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0)
2023(14282)
2022(12076)
2021(11306)
2020(9951)
2019(22802)
2018(22598)
2017(44673)
2016(23623)
2015(26726)
2014(26775)
2013(26486)
2012(24499)
2011(21915)
2010(22020)
2009(21199)
2008(20308)
2007(18117)
2006(15707)
2005(14141)
作者
(66095)
(54748)
(54700)
(52307)
(34901)
(26403)
(25531)
(21385)
(20715)
(19588)
(18806)
(18365)
(17326)
(17177)
(17124)
(16801)
(16679)
(16207)
(15954)
(15874)
(13454)
(13426)
(13223)
(12633)
(12622)
(12394)
(12129)
(12113)
(10926)
(10830)
学科
(95398)
经济(95297)
(67571)
管理(66370)
(53472)
企业(53472)
方法(47985)
数学(41890)
数学方法(41427)
中国(31964)
(30064)
金融(30061)
(29227)
银行(29202)
(28147)
(28089)
(26407)
(22598)
(20720)
贸易(20706)
业经(20587)
(20245)
地方(18625)
(18459)
财务(18408)
财务管理(18363)
农业(17663)
企业财务(17441)
(16288)
理论(16146)
机构
学院(336424)
大学(335207)
(141826)
经济(138896)
管理(132816)
理学(113506)
理学院(112384)
管理学(110581)
管理学院(109956)
研究(106044)
中国(91598)
(70078)
(69067)
科学(61463)
财经(55959)
中心(52943)
(51669)
(50705)
(50316)
(48842)
研究所(46597)
业大(45554)
经济学(44525)
北京(43675)
(41939)
财经大学(41756)
师范(41527)
经济学院(40595)
(40172)
农业(39643)
基金
项目(218782)
科学(172627)
研究(161569)
基金(160096)
(137307)
国家(136181)
科学基金(117971)
社会(103656)
社会科(98473)
社会科学(98446)
基金项目(85177)
(85102)
自然(75285)
教育(74585)
自然科(73524)
自然科学(73501)
自然科学基金(72182)
(71217)
资助(66826)
编号(66331)
成果(53380)
(49534)
重点(48852)
(47165)
(45629)
课题(44476)
教育部(43045)
国家社会(42959)
创新(42669)
科研(42630)
期刊
(149597)
经济(149597)
研究(98263)
中国(58235)
(53589)
(49217)
金融(49217)
管理(45756)
学报(45459)
(44772)
科学(43243)
大学(35286)
学学(33500)
农业(29750)
技术(28446)
教育(28048)
财经(27148)
业经(25031)
经济研究(24125)
(23191)
问题(20767)
(18620)
理论(17890)
国际(17199)
统计(16989)
实践(16259)
(16259)
商业(16196)
技术经济(16183)
(15428)
共检索到49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阎波  杨竹清  
国际游资的异常流动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重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论述。首先,详细地剖析了国际游资这种短期国际资本的风险性,包括国际游资的定义与由来,以及国际游资流动的根本动因和流入渠道,国际游资与金融危机的密切关联,国际游资具有的正负两面性。其次,文章着重分析了国际游资外逃与我国金融安全的关系,包括国际游资后时代的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分析以及国际游资外逃对中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影响两个方面。最后,就防范国际游资外逃风险以维护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五个层面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焰  刘丽芹  张军  
本文分析了国际游资进入我国的渠道、规模和流向对我国经济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从监管角度和国家审计视角分析了日本、东南亚和越南等在国际游资冲击下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据我国金融审计取得的成就与问题以及我国金融审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子贤  徐培文  
本文运用金融危机理论的道德风险模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传导。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金融机构过度投资,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和破灭,最终爆发金融危机。面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中国应当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外汇储备,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空间维度—风险防范—细分指标"步骤筛选指标构建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基于同比增长率循环构造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将九个分指数运用熵值法赋权合成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对监测期内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顺周期"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呈下行态势,近两年缓慢回升,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走势各不相同,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三个分指数呈下行发展态势;从近一年短期走势看,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外汇安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五个分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对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安全态势,构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间的"防火墙"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龙才  张吉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断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军  
在金融全面开放与国际金融失衡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安全、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等金融发展问题倍受关注。为廓清上述金融发展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从战略与生态资源视角将上述命题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比较了石油与金融两大战略资源,从战略资源视角兼容了现有的金融安全界定,接着提出了生态资源视角,探讨了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开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即通过金融生态建设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主权,进而保持金融安全,应成为开放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主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新苗   陈涛   叶胜超   钱欢欢  
