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0)
- 2023(3200)
- 2022(2664)
- 2021(2269)
- 2020(1842)
- 2019(4191)
- 2018(3882)
- 2017(7702)
- 2016(3974)
- 2015(4412)
- 2014(4142)
- 2013(4203)
- 2012(3941)
- 2011(3716)
- 2010(3675)
- 2009(3280)
- 2008(3078)
- 2007(2591)
- 2006(2276)
- 2005(2104)
- 学科
- 济(20561)
- 经济(20540)
- 业(11330)
- 方法(10683)
- 管理(10253)
- 数学(9612)
- 数学方法(9554)
- 企(7538)
- 企业(7538)
- 贸(6004)
- 贸易(6004)
- 易(5901)
- 农(4897)
- 中国(4829)
- 融(4764)
- 金融(4764)
- 财(4557)
- 业经(3940)
- 农业(3480)
- 出(3480)
- 银(3367)
- 银行(3363)
- 环境(3293)
- 行(3269)
- 国际(3236)
- 世界(3045)
- 技术(2930)
- 关系(2870)
- 地方(2838)
- 制(2698)
- 机构
- 大学(60941)
- 学院(60014)
- 济(32911)
- 经济(32540)
- 管理(23048)
- 研究(22016)
- 理学(20349)
- 理学院(20169)
- 管理学(19960)
- 管理学院(19852)
- 中国(16917)
- 财(13854)
- 京(12041)
- 经济学(11793)
- 财经(11578)
- 科学(11278)
- 经济学院(10955)
- 经(10778)
- 所(10705)
- 农(10031)
- 研究所(9846)
- 中心(9734)
- 财经大学(8948)
- 业大(8446)
- 农业(8007)
- 院(7815)
- 江(7613)
- 北京(7432)
- 经济管理(7132)
- 商学(7038)
- 基金
- 项目(42475)
- 科学(34481)
- 基金(33339)
- 研究(30270)
- 家(29628)
- 国家(29453)
- 科学基金(25385)
- 社会(21936)
- 社会科(21166)
- 社会科学(21164)
- 基金项目(16870)
- 自然(15504)
- 自然科(15244)
- 自然科学(15241)
- 自然科学基金(14979)
- 省(14661)
- 资助(14009)
- 教育(13464)
- 划(12928)
- 编号(10557)
- 国家社会(10506)
- 部(10349)
- 重点(9732)
- 发(9369)
- 教育部(9174)
- 创(9004)
- 中国(8816)
- 人文(8765)
- 创新(8528)
- 制(8321)
共检索到8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林 高越 韩军伟
国际生产分割对参与国的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使用符合中国特点的生产分割指标考察了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于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生产分割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高于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生产分割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对不同行业是不同的,中低技术行业最为明显,其次是高技术行业,最低为初级产品、劳动和资源密集部门;从发达国家承接的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大于从非发达国家承接的生产分割。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外包 工业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维刚 倪红福 夏杰长
本文采用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首次利用衡量生产分割程度的生产阶段数方法,考察了刻画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生产分割对中国1998-2011年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经验研究层面研究了分工细化促进生产率提升的观点。研究发现:(1)生产分割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整体和国内生产分割对企业生产率有"倒U型"效应,而国际生产分割对企业生产率效应呈"U型"。(2)企业的特征影响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效应。整体和国内生产分割对民营和国有企业的效应显著为正,对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国际生产分割对民营和外资企业效应显著为正,而对国有企业不显著。(3)生产分割对东部地区企业生产率的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整体上对省级以下管辖企业的效应显著强于省级和中央管辖企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全球价值链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付强 鲍建华 王惠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市场分割的生产率效应、实现机制和具体变动路径,既克服了倒“U”型假说在理论逻辑和经验分析上的不足与缺陷,又解决了其所带来的政策悖论。研究发现,市场分割一方面直接促进本地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则通过增加区域内企业数量间接阻碍本地生产率提升。在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分割对本地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并且会显著降低长期稳态下的生产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时点回归模型和动态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同时发现即使在考虑地区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然是稳健的。因此,与其承受市场分割带来的长期效率损失,不如以短痛去长痛,逐步消除市场分割,实现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全要素生产率 国内大循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 郑江淮 王高凤
考虑到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各个国家通过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相互影响,从空间维度探讨了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国家(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并结合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经济核算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等多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世界39个国家(地区)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参与国际生产分割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地区内溢出效应,也能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将生产率指数分解成"技术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国际生产分割不仅对国家(地区)技术进步产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姚婷婷
文章利用199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商品市场分割和要素市场分割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最强,其次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分割程度最弱。商品市场分割与地区生产率呈倒U形关系,即较低强度的商品市场分割促进了地区生产率的提升,而超过一定强度的市场分割则会产生阻碍作用,且当前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商品市场分割水平处于提升地区生产率的阈值内;而要素市场分割抑制了地区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发现,不同类型的市场分割对地区生产率的传导路径存在差异:市场竞争、需求规模和技术溢出均是商品市场分割影响地区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且需求规模起主导作用;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进入退出壁垒是要素市场分割影响地区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其中资源配置效率起主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博 魏玮
