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3)
- 2023(13634)
- 2022(11783)
- 2021(10908)
- 2020(9609)
- 2019(22404)
- 2018(22222)
- 2017(43345)
- 2016(23214)
- 2015(27044)
- 2014(26918)
- 2013(26547)
- 2012(24147)
- 2011(21560)
- 2010(21679)
- 2009(20108)
- 2008(19814)
- 2007(17359)
- 2006(14655)
- 2005(12637)
- 学科
- 济(101025)
- 经济(100928)
- 管理(69936)
- 业(67327)
- 企(56979)
- 企业(56979)
- 方法(55411)
- 数学(49536)
- 数学方法(48819)
- 贸(26676)
- 贸易(26666)
- 财(26443)
- 易(25893)
- 农(24233)
- 中国(23586)
- 业经(20256)
- 地方(18054)
- 务(17416)
- 财务(17338)
- 财务管理(17296)
- 学(17131)
- 理论(16258)
- 制(16169)
- 企业财务(16123)
- 农业(15521)
- 技术(15205)
- 融(14754)
- 金融(14751)
- 和(14447)
- 银(13944)
- 机构
- 学院(336643)
- 大学(334852)
- 济(142280)
- 经济(139630)
- 管理(136048)
- 理学(119207)
- 理学院(118068)
- 管理学(115866)
- 管理学院(115268)
- 研究(103061)
- 中国(77463)
- 京(67936)
- 财(63326)
- 科学(61649)
- 财经(51902)
- 农(51493)
- 所(50467)
- 业大(49101)
- 中心(49081)
- 江(47856)
- 经(47208)
- 研究所(45980)
- 经济学(44013)
- 北京(41826)
- 农业(40859)
- 范(40304)
- 经济学院(40296)
- 师范(39880)
- 财经大学(38778)
- 州(38177)
- 基金
- 项目(230168)
- 科学(182195)
- 基金(169349)
- 研究(165409)
- 家(146703)
- 国家(145586)
- 科学基金(126914)
- 社会(105657)
- 社会科(100555)
- 社会科学(100528)
- 省(90020)
- 基金项目(89273)
- 自然(83872)
- 自然科(82063)
- 自然科学(82045)
- 自然科学基金(80586)
- 教育(78774)
- 划(75468)
- 资助(71625)
- 编号(66555)
- 成果(52176)
- 部(51932)
- 重点(51524)
- 创(48507)
- 发(48156)
- 课题(45434)
- 创新(45279)
- 教育部(45245)
- 科研(45079)
- 国家社会(43906)
共检索到47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洋 殷宝庆
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10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赫克曼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国际物流绩效显著地提高双边贸易流量,且出口国的国际物流绩效系数高于进口国系数,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以及按照经济体水平分类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按照地区分类的最小二乘法回归表明,国际物流绩效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流量,而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有负面影响。第二,国际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回归显示:出口国的海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口国的海关效率在不同经济体、不同地区之间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尤其是欧洲中亚地区进口方的海关效率系数为负数,而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内的海关效率显著为正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洋 殷宝庆
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10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赫克曼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国际物流绩效显著地提高双边贸易流量,且出口国的国际物流绩效系数高于进口国系数,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以及按照经济体水平分类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按照地区分类的最小二乘法回归表明,国际物流绩效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流量,而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有负面影响。第二,国际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回归显示:出口国的海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口国的海关效率在不同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这次欧盟东扩产生了重大的贸易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对欧盟和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和中国的贸易流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欧盟东扩的确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由于欧盟东扩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欧盟国家与非欧盟国家的相应双边贸易流量下降了;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有一定促进作用;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很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非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娜
首先基于波特"钻石"模型选取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13个指标,接着运用PLS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影响最大,其它12个指标则处于弱化地位,其中国际航行船舶中国船员注册人数、国际原油价格以及PSC检查中国籍船舶滞留对海运服务贸易影响是负相关。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启仁
实施货币篮政策后,汇率对进出口的冲击需通过货币篮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来传导,货币篮是否稳定了我国贸易进出口是检验汇率制度改革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从货币篮减缓汇率对出口和进口冲击的双重目标出发分析货币篮的稳定贸易目标体系,引入"货币篮作用系数"构建货币篮减缓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冲击的动态误差修正面板模型,并采用混合组别平均法(PMG)较好地结合了国别短期异质性和长期收敛的汇率影响特征。结果表明,货币篮减缓了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冲击,基本达到了其稳定贸易的政策目标,然而其作用具有不对称性,其长期作用比短期作用显著,其对出口的长期作用略大于其对进口的长期作用,另外,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还不够,并没有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乾 杜雯雯
基于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9个省份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探讨我国城市居民健康对就业及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收入决定方面,健康虽然具有正向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表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城市地区居民的就业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金旗 高子豪
