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4)
- 2023(8193)
- 2022(6932)
- 2021(6455)
- 2020(5435)
- 2019(12109)
- 2018(11993)
- 2017(22694)
- 2016(12827)
- 2015(14492)
- 2014(14611)
- 2013(14053)
- 2012(13508)
- 2011(12345)
- 2010(12810)
- 2009(11852)
- 2008(11340)
- 2007(10463)
- 2006(9488)
- 2005(8651)
- 学科
- 济(43009)
- 经济(42938)
- 管理(34692)
- 业(30760)
- 企(23896)
- 企业(23896)
- 农(14994)
- 方法(14961)
- 中国(14395)
- 财(13468)
- 学(12961)
- 数学(12366)
- 数学方法(12120)
- 制(12092)
- 贸(10833)
- 贸易(10830)
- 易(10579)
- 策(10160)
- 融(10124)
- 金融(10117)
- 银(9769)
- 银行(9725)
- 农业(9463)
- 行(9427)
- 业经(9351)
- 地方(9321)
- 体(8937)
- 理论(8650)
- 及其(8174)
- 环境(7835)
- 机构
- 学院(179470)
- 大学(178326)
- 研究(72608)
- 济(71113)
- 经济(69322)
- 管理(61388)
- 中国(55733)
- 理学(51025)
- 理学院(50315)
- 管理学(49281)
- 管理学院(48947)
- 科学(45540)
- 京(40539)
- 所(39218)
- 农(38172)
- 财(35820)
- 研究所(35567)
- 中心(32266)
- 农业(30397)
- 江(29911)
- 业大(28820)
- 院(26888)
- 财经(26337)
- 北京(26156)
- 范(24494)
- 师范(24124)
- 经(23915)
- 省(23523)
- 州(23156)
- 技术(22076)
- 基金
- 项目(115644)
- 科学(88931)
- 研究(83176)
- 基金(81298)
- 家(73830)
- 国家(73200)
- 科学基金(59594)
- 社会(48939)
- 社会科(46150)
- 社会科学(46140)
- 省(44928)
- 基金项目(40976)
- 自然(39794)
- 划(39779)
- 自然科(38812)
- 自然科学(38796)
- 教育(38221)
- 自然科学基金(38086)
- 资助(34865)
- 编号(34385)
- 成果(29950)
- 重点(27376)
- 课题(25980)
- 发(25870)
- 部(25234)
- 创(23303)
- 计划(22730)
- 科研(22170)
- 创新(21882)
- 性(21761)
共检索到29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红霞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浓度稳定在450ppmCO_2eq,是控制全球温度在工业化前升高2℃以内的关键,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人类能够避免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性后果的最低限度。事实上,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全球增温2℃的目标,而是导致全球向增温3-4℃的趋势发展。明确的引导世界走上控制升温2℃的路径,除了期待2011年底南非德班的气候谈判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外,全球2012年后的气候政策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CO_2 减排承诺 增温控制 2℃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毅 谢飞
曾几何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领导人对话会,到APEC会议、亚欧会议,以及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主题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当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继而提出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希望以金融资本的力量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玉高 徐嵩龄 贺菊煌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二个在不具备完全科学确定性下达成的国际环境条约(臭氧层损耗物质控制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起草和推动这一公约签署中,自始至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气候公约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保护了发展中国家权利的国际条约。公约所确立的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污染者支付原则,使得对正确地处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之间在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减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健鹏
将气候问题的主要利益集团和国家分为三组,欧盟(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伞形国家集团(以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南非等),近似代表气候政策的一、二、三3个梯队。全面扫描这些国家标准和管制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信息工具、研发政策等主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同时,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变动趋势以及环境监管能力作为政策环境因素,试图反映气候政策工具应用条件"从低到高"的"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对上述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国际比较,总结了减排政策工具应用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继续运用好标准和管制为代表的"传统"政策工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翠 范英 吴刚 魏一鸣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能源政策与环境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上得到既能实现缓和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最小的减排政策措施。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与战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减排政策 碳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广现 马宇
以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排污税政策是当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古诺模型中引入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排污税政策及其福利影响。不同的排污税政策对厂商、消费者、外部性相关者及总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通过最大化考虑外部性问题的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最优排污税政策。文章认为,要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需协调好减排成本在厂商、消费者和外部性相关者之间的分摊问题,依照帕累托原则在三者之间进行成本分摊需要考虑产权界定、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庆华 王旭东
美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和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 ,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备受关注。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宣布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 ,并于 2 0 0 2年 2月提出“全球气候变化计划”。布什政府实际上在以各种借口推托美国应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责任 ,这将对以UNFCCC为基础的全球气候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并对全球气候政策提出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敏杰 李钢
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设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召开了十五次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与"巴厘岛路线图"等重要成果,确定了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国际社会已准备就《京都议定书》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进行谈判,各国官方机构、学术机构与学者围绕减排义务的类型、区别对待与责任分担,提出了多种方案。发达经济体是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合作的主要参与者。美国的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奥巴马总统将气候变化政策作为重点政策领域之一;欧盟与日本则一直积极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经济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协议依然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政策,但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寻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合作机制短期内难以实现。寻求合理的经济性政策工具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其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具的碳税与数量工具的排放交易、联合履约与清洁发展机制。
关键词:
哥本哈根会议 气候变化 碳减排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超 王鑫 王风谦 栾晓辉 李雪 柏常禄 葛凡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趋变暖的气候使得碳减排成为世界上很热的一个议题。本文从全球CO2的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入手,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碳减排国际合作情况,分析了碳减排技术和投资热点。最后对我国碳减排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碳减排 低碳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广现 马宇
笔者在古诺模型中引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分析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基于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温室气体最优排放水平。该最优结果与经典的庇古分析结果相比偏多,这表明庇古政策并不是最优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排放额并无需完全弥补排放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优排放水平与市场结构有关,垄断程度越高减排水平反而应该越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博文
2020年,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蕴藏着巨大潜力,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本文明确了农业需要减排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并分析了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因以及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在宏观、产业、微观上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发达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举措和经验后,指出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体路径的方向,包括绿色生物制造、种业基因编辑、垂直农业、植物蛋白、精准农业、农业大数据等,这些方向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共存,可以更大程度、更为持久地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活动中。
关键词:
碳中和 农业温室气体 减排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技术进步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能为战略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而目前以我国为样本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发现,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存在较多的分歧,并将减排效应的不确定性归结为国际环境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收入水平、环境规制力度以及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差异等五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由海运企业相互出口的理论模型,分析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并考察了减排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减排机制实施后:(1)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利润必然降低,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利润不一定降低。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利润反而会提高。多数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比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受到更大的利润冲击。(2)两国的消费者剩余均降低。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生产企业利润均提高;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小,则两国生产企业的利润均降低。(3)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足够大的成本优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提高;若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较严重的成本劣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下降。若两国海运企业成本差异较小,且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的经济福利可能均会提高。(4)碳排放总量必然降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就海运企业、国内产业、谈判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海运 温室气体 减排机制 福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