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0)
2023(6813)
2022(5544)
2021(4768)
2020(3759)
2019(8589)
2018(7872)
2017(14819)
2016(7910)
2015(8993)
2014(8658)
2013(8626)
2012(7884)
2011(6936)
2010(7193)
2009(6622)
2008(6434)
2007(5575)
2006(4916)
2005(4511)
作者
(21813)
(18210)
(17881)
(17191)
(11565)
(8646)
(8293)
(6950)
(6697)
(6407)
(6185)
(5881)
(5869)
(5633)
(5552)
(5495)
(5366)
(5288)
(5161)
(5119)
(4536)
(4281)
(4266)
(4077)
(4047)
(4026)
(3892)
(3884)
(3526)
(3522)
学科
(34513)
经济(34488)
(28719)
管理(27924)
(23423)
企业(23423)
方法(16116)
(14536)
贸易(14530)
(14385)
数学(13913)
数学方法(13809)
(12021)
(11177)
中国(9737)
(9671)
出口(8625)
出口贸易(8625)
(8625)
业经(8193)
(6921)
供销(6917)
(6518)
金融(6517)
(6433)
财务(6415)
财务管理(6405)
农业(6173)
企业财务(6035)
(5980)
机构
学院(115371)
大学(115076)
(55250)
经济(54427)
管理(46672)
理学(40484)
理学院(40156)
管理学(39743)
管理学院(39536)
研究(37501)
中国(29533)
(24882)
(23550)
财经(19870)
科学(19247)
(18111)
经济学(17928)
(17435)
中心(17195)
(16516)
(16346)
经济学院(16342)
研究所(15638)
业大(15309)
财经大学(14829)
北京(14595)
(13900)
(13527)
师范(13432)
经济管理(13364)
基金
项目(77422)
科学(62496)
研究(58748)
基金(57971)
(49917)
国家(49546)
科学基金(43391)
社会(40149)
社会科(38454)
社会科学(38447)
基金项目(29156)
(29053)
教育(27368)
自然(26363)
自然科(25810)
自然科学(25807)
自然科学基金(25365)
(24339)
资助(24206)
编号(22926)
(18269)
成果(17829)
国家社会(17579)
重点(17400)
(16959)
教育部(16306)
(16232)
人文(16042)
课题(15830)
(15685)
期刊
(55510)
经济(55510)
研究(35847)
中国(21770)
(19295)
管理(17223)
学报(14299)
(14059)
科学(13479)
教育(12987)
大学(11976)
技术(11199)
学学(11156)
(11081)
(10896)
金融(10896)
国际(10737)
经济研究(10310)
农业(10078)
财经(9686)
业经(8966)
(8406)
问题(8090)
世界(6907)
(6494)
技术经济(6206)
商业(5775)
统计(5720)
(5247)
贸易(5247)
共检索到17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越  任永磊  李荣林  
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配置生产环节。跨国公司通过对比较优势、运输成本和质量生产成本三者进行权衡,来确定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当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或其他因素变化时,有两种机制会发挥作用,分别是通过改变产出质量引致的需求变化机制、通过改变生产成本而引致的成本变化机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呈现相互地正向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东道国会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博  魏玮  
本文从不同层次行业部门、不同发展水平分组国家角度实证探讨了三种贸易形式下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对价值链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分部门来看,虽然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程度小于加工贸易形式的程度,但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形式的作用。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资本高技术密集型部门最为明显,在一般技术部门次之,劳动资源密集型部门最低。从分组国家来看,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发达国家要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国际分割对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作用在其他国家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配置。公司在生产上的相对优势、贸易成本和质量生产成本之间进行综合考虑,以决定参与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产出质量。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引起参与国产出质量的变化,当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处于下游环节时,对其产出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带来"锁定效应",当位于上游环节时,则产生正向影响,带来"挤入效应"。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琴  
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链内外“共轭环流”。本文基于生产分割解构视角探析流通产业服务化发展的价值链嵌入位置,并实证检验流通服务生产分割拓展中的影响要素。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的价值链嵌入位置解构发现,流通产业服务生产分割存在着“U”型演变结构;第二产业生产分割阶段数趋势平缓,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生产分割的细分行业异质性明显,2000-2004年为第二产业生产阶段数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下降,2005-2007年为“双升”阶段,2008-2011年为“双降”阶段,2012-2019年为第二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基于流通产业服务化分工链条拓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多样化因素对流通产业服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拓展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流通服务在第三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削弱了第三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二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在第二产业价值链嵌入有利于释放第二产业生产分割对第三产业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如果跨国公司将较高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完成,则当地的模仿者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信息,模仿难度较低,跨国公司会受到更多来自模仿者的威胁。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能够阻止模仿者进入,提高一般价格水平,促使跨国公司将更大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从而降低东道国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品含量,提升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海峰  施展  
