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9)
2023(6649)
2022(5488)
2021(4938)
2020(4015)
2019(9315)
2018(8862)
2017(17290)
2016(9185)
2015(10788)
2014(10540)
2013(10535)
2012(9061)
2011(8174)
2010(8375)
2009(7562)
2008(7440)
2007(6482)
2006(5790)
2005(5127)
作者
(27379)
(23011)
(22871)
(21668)
(14514)
(10925)
(10274)
(8807)
(8593)
(8148)
(7828)
(7824)
(7196)
(7180)
(7050)
(6970)
(6957)
(6727)
(6668)
(6546)
(5731)
(5543)
(5472)
(5288)
(5108)
(5097)
(5028)
(4876)
(4603)
(4555)
学科
(39391)
经济(39353)
管理(25127)
(24279)
(19819)
企业(19819)
方法(18410)
数学(16033)
数学方法(15854)
(11510)
贸易(11510)
中国(11321)
(11262)
(10668)
业经(9614)
(8475)
(7847)
地方(7336)
(7275)
金融(7273)
农业(6714)
理论(6411)
(6092)
环境(6023)
(5959)
银行(5933)
(5767)
技术(5421)
(5246)
(4997)
机构
学院(138428)
大学(137601)
(58217)
经济(57270)
管理(52339)
研究(46697)
理学(46101)
理学院(45555)
管理学(44758)
管理学院(44522)
中国(33209)
科学(28582)
(27943)
(25057)
(24089)
(23505)
研究所(21897)
业大(21033)
财经(20946)
中心(20368)
(19708)
农业(19224)
(19183)
(18563)
经济学(18466)
师范(18363)
北京(17107)
经济学院(16966)
(16389)
财经大学(15846)
基金
项目(96197)
科学(76537)
基金(71180)
研究(68504)
(62792)
国家(62306)
科学基金(53455)
社会(44948)
社会科(42949)
社会科学(42932)
基金项目(37796)
(37352)
自然(34583)
自然科(33876)
自然科学(33864)
自然科学基金(33259)
教育(32232)
(31996)
资助(28706)
编号(25955)
重点(21896)
(21518)
(20989)
成果(20598)
(20373)
国家社会(19315)
创新(19046)
教育部(18636)
课题(18577)
科研(18565)
期刊
(60159)
经济(60159)
研究(39201)
学报(23154)
中国(22777)
科学(21216)
(21214)
管理(17936)
大学(17483)
(16657)
学学(16564)
农业(14813)
技术(14115)
教育(13403)
(11472)
金融(11472)
经济研究(11319)
业经(10441)
国际(10096)
财经(9693)
(9585)
(8484)
(8246)
问题(8099)
商业(8029)
世界(7105)
(6874)
技术经济(6244)
统计(6075)
业大(6074)
共检索到19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继梅  车国旺  陈进强  
国际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商之间的动态互动效应及其潜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商之间存在长期互动效应,具体而言,从长期来看,国际物流对跨境电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人口对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国际物流均具有积极影响。然而,从短期来看,国际物流对跨境电商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均产生负面影响。相对价格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对国际物流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提出,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货币和物流基建支持等政策以确保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继梅  车国旺  陈进强  
国际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商之间的动态互动效应及其潜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商之间存在长期互动效应,具体而言,从长期来看,国际物流对跨境电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人口对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国际物流均具有积极影响。然而,从短期来看,国际物流对跨境电商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均产生负面影响。相对价格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对国际物流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提出,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货币和物流基建支持等政策以确保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萧裕中  
文章基于机理分析-提出假设-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面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跨境电商交易的微观样本进行调研,研究跨境电商物流显性服务质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总体上3个因素(跨境电商平台运作的灵活性、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的成本经济性、技术与人才的可供给性)和3个外部因素(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性、通关制度的匹配性、国际国内物流信息系统的对称性)都是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显性服务质效的重要因素。但是从分区域比较视角来看,不同因素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尽管技术人才供给、基础配套、信息对称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其他几个因素都仅在部分区域有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浩东  潘勇  
以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协同影响因素为研究视角,从内驱因素、外驱因素、中介因素、调节因素和协同目标5个一级评价指标维度,协同能力、协同关系、协同环境、协同机制、协同意愿、企业特征、协同预期以及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目标8个二级评价指标维度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34个三级评价指标维度,构建了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协同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EM)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构建了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对影响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协同因素的权重、评价等级以及评价等级隶属度分别进行了评价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协同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合理,基本上符合实际需求。最后,从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角度给出了促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钱慧敏  何江  
分析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影响因素,对拓展相关理论及指导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基于扎根理论质化研究方法和相关文献,通过专家访谈等渠道获取信息资料,借助Nvivo11.0软件辅助文本资料编码,构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扎根理论模型,研究影响两者协同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因素有协同环境、协同机制、协同关系、协同能力、协同意愿、个体特征、协同预期等7个主范畴以及26个副范畴。深入剖析各级范畴间的内在作用机理,从改善协同环境支撑、健全协同机制、提升协同能力、营造良好协同关系氛围等方面提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梁绮慧  张洪胜  
