有对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更进一步,通过加入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平方项进行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对进口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非线性影响都呈现倒U型特征,目前我国各省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还未达到最优值,提升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将有助于国际知识溢出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小寒  陈凌  
本文利用国际R&D溢出与吸收模型,使用依据35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计算的外国R&D溢出变量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实证考察了技术差距、制度因素、国内R&D强度、人力资本以及这四个因素构成的综合变量对进口贸易关联R&D溢出效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尧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本文首先基于知识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对Coe和Helpman的研发溢出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并将进口渠道拆分为消费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选择了占世界研发资本近80%的24个国家作为海外研发资本的来源,度量了海外研发资本的存量,按照各个渠道的权重计算得到各自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后,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渠道的不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张宁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中美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对中美技术差距对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确实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国正加速对美国的技术追赶;回归结果同时显示,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逼近美国,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具有"天花板效应",以贸易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难度在加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相比较出口而言,随着中美两国技术水平的接近,进口溢出引致的技术进步会更快遭遇递减局面。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中美技术差距的缩小,传统的以贸易促进步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此时加大科技投入,激励并促进中国国内的自主研发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根本之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昆  廖涵  
文章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通过将FDI经由总中间投入产生的两种垂直溢出效应分解为经由国内投入和中间进口的四种垂直溢出,并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对中国制造业FDI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外企通过提供给下游行业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前向溢出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提升,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水平溢出、外企通过提供给下游行业国内投入产品而产生的前向溢出、外企通过购买上游行业所提供的国内产品而产生的后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均为负,并且各种FDI技术溢出效应似乎有降低技术效率的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庆  张中元  
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源积累以及FDI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产生正向的影响。当区分行业中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后再进行检验时,结果差异很大,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科技创新投入,FDI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进步也产生不利影响;而三资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来源于FDI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来源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源的积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张玉  吴石磊  
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及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对中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促进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效应在不同集聚度行业和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差异显著,其在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度行业中的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经强  王娇  
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到了面板数据回归结果。结果表明,高校R&D人员投入和专利技术产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R&D经费投入对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起着阻碍作用,同时科技论文产出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高校应当改革传统的以论文数量、科研经费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考核制度,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优秀的科研团队,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