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2)
2023(15244)
2022(13259)
2021(12250)
2020(10586)
2019(24109)
2018(24053)
2017(47206)
2016(25458)
2015(28864)
2014(29159)
2013(28976)
2012(26941)
2011(24700)
2010(25113)
2009(23736)
2008(23102)
2007(20639)
2006(18853)
2005(17232)
作者
(74651)
(61671)
(61548)
(58744)
(39449)
(29539)
(28003)
(24104)
(23334)
(22236)
(21043)
(20931)
(19905)
(19795)
(19048)
(18997)
(18240)
(18052)
(17797)
(17722)
(15653)
(15166)
(14809)
(14121)
(13962)
(13886)
(13746)
(13684)
(12483)
(11947)
学科
(119369)
经济(119219)
管理(78515)
(71791)
(60316)
企业(60316)
方法(47538)
数学(40252)
数学方法(39880)
(30327)
中国(30172)
(27059)
地方(25026)
(24906)
业经(24764)
(23282)
(20309)
贸易(20297)
(19706)
(19420)
银行(19383)
(19254)
金融(19251)
(18586)
(18505)
财务(18435)
财务管理(18399)
理论(17877)
农业(17821)
企业财务(17492)
机构
大学(380070)
学院(377237)
(161634)
经济(158175)
管理(146795)
研究(129044)
理学(125492)
理学院(124112)
管理学(122255)
管理学院(121576)
中国(98511)
(81395)
(78079)
科学(75177)
(64654)
财经(61403)
研究所(58018)
中心(56934)
(55469)
(55424)
(53016)
北京(52583)
业大(50435)
经济学(49962)
(49579)
师范(49198)
(46351)
财经大学(45445)
(44837)
经济学院(44687)
基金
项目(241874)
科学(190206)
研究(180693)
基金(175785)
(151044)
国家(149815)
科学基金(128630)
社会(115421)
社会科(109427)
社会科学(109397)
基金项目(93263)
(92614)
教育(82013)
自然(81092)
自然科(79073)
自然科学(79058)
自然科学基金(77642)
(77511)
编号(73845)
资助(73214)
成果(61404)
(54225)
重点(53434)
(52080)
课题(50804)
(49402)
国家社会(47309)
教育部(47107)
(47061)
人文(46340)
期刊
(188853)
经济(188853)
研究(120994)
中国(69960)
(58933)
管理(56275)
学报(53306)
科学(50740)
(48259)
大学(41315)
学学(38868)
教育(38497)
(38455)
金融(38455)
农业(33025)
技术(31647)
财经(31119)
经济研究(30388)
业经(28486)
(26660)
问题(24871)
(20373)
理论(19479)
技术经济(19286)
国际(18543)
现代(17591)
实践(17355)
(17355)
图书(17161)
商业(17115)
共检索到57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敬韬  
国际游资流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套取高额利润,所以,国际游资流入的手法多样,途径隐蔽,但是归纳起来,都是依靠个人项目、资本项目、贸易项目等途径流入。经济冲击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问题之一,其核心就在于分析宏观经济冲击传导机制及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游资流入的途径,其次,从对经济结构的冲击、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对物价的冲击、对汇率的冲击等方面就国际游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经济冲击(economic shock)是目前经济学文献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自从Frisch(1933)提出经济冲击机制问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均对经济冲击给予了高度重视。经济冲击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继红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孟亚强  
本文考察了此轮石油等价格上升的特点与成因,主要观点是:1.石油等价格持续大幅上升是对全球经济的冲击;2.其主因是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是名义货币和金融市场动荡;3.石油价格冲击会引起商品间比价调整,并因资源配置调整的滞后引起供给冲击型价格上升;4.坚定且有信誉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防止商品与服务价格比价调整,演变为工资上升与通货膨胀加剧的螺旋;5.面对石油冲击,单一的总需求政策是不够的,加快推进更加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消除因政府管制、行政垄断和市场竞争不完全引起的价格刚性,保持我国生产率的高增长是应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红坤  
近年来我国发生大规模国际游资流入。作为对策,当前最重要的策略是应当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但更为有效的根本性解决办法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继红  朱启贵  
国际油价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持续上涨和急剧下跌,再加上美国次级债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经济恶化,并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油价的急剧波动在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油价冲击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并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毅  牛慧  
选取沪深两市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所有上市A股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的投资组合,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对资产误定价影响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时期下,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下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效应,且宏观经济超预期正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负向冲击。此外,相较于资产误定价水平为零的股票,宏观经济的超预期正向冲击对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资产误定价现象并不完全是宏观经济超预期发展引发的结果,而更有可能是由股票市场自身的特征所导致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继续深化改革金融市场进程、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什么是财政冲击?如何设定财政冲击?宏观经济总量对财政冲击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响应?这些冲击效应又是如何传导的?本文对该领域的前沿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且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财政冲击究竟是挤入还是挤出私人消费;消费和就业、消费和实际工资的运动方向是否一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长洪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与国内物价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章根据不同的汇率机制和宏观经济环境,分四个阶段研究了1994—2011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对国内物价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汇率机制和宏观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对国内物价的冲击程度不同。整体上,国际资本流动对物价的冲击相对于国际贸易呈现增大的趋势。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除了要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对物价的影响外,还要考虑当时的汇率机制和宏观经济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建中  
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形成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规则的冲击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冲击。为此,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提升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进行积极应对,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欣欣  
基于1999~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SVAR模型,本文分析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升时期国际油价变化对新加坡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油价冲击只是对新加坡的物价和经济增长产生了轻微的不利影响,对失业率则没有影响。国际油价冲击也不是新加坡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新加坡的石油密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幅下降,使其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另外,新加坡成功的石油战略措施也缓解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造成的不利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