本文从不同层次行业部门、不同发展水平分组国家角度实证探讨了三种贸易形式下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对价值链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分部门来看,虽然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小于加工贸易形式的程度,但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形式的作用。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资本高技术密集型部门最为明显,在一般技术部门次之,劳动资源密集型部门最低。从分组国家来看,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发达国家要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其他国家要...
关键词:
生产国际分割 价值链 贸易形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玉奇 柯善咨
本文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构建出口模型,并使用全国各县市的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估计出口概率和出口密集度分位数,检验了国内市场分割和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市场规模和市场分割后,生产率是企业决定是否出口和出口程度的内在因素,市场潜力具有显著的母国市场效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生扭曲激励作用,降低了国内规模经济培育企业出口能力和企业根据自身效率提高出口的内生动力。分位数回归揭示了出口密集度不同的企业对生产率和国内市场依赖的差异。本文既有助于解释"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也为政策研究提供了若干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李兵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市场分割 出口 中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磊 邓芳芳
资源错配已成为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分析了资源错配问题,而对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图从这方面进行探讨。理论部分将市场分割引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入企业利润函数,分别讨论企业在省内和省外市场的生产行为和定价策略,通过垄断竞争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机制。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计量检验,以各省市之间的运输成本作为市场分割的工具变量避免估计结果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指数减少一个百分点可以使资源错配程度降低3.94%。因此,减少市场分割所引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令池 郝少博 高波
基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技术扩散模型,探究地区间市场分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理论与实证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短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而在长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不存在显著影响,外地市场分割始终不利于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地区间市场分割不利于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总体提升,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区间市场分割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所拥有的市场需求规模,改变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创新租金,从而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乃至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对国有、出口依赖程度低、西部地区、低技术行业和低融资依赖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影响更强。拓展分析发现,外资管制放松会趋于强化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未能弱化外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挤出效应。因此,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对接国内外市场,有利于强化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高凤 郑玉
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高凤 郑玉
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3)低技术制造行业的TFP对生产分割长度有正向影响,但生产分割长度对其TFP的影响为负,低技术制造行业主要涉及加工、制造等低生产率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在一个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市场分割对于本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省际区域间市场分割对本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分割与本地企业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较低强度的市场分割促进了本地企业生产率提升,而超过一定强度的市场分割则阻碍了本地企业生产率提升。本文进一步分所有制、替代变量、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十分稳健。本文结论为政府绩效考评不再一味以生产总值论英雄时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生产率 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志华 唐礼智 孙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来提升双向FDI技术溢出效率,推动绿色经济增长。本文选取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动态SBM-GML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相对价格法分别测算商品市场分割指数与要素市场分割指数,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市场分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双向FDI显著地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通过提高绿色技术进步水平来实现;东部地区双向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双向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双向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只有当存在商品市场分割指数与要素市场分割指数分别超过某个门槛值时,双向FDI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