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2)
2023(9713)
2022(7533)
2021(6574)
2020(5322)
2019(11762)
2018(11823)
2017(22341)
2016(12480)
2015(14261)
2014(14451)
2013(13804)
2012(12502)
2011(11443)
2010(11306)
2009(10270)
2008(10046)
2007(8902)
2006(7956)
2005(7432)
作者
(36592)
(30721)
(30362)
(29123)
(19174)
(14467)
(13870)
(11812)
(11636)
(10715)
(10376)
(10318)
(9830)
(9804)
(9688)
(9606)
(9094)
(9078)
(8745)
(8686)
(7871)
(7493)
(7462)
(7031)
(6997)
(6759)
(6722)
(6631)
(6331)
(6176)
学科
(55775)
经济(55723)
管理(31439)
(28859)
方法(21117)
(20242)
企业(20242)
数学(18626)
数学方法(18493)
中国(16742)
(16502)
地方(15240)
业经(12427)
(11613)
农业(11233)
(11215)
(10964)
(10949)
金融(10940)
(10256)
贸易(10251)
(9994)
银行(9961)
(9955)
(9618)
(9317)
理论(8705)
(8533)
地方经济(8520)
环境(8352)
机构
学院(176134)
大学(175832)
(76056)
经济(74483)
研究(66483)
管理(62225)
理学(52807)
理学院(52197)
中国(52155)
管理学(51255)
管理学院(50972)
科学(39855)
(37665)
(34303)
(34134)
(32808)
研究所(31191)
中心(30453)
(27122)
财经(26944)
业大(26498)
农业(25845)
经济学(24624)
(24554)
(24192)
(23994)
师范(23699)
北京(23433)
经济学院(22235)
(21976)
基金
项目(119668)
科学(94444)
研究(87841)
基金(86352)
(76591)
国家(76035)
科学基金(64037)
社会(57048)
社会科(54240)
社会科学(54228)
(47234)
基金项目(44833)
(39861)
教育(39583)
自然(39290)
自然科(38405)
自然科学(38392)
自然科学基金(37691)
编号(35270)
资助(34767)
成果(28829)
重点(27854)
(27603)
(26085)
课题(25402)
国家社会(24735)
(24646)
创新(23345)
发展(22429)
科研(22420)
期刊
(83772)
经济(83772)
研究(54852)
中国(37961)
(30692)
学报(29897)
科学(26560)
(25027)
管理(22698)
大学(22404)
(22296)
金融(22296)
学学(21174)
农业(20931)
教育(20538)
技术(15464)
经济研究(14401)
财经(13484)
业经(13465)
(11801)
问题(11639)
(11242)
国际(10883)
(10324)
世界(8767)
(8729)
统计(8201)
技术经济(8101)
资源(8068)
科技(8033)
共检索到273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新功  
历史上国际生产效率区域曾在英国,后又转移到美国,国际货币体系也由此从英镑为主导的金本位制,转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生产效率区域逐渐从美国转移到东亚各国。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效率突出区,对外贸易量急剧增加,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出现了国际生产体系和货币体系的不一致现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错配。这种错配造成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动荡,在中国表现为承担着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新功  
国际生产中心与国际货币体系相一致是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生产中心转移于货币体系错配的结果。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货币体系错配导致中国承担了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逐步摆脱美元危机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里亚姆·坎帕内拉  蔡云飞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这一体系加以改革。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币跻身于主要国际货币之列。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不仅能使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新特里芬难题",还能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芳  鲁科技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视角,分析了主权信用货币与超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稳定性,以论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本文还试图给出一种未来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化路径。现阶段,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将有助于缓解“新特里芬难题”,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并为创建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为此,首先应持续保持中国经济相对增长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有序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打通人民币国际循环渠道,并进一步获取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权;其次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亚欧非大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加强与欧洲的货币政策协调;最后应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并呼吁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霸权主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庄太量  许愫珊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相龙  
一、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跟40年前相比较,除了欧元问世以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控,汇率大幅度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伏安  林杉  
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同时考察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无起色的原因以及日本进行的战略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光  马宇彤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现已成为必然趋势,并形成相动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而人民币国际化在内外动因的作用下,面对基本条件欠缺和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实,尚需要通过层次深化的三个阶段和空间扩展的三个步骤方能走完整个历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兰M.泰勒  徐奇渊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和以前一样,也是特里芬难题。而特里芬难题所说明的正是关于储备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只不过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对以美元为本位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从探究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起始,分析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将在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也会面临"三元悖论"和"特里芬"两难的制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小军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状况及新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除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高度集中、美元相对地位下降等六大新特征,而这些都源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本文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王道平  
本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分析框架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条件是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体量足够大,并且储备货币国家偿付能力增长率不低于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储备货币实际收益率;估值效应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储备货币的稳定;欧元、日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并不能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解决国际储备货币供给难题、维持国际储备货币偿付能力和币值稳定、最终维系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理权  
布雷顿森林制度的解体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进一步暴露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欧元面世催生国际货币新体系。本文立足于国际货币三元化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目前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因素 ,并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在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兆强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