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65)
- 2023(21627)
- 2022(18605)
- 2021(17381)
- 2020(14633)
- 2019(33750)
- 2018(33461)
- 2017(63370)
- 2016(34709)
- 2015(39425)
- 2014(39177)
- 2013(38698)
- 2012(36096)
- 2011(32737)
- 2010(33242)
- 2009(30492)
- 2008(30220)
- 2007(27158)
- 2006(23940)
- 2005(21454)
- 学科
- 济(144339)
- 经济(144189)
- 管理(100991)
- 业(96713)
- 企(79490)
- 企业(79490)
- 方法(62717)
- 数学(53609)
- 数学方法(52906)
- 中国(40987)
- 农(39156)
- 财(35275)
- 地方(34021)
- 业经(32567)
- 学(31772)
- 贸(29782)
- 贸易(29764)
- 易(28882)
- 技术(26748)
- 农业(26542)
- 制(26059)
- 理论(24647)
- 和(23186)
- 银(23126)
- 融(23061)
- 金融(23057)
- 银行(23056)
- 环境(22255)
- 行(22084)
- 务(21178)
- 机构
- 大学(496331)
- 学院(494392)
- 济(198056)
- 经济(193605)
- 管理(191937)
- 研究(170695)
- 理学(164766)
- 理学院(162804)
- 管理学(159760)
- 管理学院(158849)
- 中国(128581)
- 京(108589)
- 科学(106558)
- 财(90356)
- 所(87339)
- 农(83208)
- 研究所(79327)
- 中心(77870)
- 江(74981)
- 业大(74205)
- 财经(71394)
- 北京(69385)
- 范(67591)
- 师范(66942)
- 农业(65022)
- 经(64804)
- 院(62060)
- 州(60999)
- 经济学(59095)
- 技术(54293)
- 基金
- 项目(330760)
- 科学(259018)
- 研究(240969)
- 基金(237430)
- 家(207504)
- 国家(205753)
- 科学基金(175826)
- 社会(150111)
- 社会科(142223)
- 社会科学(142184)
- 省(129984)
- 基金项目(125329)
- 自然(114547)
- 自然科(111842)
- 自然科学(111811)
- 教育(111690)
- 自然科学基金(109794)
- 划(109754)
- 编号(98996)
- 资助(98421)
- 成果(80963)
- 重点(74415)
- 发(72690)
- 部(72404)
- 创(69858)
- 课题(68980)
- 创新(64863)
- 科研(63061)
- 教育部(61577)
- 国家社会(61287)
- 期刊
- 济(220322)
- 经济(220322)
- 研究(145282)
- 中国(103069)
- 学报(79932)
- 农(74968)
- 科学(72860)
- 管理(71302)
- 财(69247)
- 教育(60543)
- 大学(59929)
- 学学(55654)
- 农业(51851)
- 技术(46172)
- 融(44768)
- 金融(44768)
- 业经(36452)
- 经济研究(34784)
- 财经(34366)
- 图书(29683)
- 经(29487)
- 问题(29026)
- 业(28426)
- 技术经济(25413)
- 贸(24629)
- 科技(24450)
- 统计(23150)
- 理论(23042)
- 版(22993)
- 资源(22966)
共检索到74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洋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北京、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深圳提出建设国际创新城市。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薪酬水平、政府教育和就业投入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变量引入知识溢出对创新影响的模型中,通过对全国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国际知识溢出、研发投入、本土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影响创新各变量的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就我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主动提升国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内外兼修”,这意味着在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各类服务的便捷高效程度,实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便利化。在政策的推动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进口贸易规模将持续稳步扩张,更多国际先进知识将流入我国,这为我国服务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我国服务业内资企业在获取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后,将通过人才、资金等要素将其组合成技术创新成果。因此,本文在收集2018-2020年我国服务业数据后,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由FDI和进口贸易所引起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和进口贸易的国际知识溢出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且FDI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当FDI和进口贸易同时发挥作用时,两者共同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强。服务业研发经费、服务业资本投入、服务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服务业内资企业固定资产均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其中服务业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促进作用较强。政府支持未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靳巧花 严太华
文章通过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FDI、OFDI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FDI、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未跨过某一特定门槛值时,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FDI、OFDI未能对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过门槛值后,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作用。研究还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未跨过门槛值,处于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区域内。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还较低,制约了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靳巧花 严太华
文章通过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FDI、OFDI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FDI、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未跨过某一特定门槛值时,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FDI、OFDI未能对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过门槛值后,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外商直接投资、对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丽君 陈韬 王益谊
选取2003—2020年我国9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相关数据以及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在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制度型开放要素,构建了国际研发资本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滞后3期的研发人员投入、我国研发资本投入、国际研发资本投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我国省级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样本期,人员和资本投入总体上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我国的创新产出;而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影响不显著。我国需要在提高研发投入、促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加强制度型开放建设,发挥标准制度型开放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明显。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基于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均在持续增强,国际R&D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陶锋
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内知识溢出的效果受到组织间社会资本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影响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代工制造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显性知识溢出仅对渐进式技术改良具有促进作用,而隐性知识溢出还对企业参与产品开发设计(即ODM)具有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不仅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在隐性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溢出的效果更依赖于社会资本;与传统行业相比,高技术行业涉及更多隐性知识,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也更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 张士运 李功越 刘好
创新本身是个系统工程,城市的创新是新时期摆在各城市面前的发展难题。本文即从创新基本情况、创新活动、创新体系、创新体制、创新政策5个方面对京沪深进行比较,并对首都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学研 科技经费 创新能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雄锋 艾博薇 明杨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K关联的思想构造了外部技术创新溢出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是东部地区带动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存在竞争效应。(2)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均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并且这些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不同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比R&D资本要大,而西部地区R&D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则要大于R&D人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玉梅 田恬
本文阐述知识溢出与组织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讨论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及知识溢出的不同经济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知识溢出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