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2)
- 2023(3368)
- 2022(2915)
- 2021(2570)
- 2020(2230)
- 2019(5437)
- 2018(5147)
- 2017(10268)
- 2016(5332)
- 2015(5951)
- 2014(5882)
- 2013(5951)
- 2012(5604)
- 2011(5052)
- 2010(5219)
- 2009(4976)
- 2008(5064)
- 2007(4394)
- 2006(4125)
- 2005(3837)
- 学科
- 济(26236)
- 经济(26214)
- 业(16855)
- 管理(15746)
- 企(14630)
- 企业(14630)
- 方法(11556)
- 数学(9839)
- 数学方法(9723)
- 财(8202)
- 务(5946)
- 财务(5926)
- 财务管理(5923)
- 中国(5901)
- 融(5821)
- 金融(5821)
- 企业财务(5756)
- 贸(5666)
- 贸易(5664)
- 易(5539)
- 业经(5031)
- 农(4936)
- 制(4702)
- 地方(4511)
- 关系(4473)
- 银(4361)
- 银行(4359)
- 理论(4349)
- 行(4199)
- 国际(3791)
- 机构
- 大学(81456)
- 学院(79629)
- 济(38037)
- 经济(37386)
- 管理(31393)
- 研究(27877)
- 理学(27108)
- 理学院(26867)
- 管理学(26486)
- 管理学院(26340)
- 中国(21743)
- 财(18713)
- 京(16840)
- 财经(14703)
- 科学(14265)
- 所(13769)
- 经(13372)
- 研究所(12272)
- 中心(12141)
- 经济学(11664)
- 财经大学(11108)
- 北京(10986)
- 江(10713)
- 经济学院(10562)
- 院(10004)
- 农(9639)
- 商学(9419)
- 范(9385)
- 商学院(9341)
- 师范(9309)
- 基金
- 项目(49186)
- 科学(39300)
- 基金(36800)
- 研究(36709)
- 家(31693)
- 国家(31442)
- 科学基金(27346)
- 社会(24029)
- 社会科(23017)
- 社会科学(23007)
- 基金项目(19189)
- 省(17808)
- 教育(17334)
- 自然(17250)
- 自然科(16897)
- 自然科学(16894)
- 自然科学基金(16590)
- 资助(15843)
- 划(15519)
- 编号(14326)
- 成果(12162)
- 部(11832)
- 重点(11113)
- 教育部(10561)
- 发(10320)
- 国家社会(10284)
- 创(10249)
- 人文(10144)
- 课题(10019)
- 大学(9718)
共检索到123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心英
在简要评述传统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基于东道国和投资主体两个内生变量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论的基本内涵。即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和博弈,利益原则是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础,FDI区位选择最终取决于东道国引资目标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光恩
尽管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常常忽略投资区位问题,但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却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研究日益呈现出系统化、微观化、知识化和动态化的新趋势。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书芹 刘江
一、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从20世纪60年代的海默-金德伯格开创性的垄断优势理论开始,各国学者纷纷读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伯利货币汇率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尼克博克的寡头垄断竞争反应理论、巴克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戴本忠 姚捷
剔除避税地后的中国OFDI真实区位结构有两大突出特点:静态上以亚洲、欧洲为主,动态上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占比持续上升。基于2003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与之相伴随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国际水平的快速上升是上述特点形成的基本动因,寻求市场和地理距离是辅助性动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纯威 戴本忠 姚捷
剔除避税地后的中国OFDI真实区位结构有两大突出特点:静态上以亚洲、欧洲为主,动态上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占比持续上升。基于2003~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与之相伴随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国际水平的快速上升是上述特点形成的基本动因,寻求市场和地理距离是辅助性动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黎 宋一弘
引资竞争背景下FDI对居民经济福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分地区两方面就地方政府引资竞争背景下FDI与居民经济福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沿海地区居民从流入的FDI中获得了正向福利;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在促进辖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制度环境的改善;在内陆地区,无论是FDI,还是优惠政策,它们对居民经济福利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相反,在某些地区,FDI恶化了居民福利水平。
关键词:
引资竞争 FDI 经济福利 制度安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友星 张珊珊 赵艳平
在剖析东道国疫情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跨国疫情链接数据集实证检验东道国疫情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疫情暴发显著阻碍了中国OFDI的流入,且该结果在多种模型设定及考虑内生性的条件下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疫情主要通过抬高交易成本、增大投资风险及阻滞东道国出口三重机制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产生负向影响。研究亦证实由疫情引发的OFDI阻碍效应在与疫情自身特质、投资特征及东道国时空分异三者的互动中表现出广泛异质性。
关键词:
疫情 东道国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国辉 刘培 杨一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2006—2014年BBC GlobalScan国家形象调查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基于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国家形象的视角系统地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市场寻求动机和资源寻求动机,东道国积极的国家形象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能够增强积极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消极的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东道国自然资源和腐败控制会降低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自身的国家形象也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尤其是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怡 李友元 寇纲 施宇 石勇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组合熵权TOPSIS方法的多目标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市场、成本、聚集和制度等相关因素,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关系进行分析。在模型中,我们首先应用熵权法得到各评价准则和因素的相对权重,然后应用TOPSIS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进行排序。本文还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问题。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判断各评价准则受权重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和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组合熵权TOPSIS方法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中是有效和可行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本文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乐购六大跨国零售企业作为分析样本,对中国市场上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受地区商业整体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受当地消费能力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根本不受当地商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文章提出,整体经济环境好、商业较为发达、消费潜力大且零售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而只有对目标市场整体经济环境及商业发达程度、消费潜力及零售市场竞争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才能为成功的跨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跨国零售企业 区位选择 直接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均旭 江奇
本文将地区间劳动力的差异从价格、数量、质量和异质性四个维度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特别是用数量、质量和异质性三个维度揭示地区内部的结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的FDI区位选择模型,并对2009年我国的分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对FDI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地区内部的劳动力异质性的途径产生的,地区内劳动力的异质性与FDI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则有利于缩小劳动力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瑜嘉 马妍 贺灿飞
基于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本文探究了市场因素和资源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市场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占主导作用。资源因素也会对其区位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劳动力资源禀赋越高,东道国对外资的吸引力越大。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能源资源禀赋都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并不存在,相反,邻国与东道国市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贸易与投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不同区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追求市场与资源;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追求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娟 杨长春
随着2005年底中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物流市场。本文作者基于2001~2013年18个省13年间外资在中国物流业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外资在中国物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同时检验2005年结构突变,将整体数据按区域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证分析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物流业FDI显著追随制造业FDI,2005年前数据和中西部地区数据进出口额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业FDI。2005年前后,东部和中西部物流业外资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变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物流业全面开放政策对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动因和区位选择有显著影响,中国应根据区域发展差...
关键词:
物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跟随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