对外直接投资(O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对母国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文章选取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进行指标构建与测度,并建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三种中介指标,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OFDI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提升经济安全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在OFDI与经济安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干预程度强弱对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安全水平的关系具有明显异质性:弱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强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来军 罗雨泽 刘畅 Saileshsingh Gunessee
引力模型在双边国际贸易检验中大量应用,得益于其理论基础研究。为了弥补和充实该模型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本文依照自然科学规律和经济科学规律的逻辑一致性和不同之处,对其进行从纯物理模型到经济模型的过渡推导。为了识别引力因素对出口和进口的不同作用,解决传统文献没有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方向性,设计了无方向性的总量贸易模型(贸易总额)和有方向性的流量贸易模型(出口|进口)。选取非对称和对称两种性质的样本做经验检验,既检验了理论模型的现实可行性和应用性,又验证了模型及变量作用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理论判断。经验检验对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文化距离、技术距离和政治距离等因素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有些结论支持重...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方向性 对称性 流量贸易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茂荣 张子杰
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两个维度,但是学者们一般将两者分开进行研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政策次序问题上。所以本文首先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联系渠道做了简单的理论分析,然后利用43个国家1982—2003年的数据建立了包含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两个变量的P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证实贸易开放对金融开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开放对贸易开放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同的国家而言,这些结论并不一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庆波 韩晓琳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工具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亚洲十国(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文章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亚洲十国(地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流量,并计算出贸易潜力,提出发展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引力贸易 贸易流量 贸易潜力 亚洲 中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花明
能源强度是体现一国经济结构合理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源强度变化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构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的函数关系,利用1990—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系数为-10.46367,能源结构的影响次于产业结构,影响系数为5.489905;短期来看,能源结构的波动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大于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较为明显。
关键词: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能源强度 VEC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大国 沈坤荣 简泽
已有研究大多认为加工贸易企业不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但这些研究均未给出可靠、明确的经验证据。本文使用中国工业-海关匹配数据和倾向分值匹配方法分别研究一般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显著的短期"出口学习效应",并且其短期"出口学习效应"的强度甚至高于一般贸易企业,但并不存在长期"出口学习效应";按出口强度分类后,进一步发现,加工贸易企业中,只有低出口强度企业具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高出口强度企业不仅不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出口对生产率还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一般贸易企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无论低出口强度还是高出口强度,均具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
关键词:
出口学习效应 贸易类型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敏 李淑艳
近些年,东北亚国家的贸易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决定东北亚各国2003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空间距离、人口和制度安排。根据东北亚各国之间应有贸易额的估计,中国对韩俄,日本对俄,韩国对日俄,蒙古对韩的出口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扩大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
关键词:
东北亚 贸易引力模型 实证检验 贸易潜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希博
在经济全球化和水资源商品化的背景下,虚拟水贸易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WIOD提供的世界多区域投入产出序列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工业外贸中的虚拟水流量。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中国一直是一个"工业虚拟水净贸易输出国",研究期内每年有1/5到1/3的工业用水量被国外所消费,虚拟水净出口量占当年工业用水总量的6.6%20.4%。对此展开了部门层面和国别层面的分析,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深入探究了这一贸易问题。接着采用SDA方法全面计算了强度效应、技术效应、国别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陈巧
本文将影响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因素分为投入类要素和三种约束类要素,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测度了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等因素都能够显著减小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阻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整体较低且各省份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广东、吉林与辽宁三地出口效率达80%以上,京津冀等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效率下降至4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出口效率几乎在20%以下,从侧面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提供思路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