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7)
- 2023(12066)
- 2022(10199)
- 2021(9328)
- 2020(7483)
- 2019(17363)
- 2018(17064)
- 2017(32219)
- 2016(17042)
- 2015(19376)
- 2014(19291)
- 2013(19351)
- 2012(18842)
- 2011(17751)
- 2010(18179)
- 2009(17143)
- 2008(17013)
- 2007(15496)
- 2006(14456)
- 2005(13715)
- 学科
- 济(101116)
- 经济(101034)
- 管理(47200)
- 业(46619)
- 企(36707)
- 企业(36707)
- 方法(32671)
- 中国(30027)
- 数学(27990)
- 数学方法(27832)
- 地方(26537)
- 农(22143)
- 业经(20242)
- 贸(19489)
- 贸易(19473)
- 易(18869)
- 财(18700)
- 融(17307)
- 金融(17305)
- 制(16574)
- 地方经济(16455)
- 学(16302)
- 银(16034)
- 银行(16026)
- 行(15694)
- 农业(15212)
- 发(14368)
- 环境(13757)
- 和(12510)
- 策(12289)
- 机构
- 大学(265502)
- 学院(263319)
- 济(129794)
- 经济(127569)
- 研究(102004)
- 管理(94647)
- 中国(79913)
- 理学(78807)
- 理学院(77852)
- 管理学(77004)
- 管理学院(76469)
- 财(58592)
- 京(57557)
- 科学(54263)
- 所(51586)
- 研究所(45939)
- 财经(45674)
- 中心(43318)
- 经济学(42142)
- 经(41412)
- 江(39732)
- 北京(38269)
- 经济学院(37571)
- 范(36817)
- 师范(36572)
- 院(35793)
- 农(35397)
- 财经大学(33632)
- 州(32384)
- 科学院(30239)
- 基金
- 项目(155776)
- 科学(124220)
- 研究(119590)
- 基金(114802)
- 家(98220)
- 国家(97402)
- 科学基金(82866)
- 社会(80576)
- 社会科(76717)
- 社会科学(76698)
- 基金项目(58384)
- 省(56757)
- 教育(54067)
- 划(48767)
- 资助(48070)
- 自然(47912)
- 自然科(46800)
- 自然科学(46789)
- 编号(46743)
- 自然科学基金(45989)
- 成果(40325)
- 发(39802)
- 部(36657)
- 重点(35502)
- 国家社会(34706)
- 课题(34028)
- 发展(33592)
- 展(33047)
- 教育部(32391)
- 中国(32348)
- 期刊
- 济(159098)
- 经济(159098)
- 研究(95560)
- 中国(57574)
- 财(43597)
- 管理(40052)
- 科学(34560)
- 农(34271)
- 学报(33850)
- 融(32149)
- 金融(32149)
- 教育(29735)
- 大学(26914)
- 经济研究(26856)
- 财经(25305)
- 学学(24901)
- 农业(23496)
- 技术(22843)
- 业经(22573)
- 经(22110)
- 贸(21525)
- 国际(21467)
- 问题(21369)
- 世界(18084)
- 技术经济(15356)
- 业(13276)
- 经济问题(12784)
- 现代(12602)
- 统计(12522)
- 经济管理(12417)
共检索到437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先明
FDI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并没有出现预计的西进现象,原因何在?文章认为,产业层面因素,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缺口,跨国公司、地方政府与国家外资政策间的低匹配度等,都制约着FDI西进的节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长顺 邓志涛 王培荣
一、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回顾和展望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把西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进行,从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来看,西部地区是全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到1988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9—197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时期;1978—198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转换时期。为此,对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回顾,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传统工业化战略及其对西部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几乎还是一个纯农业国,1949年农业人口占90%,国民收入中农业比重占6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关义
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选择王关义(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我们认为,面对中国西部这样广阔而复杂的经济带,要加速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划小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具恒
FDI区位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多元要素构成的区位优势集决定了FDI的区位选择。我国FDI的区域分布、投资效率、变动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区域制度变迁与FDI强相关。西部地区可通过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技术含量、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有效配置和利用FDI。
关键词:
FDI 位选择 区域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果庆
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不聚集中国西部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区域FDI动力系统机制、发展阶段和稳定性,发现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FDI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这是西部FDI没有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西部FDI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危险。同时,由于非线性机制对西部FDI政策溢出的传导,当国家进行政策促进西部的FDI略有增加,那么,中部FDI有较大增加,东部FDI则有更大增加,这使得对西部FDI促进效果不明显。另外还受促进力结构影响,近来西部FDI份额还在下降。西部作为我国吸收FDI最弱的区位,对我国吸收FDI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外商直接投资 动态经济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炳才 王允贵 姚淑梅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未来3-5年外资战略与政策的选择陈炳才王允贵姚淑梅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1.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来源。1979~1996年中国合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48.84亿美元,在外资来源中,长期以来,以港澳台为主,其次是日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关义
文章认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产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综合开发基础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等突出优势,也存在着自然条件差.资源型产业结构造成的企业和地区的经济效益低,工业品价格不合理,劳动者素质差.经济发展落后以及贫困面大等不利因素。权衡利弊,文章提出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划小经济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带面,以经济增长极核的发展和释放的能量带动整个经济带的经济腾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秋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永春
通过对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现状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GDP与FD I之间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利用FD I与GDP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利用FD I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显成效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计量模型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在人均GDP5000元以上时,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表现出明显的倒U型EKC左边上升阶段的特征,且环境质量仍有恶化的趋势,改善的转折点尚未到来。这主要是根源于西部地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价格机制的失效,致使环境资源成本的高度外部化。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待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的途径的提升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权衡等。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顾 1.1979-1993年是西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西部的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6.86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8.2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1979-1993年年平均递增8.96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4.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6.8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栋生
郑长德教授的专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多学科角度,分析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得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创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书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早
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兼论自然资源优势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早(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整个经济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品的消耗大幅度上升,能源——原材料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过大的东西部差距也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庆岩 孙早
文章通过地区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家创新意愿三个变量刻画了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发展战略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动用东部市场化(新增部门)创造的财富持续补贴西部现行体制(存量部门)的方式取得的,最终引发了地区发展中的"体制补贴"矛盾。其政策含义是:新的发展战略应避免以牺牲(抑制)地区市场制度的演进为代价来换取西部快速发展,应在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与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潜力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