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7)
- 2023(10315)
- 2022(9349)
- 2021(8954)
- 2020(7484)
- 2019(17475)
- 2018(17553)
- 2017(33995)
- 2016(18733)
- 2015(21166)
- 2014(21238)
- 2013(21020)
- 2012(19131)
- 2011(17273)
- 2010(17324)
- 2009(15796)
- 2008(15069)
- 2007(12792)
- 2006(11215)
- 2005(9676)
- 学科
- 济(69419)
- 经济(69332)
- 管理(52873)
- 业(47438)
- 企(39699)
- 企业(39699)
- 方法(33048)
- 数学(27903)
- 数学方法(27536)
- 农(18291)
- 中国(17509)
- 学(16897)
- 财(16774)
- 业经(15444)
- 环境(14928)
- 地方(14872)
- 贸(13255)
- 贸易(13248)
- 和(13213)
- 理论(13085)
- 易(12881)
- 农业(12360)
- 制(11636)
- 融(11589)
- 金融(11588)
- 划(11397)
- 技术(11239)
- 银(10767)
- 银行(10729)
- 务(10599)
- 机构
- 大学(260894)
- 学院(257917)
- 管理(104926)
- 济(97390)
- 经济(94987)
- 理学(91128)
- 理学院(90085)
- 管理学(88506)
- 管理学院(88056)
- 研究(86597)
- 中国(63881)
- 京(56959)
- 科学(55243)
- 财(43384)
- 所(43240)
- 农(39953)
- 研究所(39714)
- 业大(39624)
- 中心(39053)
- 北京(36439)
- 江(36023)
- 范(35516)
- 师范(35211)
- 财经(35132)
- 院(32219)
- 经(31941)
- 农业(31328)
- 州(30209)
- 师范大学(28800)
- 经济学(27517)
- 基金
- 项目(180983)
- 科学(141170)
- 研究(133111)
- 基金(129955)
- 家(112932)
- 国家(112022)
- 科学基金(95834)
- 社会(80845)
- 社会科(76481)
- 社会科学(76460)
- 省(70202)
- 基金项目(69996)
- 自然(63440)
- 自然科(61835)
- 自然科学(61821)
- 教育(60683)
- 自然科学基金(60674)
- 划(60064)
- 编号(55336)
- 资助(53659)
- 成果(44977)
- 重点(40101)
- 部(39476)
- 发(38190)
- 课题(37654)
- 创(37140)
- 创新(34533)
- 科研(34436)
- 项目编号(34132)
- 大学(33756)
共检索到37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刘宇
国际生态系统研究计划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推动了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生态系统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应用。多尺度、多平台集成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有力地支撑了上述计划的实施,进而服务于管理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国际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计划和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研究发展及其对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启示。全球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计划的发展显示:面对复杂因素驱动的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研究需要发展多学科交叉、国际合作的研究平台,需要从单纯的生态系统过程机理的研究转向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当前,国际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观测尺度从站点走向流域和区域,关注的对象从生态系统扩展到地表系统,逐渐将自然生态要素与社会经济相结合,深化了联网观测和联网研究;在观测手段上实现了地面观测和遥感多尺度观测的有机结合,日益注重数据共享和集成,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产生。今后生态观测网络研究需要扩展观测和研究的时空尺度,深化和规范单要素联网观测和研究,有机结合地面观测和遥感观测,强化生物多样性相关监测与研究,发展耦合自然和社会经济的综合研究,拓展国内外合作研究,融入全球尺度的观测研究网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明,吕宪国,刘吉平,杨青
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是获取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其观测结果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科学预测和制定合理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的观测始于16世纪对湿地的利用,至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全球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的建立为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同地区湿地观测的水平、具体内容及指标不同,北美及地中海地区湿地观测水平较高。通过对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的历史、观测内容和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要在观测网络的建立、指标体系完整性、先进技术和方法引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观测 进展 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其彬 王耀德
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云计算"对企业影响的基础上,对商业生态系统和价值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在云平台和实体价值平台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利用系统要素、结构、机制和功能决定系统的基础上,阐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在分析异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价值生态系统 云平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晓龙 仇焕广
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中国生态系统治理经历了从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态发展潜力和服务价值,但是目前国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仍面临着缺乏体制机制保障、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核算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挑战。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大类,其中政府主导型包括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补偿,市场主导型包括生态标签、生态休闲和旅游、生态系统服务贸易。未来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市场交易机制、探索经营开发路径、健全核算指标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水平。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实现 国际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 郭学兵 何洪林 唐新斋