基于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和定位目标市场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将消费者偏好的研究扩展到跨境物流领域,对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国1372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运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并测算了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度指标,基于消费者物流产品选择效用模型,从商品属性、物流属性和消费者所在国属性3个层面对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量、跨境物流信息服务费以及消费者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均对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产生影响。对于商品重量大、地理距离远的包裹,消费者偏好于为之购买跨境物流信息服务;若所在国互联网覆盖率高、跨境物流信息服务费用高,则消费者不愿为其包裹购买跨境物流信息服务。本文的研究结论启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根据不同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对于我国跨境电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出口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慧娟  梁珂珂  廖义军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贸易范围的扩大化,互联网技术不可或缺。由互联网技术主导的世界经济贸易体制在当前形成了一种跨越地区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模式,从生产到运输,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久而久之,经济贸易商家将互联网营销与商品运输结合在一起,电商物流也逐渐从地区延伸至全球。当电子商务贸易在世界贸易站稳脚跟之时,人类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性的购物愿望,秉持快速、便利、精确的原则,电商经济赢取了世界诸多消费者的青睐。在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状态下,国际贸易电商物流需求持续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成立出境物流管理机制,以此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国也不例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庞燕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国际物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的适应性也成为跨境电商运营的瓶颈。目前,服务于跨境电商运作的国际物流出口模式包括邮政快递(中国)、国际快递、海外仓(边境仓)、跨境专线物流和国内快递的国际化服务,国际物流进口模式包括直邮模式和转运模式。不同模式分别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又都存在着运输时间长、丢包率高、运输成本高、揽收范围和覆盖的海外市场有限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建立国际物流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提高国际物流成本管控能力,提升智能监控与协调能力,增强国际物流服务响应能力,改进国际物流差异化服务能力等措施来解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军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原有的国际物流系统已不能满足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在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跨境电商对物流发展的要求,指出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物流系统存在的弊端与不足,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单浩耘  
跨境电子商务本身作为数字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认知度的企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经济的发展逐渐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进入更加宽广的纵深领域。在这一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依托数字技术逐步调整营销、物流等策略,实现高效的迭代升级。但由于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环境复杂,大量企业还没有对其建立起全面的认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冲  葛炬  
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系统的特征,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对物流服务系统的要求,尝试通过建立海外仓和口岸仓,以有效解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连舸  
跨境金融的驱动因素和结构特征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厘清全球跨境金融的规律特征,对我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经济周期、全球流动性、金融结构和监管政策等驱动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跨境金融活动呈现规模下降、结构调整、流向分化、主体切换和风险变化等特征。同时,银行跨境业务呈现综合化趋势,数字化转型提速,经营稳健性明显增强。我国跨境金融规模稳步增长,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持续增强,在全球资金循环中的份额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跨境金融的规模和结构还将发生深刻变化,风险日趋复杂。应引导形成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特征相匹配的跨境资金结构,平衡扩大开放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充分发挥银行业在跨境金融领域的“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军卫  
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我国政府致力于在对外开放与自主可控中找到平衡点,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试图在厘清供应链韧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跨境电商与传统流通渠道的区别,从行业特点视角筛选基础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综合因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覆盖率水平、行业资金投入规模和跨境电商专项政策数量分别是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抵抗力、恢复力以及适应力的关键因素,模型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闫晗  高聪  
准确评估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是应对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课题。借鉴社会学的文本分析法,文章结合跨境电商的运作流程及其供应链特点,从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方面,将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归纳为三个维度、9个二级变量的风险指标体系;并以社会关注度、词频出现频率等文本意义来标示风险程度与发生概率。基于OWA算子加权平均法对风险体系的初步评估,深入剖析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逻辑关系;最后,采用浙江298家跨境电商数据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风险体系的有效性与置信度。结论表明:基于文本分析法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呈现新国际贸易环境下供应链的风险信息,其具体风险排序依次为物流管理系统不稳定风险、管控政策风险、通关风险、信息扭曲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等;从而,也有助于供应链的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郑春芳  张艳秋  
本文采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国际贸易相同,贸易两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正相关,但与传统国际贸易相反,贸易两国间距离不再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阻力;进口国互联网普及率越高,越能促进中国对其跨境电商出口;进口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国对其跨境电商出口。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ICT领域投资,并加大海外仓布局和建设,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水平。另外,德国和美国一直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巨大型市场,俄罗斯快速发展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巨大型市场,建议予以重点关注;日本和韩国的潜力整体上升很快且均签署了RCEP,建议予以密切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