借鉴Koopman和王直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基于产品生产分工过程的"碎片化"和"分割化"属性,运用WIOD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投入产出和全球价值链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主要由深向参与度驱动,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之间不存在显性的相关关系,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显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地位指数整体排名较为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海峰  施展  
借鉴Koopman和王直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基于产品生产分工过程的"碎片化"和"分割化"属性,运用WIOD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投入产出和全球价值链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主要由深向参与度驱动,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之间不存在显性的相关关系,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为显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地位指数整体排名较为靠后,但观测期内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地位指数和长度指数存在行业异质性,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显性比较优势,知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显性比较劣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博  魏玮  
生产分割对一国价值链的提升和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考察了参与生产国际分割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价值链水平、收入增长以及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分割与贸易出口等指标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效果,生产分割对技术部门的价值链促进作用所引起的差距比资本部门明显,生产分割使得技术部门、资本部门的收入增长差距均加大,另外生产分割也促进了高密集度资本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增长,同时还拉开了高技术与低技术劳动力投入要素的报酬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金玲  
基于降低成本考虑,企业采用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进行对外投资引发的产业转移是一种不完全转移。本文通过探讨价值链分割生产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价值链分割生产下形成的生产网络,进而得出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启示,包括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不完全转移有利于提升东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上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扩大需求等促进我国的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民  
目前,我国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从外部环境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外需疲软,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及劳动力成本约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地位正在削弱。这些变化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对处于开放经济中的企业来说,实现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越教授撰写的《国际生产分割模式下企业价值链升级研究》一书,通过把国际生产分割融入质量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中,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企业价值链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张敏  李之旭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内外产出差异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演变特征,并与主要经济体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和全球价值链下游度在2000—2014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生产链条正不断向生产侧和消费侧双向延伸。从“产出供给链”看,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国内生产阶段数要多于国外生产阶段数,内外联动效应明显;从“投入需求链”看,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国外生产阶段数要多于国内生产阶段数,然而国外对国内的带动效应并不显著。从全球价值链位置来看,制造业全球分工位置不断向下游偏移,而服务业全球分工位置的“上游化”趋势日益明显。进一步进行国际比较后发现,我国制造业生产链条全球最长,成为全球中间品供应和消费的枢纽,服务业的生产环节数要少于G7等发达国家,但高于“金砖”“新钻”等发展中国家,并且服务业更加侧重通过需求侧参与全球分工。此外,制造业和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球分工位置演变趋势呈现多维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杨明  
国际生产分割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成本和工厂水平的固定成本越低、劳动生产率越高和工资水平越低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程度就越高。基于山东省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劳动力素质越高、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越强和服务配套设施越完善,制造业价值链就容易获得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子睿   刘钧霆   董丹丹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以及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和年鉴数据,经验分析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变化对工薪差距的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在全球价值链与工薪差距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提高又会扩大工薪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开展混合贸易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只开展一种贸易方式的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的提升不影响工薪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水平,增加高技能劳动供给,将缩小工薪差距重点放在提高低技能劳动的收入水平上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杨永华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度量行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一种是行业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另一种是行业出口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并使用我国制造业数据,对26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割生产存在行业差别,且我国制造业出口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国外投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欠欠  夏杰长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