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9)
- 2023(7684)
- 2022(6995)
- 2021(6321)
- 2020(5805)
- 2019(13745)
- 2018(13473)
- 2017(26798)
- 2016(14421)
- 2015(16673)
- 2014(16920)
- 2013(16833)
- 2012(15963)
- 2011(14469)
- 2010(14857)
- 2009(14053)
- 2008(14237)
- 2007(12936)
- 2006(11216)
- 2005(10045)
- 学科
- 济(66503)
- 经济(66434)
- 业(40795)
- 管理(39075)
- 方法(33514)
- 企(33221)
- 企业(33221)
- 数学(29519)
- 数学方法(29303)
- 贸(21786)
- 贸易(21778)
- 易(21141)
- 财(18095)
- 农(16146)
- 中国(15145)
- 学(12433)
- 地方(12167)
- 业经(11417)
- 融(11404)
- 金融(11402)
- 务(11288)
- 财务(11274)
- 财务管理(11244)
- 关系(11164)
- 制(10903)
- 企业财务(10616)
- 农业(10304)
- 银(9778)
- 银行(9749)
- 出(9738)
- 机构
- 大学(219657)
- 学院(215752)
- 济(97404)
- 经济(95593)
- 管理(81700)
- 研究(75727)
- 理学(70457)
- 理学院(69675)
- 管理学(68521)
- 管理学院(68145)
- 中国(56249)
- 京(45653)
- 财(44074)
- 科学(43909)
- 所(39304)
- 农(36475)
- 研究所(35628)
- 财经(35394)
- 中心(33733)
- 经(32124)
- 江(31471)
- 业大(31362)
- 经济学(30618)
- 北京(29102)
- 农业(28983)
- 经济学院(27959)
- 范(27430)
- 师范(27193)
- 院(26809)
- 财经大学(26238)
- 基金
- 项目(138109)
- 科学(107751)
- 基金(101186)
- 研究(100121)
- 家(88745)
- 国家(87667)
- 科学基金(73442)
- 社会(63610)
- 社会科(60398)
- 社会科学(60371)
- 基金项目(53419)
- 省(51892)
- 自然(47172)
- 教育(46315)
- 自然科(46082)
- 自然科学(46066)
- 自然科学基金(45257)
- 划(44553)
- 资助(42599)
- 编号(40311)
- 成果(33541)
- 部(32224)
- 重点(31162)
- 发(29462)
- 创(28351)
- 教育部(27779)
- 课题(27369)
- 科研(27062)
- 人文(26653)
- 大学(26591)
共检索到32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邹颖娟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亚国家间贸易两者近20年来实行同步快速增长,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和东亚国家间贸易的关系呈现互补性,国际直接投资通过东亚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东亚国家间贸易的发展,既直接带动了投资国设备、技术、部分原料和服务的出口,又扩大了东道国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跨越国界流动。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东亚 贸易 互补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伶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研究显示,中—日、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但在某些农产品上中一日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是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互补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万锋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和中国对东亚国家贸易逆差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检验技术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得出结论:中美贸易顺差和中国对东亚国家的贸易逆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中美贸易顺差对来自中国与东亚国家贸易逆差的随机扰动具有正效应,并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进而,本文揭示了中关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源和产业转移导致贸易失衡的内在逻辑,并验证了中美贸易顺差属于结构性失衡的观点。
关键词:
中关贸易 联动关系 贸易差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来科
东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在东亚地区形成了基于生产阶段分工的垂直型分工格局,也对亚洲地区的贸易流向和贸易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通过其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使这些国家或地区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减少;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等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种明显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
关键词:
东亚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平衡 顺差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陈漓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然而,东亚国家区域一体化步伐相对较慢,目前仅形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尚未建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各个国家的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进出口相似度指数来探究东亚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并且为东亚地区进一步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东亚 贸易 竞争 合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互补 农产品出口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成
作为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汇率协调往往被认为是促进区内贸易整合的关键举措。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汇率波动与贸易的关系并不明确。通过对1996-2011年间中国、日本、韩国及六个东盟成员国家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发现在贸易引力模型的框架下,除极少例外,各个样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对双边贸易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模型设定、回归方法以及汇率波动度量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汇率协调促进区内贸易的逻辑值得商榷,而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重点也需要新的反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昭阳
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步伐开始加快,但其合作程度仍然落后于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本文针对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对在东亚建立“10+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及影响进行分析。在东亚地区,只有建立“10+3”自由贸易区才更加有利于东亚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东亚 贸易合作 福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贸易便利化是目前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关注点之一。本文对贸易便利化的内涵及福利影响进行综述式回顾,并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等多种商业调查数据,对东亚地区多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东亚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现状,对今后东亚自贸区谈判以及建设中的贸易便利化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境内障碍 海关环境 规制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瑶 陈明东
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十国13个国家,其中12个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里,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GDP增长了五倍多,不包括日本,东亚的GDP总和已经达到世界总GDP的20%左右。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步伐开始加快,但其合作程度仍然落后于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本文针对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对在东亚建立“10+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东亚地区,建立“10+3”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东亚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东亚 贸易合作 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证明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互补性,进而分析了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在哪些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发展中拉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 拉美 贸易互补性 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百川 李计广
我国正酝酿实施新兴市场战略,其战略重点是新兴大国。对于不同的新兴大国,我国与其贸易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各不相同,因而就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文基于进出口结构相比较而构建了测度指标,对中国与14个主要新兴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了测算,对与新兴大国的合作潜力进行了排序。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与主要新兴大国之间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同时,在综合考虑各国对我国存在的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琳
笔者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数据构建两个VAR模型,运用模型协整性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分别对进口贸易与FDI流出、FDI流入之间以及出口贸易与FDI流出、FDI流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均对FDI流出与FDI流入存在长期促进作用,相反FDI流出与FDI流入对国际贸易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