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44)
- 2023(19797)
- 2022(17057)
- 2021(15747)
- 2020(13589)
- 2019(30834)
- 2018(30541)
- 2017(59037)
- 2016(32474)
- 2015(36786)
- 2014(36454)
- 2013(35899)
- 2012(33305)
- 2011(30026)
- 2010(30371)
- 2009(28349)
- 2008(28224)
- 2007(25226)
- 2006(22066)
- 2005(19888)
- 学科
- 济(131802)
- 经济(131636)
- 管理(99583)
- 业(94445)
- 企(80127)
- 企业(80127)
- 方法(60194)
- 数学(51844)
- 数学方法(51290)
- 财(38073)
- 中国(34237)
- 农(33768)
- 业经(29065)
- 制(28129)
- 学(28109)
- 地方(27122)
- 贸(24643)
- 贸易(24630)
- 务(24064)
- 财务(23981)
- 财务管理(23928)
- 易(23873)
- 技术(23286)
- 企业财务(22748)
- 农业(22486)
- 理论(22239)
- 银(22175)
- 融(22155)
- 金融(22149)
- 银行(22111)
- 机构
- 大学(465227)
- 学院(462103)
- 济(187603)
- 经济(183493)
- 管理(180454)
- 理学(155811)
- 研究(154984)
- 理学院(154051)
- 管理学(151465)
- 管理学院(150608)
- 中国(116965)
- 京(98453)
- 科学(94840)
- 财(90049)
- 所(78367)
- 农(74289)
- 财经(71267)
- 研究所(70981)
- 中心(70444)
- 江(69172)
- 业大(67869)
- 经(64660)
- 北京(62310)
- 范(60458)
- 师范(59858)
- 农业(58220)
- 经济学(57168)
- 院(56284)
- 州(55426)
- 财经大学(52940)
- 基金
- 项目(310159)
- 科学(244243)
- 研究(227109)
- 基金(225040)
- 家(195759)
- 国家(194138)
- 科学基金(166792)
- 社会(143366)
- 社会科(135865)
- 社会科学(135827)
- 省(121440)
- 基金项目(119323)
- 自然(108185)
- 自然科(105639)
- 自然科学(105610)
- 教育(105186)
- 自然科学基金(103753)
- 划(102088)
- 资助(92552)
- 编号(92462)
- 成果(75751)
- 重点(69533)
- 部(69018)
- 创(66393)
- 发(65697)
- 课题(64130)
- 创新(61593)
- 教育部(59296)
- 科研(59105)
- 国家社会(58772)
- 期刊
- 济(205511)
- 经济(205511)
- 研究(137892)
- 中国(90960)
- 学报(73222)
- 财(70641)
- 管理(66451)
- 科学(66372)
- 农(66343)
- 大学(55381)
- 教育(53183)
- 学学(52079)
- 农业(45141)
- 融(43564)
- 金融(43564)
- 技术(40078)
- 财经(35313)
- 经济研究(33050)
- 业经(32385)
- 经(30212)
- 问题(26760)
- 业(24371)
- 技术经济(23101)
- 贸(22492)
- 图书(22349)
- 科技(22209)
- 理论(22032)
- 版(21636)
- 商业(20395)
- 统计(20192)
共检索到68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大勇
利用1992~2003年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等相关数据,就国际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 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丹 衣长军
文章以新兴经济体中国为例,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系统地评估20062010年中国企业OFDI对其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异质性OFDI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OFDI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且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异质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距离对母国投资企业绩效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为客观评估新兴经济体OFDI的成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对异质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丹 衣长军
文章以新兴经济体中国为例,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系统地评估2006~2010年中国企业OFDI对其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异质性OFDI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OFDI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且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异质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距离对母国投资企业绩效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为客观评估新兴经济体OFDI的成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对异质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提升OFDI微观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我国2001年和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发现FDI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与技术本身所属的原创层次、技术含量、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及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相关。笔者分析了其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桑瑞聪 岳中刚
文章利用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明显的正面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上,对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没有显著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FDI对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
关键词:
对外投资 技术创新 异质性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专利数量;国有企业、综合型对外投资企业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对外投资 技术创新 异质性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青兰
文章使用2004—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国际研发技术溢出模型,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吸收能力对这种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以人力资本、研发强度、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为表征的吸收能力对不同地区的OFDI技术提升效应有着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青兰
文章使用2004—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国际研发技术溢出模型,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吸收能力对这种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以人力资本、研发强度、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为表征的吸收能力对不同地区的OFDI技术提升效应有着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解宇 孙维峰 杨朝晖
把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滞后效应两个方面。利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与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小企业里。创新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滞后效应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当期效应,使得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但这种显著的滞后效应依然仅存在小企业里。
关键词:
创新 研发支出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平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对于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利的。文章采用中国1992-200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文章的重要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能源的诱致性创新。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自主创新 能源价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艾洪山 张亚斌 亓朋
本文基于12180家企业面板数据估计了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邻省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内资企业工资具有显著负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非相邻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省内内资企业工资有显著正效应。同时,省内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的存在,相邻省份的贸易对省内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我国消除区域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锦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引入产品竞争市场上的转换成本阐述了在内资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挤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制。文章指出国内融资体系在资金配置结构上的失衡是造成内资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主要原因,因此疏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提高内资企业竞争力是减小挤出效应的治本之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慧 赵国浩
利用2003-2015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一国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提出的国际研发溢出测算方法,从技术差距视角出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R&D成果反馈效应、并购整合效应以及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提升一国创新能力;在不同的门槛取值区间内,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呈显著倒U型特征,只有在最优技术差距区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最后,在作用机制概述和实证研究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