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1)
2023(16679)
2022(14471)
2021(13328)
2020(11348)
2019(26003)
2018(25384)
2017(50139)
2016(26921)
2015(29721)
2014(29347)
2013(28861)
2012(26416)
2011(23549)
2010(23352)
2009(21173)
2008(20381)
2007(17633)
2006(15188)
2005(13121)
作者
(74306)
(62052)
(61327)
(58637)
(39370)
(29624)
(28103)
(24258)
(23454)
(21860)
(21207)
(20657)
(19431)
(19418)
(19293)
(18810)
(18488)
(18292)
(17661)
(17649)
(15077)
(15057)
(14978)
(14167)
(13888)
(13698)
(13564)
(13327)
(12399)
(12101)
学科
(115025)
经济(114915)
管理(76900)
(74017)
(61695)
企业(61695)
方法(55040)
数学(48428)
数学方法(47855)
(29213)
(28170)
中国(27130)
业经(24998)
地方(24671)
(21587)
(20498)
贸易(20491)
(19862)
(19178)
财务(19110)
财务管理(19070)
农业(18992)
(18759)
企业财务(18206)
技术(17474)
理论(17317)
(16945)
金融(16942)
(16688)
环境(16564)
机构
大学(374926)
学院(372744)
(154538)
管理(152072)
经济(151533)
理学(133250)
理学院(131875)
管理学(129574)
管理学院(128906)
研究(121267)
中国(89597)
(78396)
科学(73581)
(69201)
(58460)
财经(56735)
中心(55578)
(54748)
业大(54261)
研究所(53505)
(51875)
(51802)
北京(49015)
(47672)
师范(47214)
经济学(47156)
(45175)
经济学院(42899)
农业(42703)
财经大学(42620)
基金
项目(263586)
科学(209105)
基金(193449)
研究(192683)
(167832)
国家(166528)
科学基金(144916)
社会(122987)
社会科(116923)
社会科学(116892)
基金项目(102623)
(101550)
自然(94459)
自然科(92317)
自然科学(92299)
自然科学基金(90641)
教育(88235)
(85709)
资助(80270)
编号(77960)
成果(61646)
重点(58813)
(58554)
(56249)
(54886)
课题(52458)
创新(51214)
国家社会(51183)
教育部(50733)
科研(50668)
期刊
(158819)
经济(158819)
研究(106101)
中国(62088)
学报(55980)
管理(54339)
科学(52009)
(51728)
(47569)
大学(43430)
学学(40922)
教育(36937)
农业(33369)
技术(32805)
(30833)
金融(30833)
财经(27045)
经济研究(26202)
业经(26006)
(23109)
问题(21101)
图书(18639)
技术经济(18334)
统计(18248)
理论(17840)
(17620)
科技(17511)
(17118)
商业(16931)
(16631)
共检索到526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大勇  
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通过资本缺口弥补效应、产业环境优化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市场示范效应、技术外溢效应等作用机制,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深刻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明显推进了东部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效果有限。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继续下大力气引进国际直接投资,注重"质"、"量"兼顾,并注重加强对外资分布的区域空间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陈梁  廖进球  
将环境规制分为投资型和费用型两类,基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选取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能否有效倒逼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型环境规制能显著驱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则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表明,分地区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东部地区两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刚  
文章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性和动因差异。结论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着区域非均衡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但从趋势上来看,无论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还是区域内部差异均呈收敛的良性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均有重要影响,东部地区主要由自然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动机驱动,中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和自然资源寻求型动机驱动,西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动机驱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平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对于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不利的。文章采用中国1992-200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文章的重要发现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约能源的诱致性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桑瑞聪  岳中刚  
文章利用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明显的正面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上,对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没有显著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FDI对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海力  叶爱山  周霞  
测算2005—2016年我国26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判断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内在关系,建立省级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及东部、中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西部地区却呈现显著抑制作用;(2)人力资本对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显著为正,而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对其呈现抑制作用;(3)技术进步对中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作用显著,对东部地区呈现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佳根  
借助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三个指标,以浙江省2002-2012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协整理论就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产业结构基础存在差异,杭州、宁波、舟山等城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州、丽水、绍兴、台州等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浙江绝大部分城市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舟山市却起到抑制作用;湖州、嘉兴、金华、绍兴等城市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较大,杭州、宁波、衢州等城市相对较小。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扶持中下游城市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继续发挥上游城市的引领作用等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得银  
基于流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构建流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结合1999~2013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流通发展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流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显著,并且作用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对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驱动作用最为突出,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依次递减,对西部地区的驱动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财政体制改革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与区域金融化演进的协调有序推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展鹏  
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思想及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各俱乐部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了"总体收敛、局部分异"的动态演变规律。从σ收敛来看,全国层面及中部地区出现了σ收敛,东部地区σ收敛的态势不明显,西部地区则趋向发散。从β绝对收敛来看,全国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绝对收敛的态势,西部地区则没有表现出绝对收敛。总体来看,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β条件收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茹兰  
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且实施,壁垒对进口产品就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即它既具有配额的数量控制作用,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格调节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关税但有其特殊性,是一种复合机制。本文研究分析了技术壁垒引致出口产品价格变化的空间梯度场模型,并根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梯度的影响,提出了积极应对这种技术壁垒,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冉冉  韩孟孟  沈春苗  
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构建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本文运用OLS模型和2SLS模型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需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虚假产业均衡”;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良性产业均衡”,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中国除了持续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还应加强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寻求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