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5)
- 2023(9893)
- 2022(8064)
- 2021(7365)
- 2020(6286)
- 2019(13896)
- 2018(13863)
- 2017(27184)
- 2016(14624)
- 2015(16768)
- 2014(16797)
- 2013(16659)
- 2012(14787)
- 2011(12845)
- 2010(13295)
- 2009(13053)
- 2008(13153)
- 2007(12003)
- 2006(10658)
- 2005(10122)
- 学科
- 业(77860)
- 企(72420)
- 企业(72420)
- 管理(65005)
- 济(64401)
- 经济(64275)
- 财(27333)
- 业经(26458)
- 方法(25644)
- 农(23294)
- 务(20474)
- 财务(20426)
- 财务管理(20402)
- 企业财务(19193)
- 制(19149)
- 数学(17580)
- 数学方法(17451)
- 农业(16469)
- 中国(16158)
- 技术(15919)
- 体(14539)
- 划(13504)
- 策(13308)
- 体制(12922)
- 和(12894)
- 理论(12810)
- 贸(12389)
- 贸易(12383)
- 易(12101)
- 融(11638)
- 机构
- 学院(216132)
- 大学(209837)
- 济(95865)
- 经济(94165)
- 管理(89014)
- 理学(75582)
- 理学院(74946)
- 管理学(74277)
- 管理学院(73865)
- 研究(65456)
- 中国(54947)
- 财(50083)
- 京(43109)
- 财经(38413)
- 经(34773)
- 江(33981)
- 科学(33709)
- 农(31829)
- 所(31576)
- 中心(29979)
- 经济学(28766)
- 财经大学(28215)
- 研究所(27484)
- 北京(27188)
- 商学(26555)
- 州(26382)
- 业大(26320)
- 商学院(26315)
- 经济学院(25927)
- 农业(24639)
- 基金
- 项目(131352)
- 科学(106063)
- 研究(102458)
- 基金(96967)
- 家(80852)
- 国家(80049)
- 科学基金(71692)
- 社会(67664)
- 社会科(64257)
- 社会科学(64242)
- 省(51561)
- 基金项目(51081)
- 教育(46198)
- 自然(43842)
- 自然科(42835)
- 自然科学(42824)
- 自然科学基金(42125)
- 划(41424)
- 编号(40759)
- 资助(39044)
- 成果(33462)
- 业(32405)
- 制(32302)
- 创(31081)
- 部(30253)
- 重点(28579)
- 发(28173)
- 课题(28095)
- 创新(28052)
- 国家社会(27894)
- 期刊
- 济(115139)
- 经济(115139)
- 研究(67606)
- 财(43480)
- 中国(42681)
- 管理(39007)
- 农(31977)
- 科学(24783)
- 融(24379)
- 金融(24379)
- 学报(23066)
- 技术(22661)
- 农业(21902)
- 业经(20827)
- 财经(19929)
- 大学(19822)
- 学学(18800)
- 教育(18581)
- 经济研究(17588)
- 经(17175)
- 问题(14789)
- 业(13903)
- 贸(13439)
- 国际(13286)
- 世界(13021)
- 财会(12915)
- 技术经济(12343)
- 现代(11873)
- 会计(11494)
- 商业(11212)
共检索到337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依杭 何晓明
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效率较低,物流业的发展不足以有效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研究针对中国的现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方面的差距,讨论了发达国家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的普遍经验,并对提升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国际经验 产业关联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依杭 鞠颂东
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物流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制造业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占2/3,而德国发达的物流业,对推动其制造业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业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而增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国际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动发展 灰度关联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光明
基于1978-2011年的广西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对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为单向因果关系,物流业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长期推动作用,反之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均不显著,长期来看物流业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关系 VAR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东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萍 杨江龙
首先基于对物流业和制造业产业联动的文献梳理,理清了现阶段产业联动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运用结构洞理论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得出在产业联动中各企业要时刻寻找竞争优势、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实力的结论,进而加强产业间的互动融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睿君 董千里 申亮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维持消费品物价稳定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制造业与物流业是市场经济中核心的供给范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消费品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角度入手,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两业联动发展水平改善对物价稳定的积极影响以及促进物价稳定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两业联动通过促进产品供给能力增加、消费能力增加以及降低交易成本来影响物价,进而指出两业联动发展在稳定物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指出联动发展对稳定物价的对策措施可以通过支持平台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联动 企业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依赖低于服务业,但由于我国"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轻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除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外,物流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系数均通过了检验。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其物流效率尚待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物流特征,针对性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外置,促使了物流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联动关系一般遵循物流环节分离、物流产业分离、两业集聚联动、两业扩散联动的演化路径。本文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