科技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工程,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科技资源的管理,阐释CNERN科技资源及其生命周期,将CNERN科技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资源需求、资源整合、资源保管、资源分析、资源服务和服务评估6个阶段。在分析科技资源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管理内容基础上,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CNERN科技资源管理框架模型,实现CNERN科技资源的全链条、系统化管理,以提升CNERN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促进CNERN科技资源开放服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峰
7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创新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琛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向东 刘志春
我国科技园区迅速崛起,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对其创新系统评价做出针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应用生态系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构建含态、流、势三个维度的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9年之前认定的53家国家级科技园区进行实证研究,并就完善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综合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群 陆林 杨兴柱
恢复力思想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可持续旅游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是重要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从恢复力视角研究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及综合性,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途径。论文综览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从研究尺度与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就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认识、与相关概念联系、阈值、驱动因素、概念性与定量评估、适应性管理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评述,并得出相应研究启示,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国内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和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保罗·普林斯路 莎伦·斯莱德 默罕默德·哈利勒 肖俊洪
学习分析自从2011年出现以来,不管是作为一个研究重点还是实践领域,它一直在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熟了。学习分析不但在增进我们对学生坚持学习和顺利完成学业的了解以及提高我们教学策略的效果等方面有巨大潜能,它还能帮助学生在更加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然而,学习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它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这些问题引起一些关注。我们在这篇概念性文章中提出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理解学习分析,或是把它视为某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或是把它当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各种人为和非人为因素(行动者)组成,包含一系列相互交叉、常常互相依存且又是彼此一部分的变量。鉴于学习分析有提高学习效果的潜能,我们基于学习的社会批判视角提出学习分析的生态系统观。我们从机构和机构以外社会层面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出发对学习分析进行阐述。学习分析的生态系统观不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可以免责,而是更加细致入微地了解促成(或妨碍)学习发生的因素(行动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清臣 袁为民
教育是一种生态系统,这主要是指教育是由有机成分通过有机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认为在教育领域实现和谐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育系统和平行系统之间的和谐;二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从这个两个内涵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和谐教育的理念与发展、规则、差异、冲突等观念之间的关系,认为和谐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合法的规则、和谐教育要尊重正当的差异和和谐教育需要有序的冲突。
关键词:
和谐教育 教育生态系统 有序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保群
“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世界中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方式正在兴起,必将对企业竞争、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寓意。本文以竞争方式演变为立足点,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对企业、国家产业规划、技术标准政策的有关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竞争方式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琳
英国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观对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建设,探索了蕴含在生态系统中的整体生态观和生态系统内外因子运作机制等成功经验,并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科学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扩大创业人才培养教育面、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整体架构几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英国高校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钟鸣长
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股新潮流和趋势,成为政、商、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新加坡从资金支持、搭建创业加速平台、推行监管沙盒等方面推出了打造FinTech生态系统的组合拳,旨在改造现有金融体系、建设FinTech枢纽中心,立志成为世界智慧科技大国和智慧金融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目前总体上还处于FinTech1.0阶段,呈现一种"快、偏、乱"的现象,亟需转型与升级。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意识到FinTech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厘清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关系,而且要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先进做法和思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确定明晰的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支持,推行"监管沙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