基于国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战略需求,从关联溢出和金融安全等多维度视角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衡量的评价体系,这是传统测度中缺乏全景式衡量框架的重要完善。通过多主体多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及涵盖我国金融经济各个层面的宏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从金融部门的关联性角度讨论了系统性风险并进行相关测度。提出了相对独立且涵盖不同维度的系统性风险计算方法,并发现金融部门之间的溢出相关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用巨大,房地产市场潜在的价格泡沫在未来可能带来较大风险隐患,我国当前的政策工具并未实现很好的治理。金融安全是一个更全局考虑系统性风险治理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安排,也是研究强调的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永峰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家金融安全概述在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是指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现存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价值观不被破坏。在和平与发展为主线的当今世界中,显现着大国对小国的霸权。在经济意义上,一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影响到世界经济,一般认为这个国家就是经济小国。在经济领域中,大国对小国的霸权依然存在,安全问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康霖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本文结合当代国内外的实际,从理论上深刻辨析了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认为应切实关注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从而影响金融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周期、当代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文章最后探讨了防范金融风险为了谁的利益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宿玉海  
我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成功以后,从1997年10月份开始物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尽管今年下半年物价指数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治理通货紧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本文试图通过论证金融风险、资本外逃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关连性,说明加强资本管制、控制金融风险是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现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对中国资本外逃现状的描述 根据美国Chenery and Strout(1996)创立的“双缺口模型”,1-S=M-X,即投资与储蓄之差应等于进口与出口之差。由于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仅是一种为便于宏观经济分析所做的假设,在金融效率不高且有资本外流的情况下,上式是不可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春凌  
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时期,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获利,这些渠道或"灰色"或非法,其流入也会带来一定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监管,防止其大规模进出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带来风险,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义芳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路径以及非均衡机制测试我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大小,建立了资本净流入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之间的VAR(6)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国际资本的净流入会增大外汇市场压力,但货币当局的冲销干预会削弱这种影响,降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盯住外汇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货币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孟楠  段洪俊  
本文基于主权债交易价差估计指标对债券市场流动性进行直接测度,并结合时变COPULA理论对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主要主权债市场流动性发生明显变化,流动性变差;流动性风险随流动性的降低而加大,但各个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表现出相对独立特性;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关系保持相对稳定性,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利  何雨  王瑜  
本文在界定金融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性风险的监控是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核心内容。进而,本文从连续审计的内涵看连续审计的适用性、从系统性风险的特征看连续审计的必要性、从我国政府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看连续审计的可行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连续审计适用于政府审计监控系统性风险的基本依据;从实施环境和实施人员两方面阐述了连续审计运用于政府审计监控系统性风险的实施条件;从建立重点领域、配置连续审计参数、持续跟进以及后续反馈这四个步骤探讨了连续审计在政府审计监控系统性风险中的实施路线。本文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寻找一个切实有效的突破口,实现政府审计方法上的创新,从而提高政府审计监控的水平和效果,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彩林  杨英玲  
国际游资也称国际投机资本。主要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存款、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各种基金、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它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它既不隶属于任何一个产业,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是由无数个集团和个人所拥有的巨额闲散资金组成的超级资本集团。嗜利是其本性,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